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中国传统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汇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58 浏览:145942
论文导读:
1007-0745(2013)09-0290-01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将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相似性,结合汇通,用唯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7ctime.com
物史观审视中国传统哲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这种融合汇通的局面。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汇通

一、中国传统哲学朴素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的汇通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悠久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早在殷周时期,《尚书·洪范》就阐述了“五行”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五种物质元素组成的,开创了中国朴素唯物主义的先河。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其主要形式是“气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这是中国古代尚未形成科学的物质概念,却提出了“天下一气”理论形态。中国传统哲学家已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然篇》中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他说:“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和气,子自生矣。……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矣。”“气”是永恒运动着的,其运动变化使得物质世界呈现为一个无限变化的过程。“气一元论”的哲学当然有它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丰富的内涵表明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形式,也是朴素辩证法的理论基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有相通之处。

二、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汇通

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先哲无论是观察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以及探索人自身的机体活动,都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庄子·秋水》里用“物之生也,若骤若弛。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来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在《荀子·天论》中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来说明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规律性。在《国语·郑语》中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和则不继。”他认为“和实生物”,就是两个对立事物的矛盾统一产生新的事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中国哲学史上提供了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史伯成为我国历史上原始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揭幕人之一。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思想中,先哲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从这些朴素思想中可看出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相通之处。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汇通

中国传统哲学非常重视知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形成了丰富的知行观学说。《左传·昭公十年》中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说命》中也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之辩”,就是对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探讨,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的行知之辩,对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中心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王夫之提出了“行先知后”的传统行先知后思想,建立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重行的知行统一学说,但他又肯定知对行的反作用,提出了“行听乎知”的思想。即以客观事实、经验和实践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念传统。另外,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关于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学说,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真理性必须接受实践检验,认识过程中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思想的汇通

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思想,首先,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尚书》中就有“重我民”、“唯民之承”、“施实德于民”的记载。《左传》、《国语》中也多处显示了以民为本的观点。儒家学说更是集中体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孔子历来主张重民、富民、教民。《孟子》中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观点。即指出君主要尊敬民,得到人民支持,国家政权、君主的统治才能得到保证,这在当时社会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道、墨、法诸家学派也都有以民为贵的重民思想。这些重民贵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和重民。与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民和论文导读:995年.杨柏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全四册)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慕平译注.《尚书》中华经典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徐元诰撰.王树民,沉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书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方勇译注.《庄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北京.
爱民有相通之处。其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脉络,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代替由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而是由家族走向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应强调人的社会性,人在社会生产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讲求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全面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宗法集体主义原则和追求社会价值,以及人在社会发展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同时去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有相通之处。最后,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可以看出先贤对社会的非常关心,对人的现实生活十分关注。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将人作为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和归宿有重要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许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相融合、相通之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底蕴。正确处理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杨柏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全四册)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慕平译注.《尚书》中华经典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徐元诰撰.王树民,沉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书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方勇译注.《庄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6]孔子著.杨伯峻等注.《国学基本丛书——论语》(春秋)[M].岳麓书社.2000年.
[7]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8]方勇,李波译注.《荀子》(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9]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1]方克立著.《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