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标语当中修辞格-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67 浏览:131209
论文导读:”这条标语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3)串对“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上联表原因,下联表结果,连成复句,一顺而下,司机喝酒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也就致使亲人伤心流泪。3.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更多的结构相似、语意相近、语气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连在一起,来表达比较复杂意思的一种
摘 要:标语是一个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塑造美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标语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使用多种修辞格。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到的修辞格为基本框架,对所收集到的标语进行分析。
关键词:标语;修辞学发凡;修辞格

一、标语的定义

关于标语的定义,一般认为:“标语: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现代汉语词典》)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标语外延比较宽泛,即用简短的、醒目的文字或其他形式表达出的有纲领性的和宣传鼓动作用的句子。

二、标语中的修辞格

陈望道先生把修辞格分为四类,下面分别分析。

(一)材料上的辞格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列举出材料上的辞格共有九种,在我们收集到的标语中,譬喻、借代、双关最为常见。
1.譬喻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
譬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标语的譬喻多数采用了暗喻和借喻两种。
(1)暗喻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时间和效率的重要性理解起来较为抽象,但金钱和生命较为具体,其重要性无人不知,这条标语通过譬喻使抽象的对象具体化,使人便于接受。
(2)借喻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体都不出现,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如:“不能让不文明行为毒害我们的幼苗。”
2.借代
《修辞学发凡》中给出的定义是“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
3.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如:“别吻我,我怕修。”

(二)意境上的辞格

《修辞学发凡》列举出了十种,但在标语中运用最多的当属比拟。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1.拟人
把物当做人来写就是拟人。如:“小草在休息,请勿打扰她。”这条标语中的“小草”具有人的某些特征,把物当做人来写,让这些原本没有思想感情的动植物和人一样,让我们人类不忍心去破坏它们。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乙事物来写,就是拟物。如:“您就当我是笨鸟。”

(三)词语上的辞格

词语上的辞格有节缩、复叠、镶嵌、转类等十一种。但节缩和复叠在标语中最常见。
1.节缩
“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这条标语中的“中国”节缩为“党”。
2.复叠
《修辞学发凡》给复叠的定义是:“复叠是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如:“车让人,人让车,让出和谐”。

(四)章句上的辞格

1.反复
“文明是城市之魂,文明是公民之本。”这条标语中的“文明”一词重复两次,突出“文明”的重要性,该条标语收集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乡市。
2.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亲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1)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如:“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条标语从两个方面突出了“安全”的重要性。
(2)反对
“所谓‘反对’,就是由语意彼此对立或彼此相反的句子构成的对偶”。如:“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违反交通规则,危险。”这条标语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串对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上联表原因,下联表结果,连成复句,一顺而下,司机喝酒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也就致使亲人伤心流泪。
3.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更多的结构相似、语意相近、语气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连在一起,来表达比较复杂意思的一种辞格。
基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01047633。
作者简介:侯超,男,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09:72.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197.
[3]刘叔新.现代汉语理论教程·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436.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