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拥有智慧语言-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86 浏览:12659
论文导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借助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张扬的个性、师生间默契的实践历练,让学生在“言”与“意”的转换活动中呈现表达的智慧,使其拥有智慧语言。
【关键词】阅读教学;智慧语言;文化底蕴;自我个性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生要想在阅读过程中拥有智慧的语言,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解读文本,拥有文化底蕴

罗伯特·弗罗斯特说:“教师有两种,一种是在你的脑袋里灌满沉重的东西,使你无法走动;另一种是在你的背后轻轻点拨一下,就能使你直上云霄。”而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第二种,即用真情真义,用自己的文学积淀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用自己的言语智慧来熏陶、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精神的丰富与提升,获得言语的滋养与积淀。
当拿到一篇文章时,教师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的丰富内涵,通过真切的体验,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将隐藏于文本中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化入心田,融入到个性生命中,用自己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智慧言语来启迪学生,引发学生智慧的感悟。

二、学生倾听揣摩,张扬自我个性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言语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个体的言语智慧优势潜能只有在长期的言语学习、研究、磨砺中才能得以形成。”言语智慧是一种言语的心理敏感,这种敏感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经过反复的锤炼与打磨,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敞开心扉畅其所言,凸显其智慧的感悟。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由于学生在感悟时投入了自己的感情,能自始至终关注课文内容,感悟、揣摩、品味、鉴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领悟言语的精妙传神,因此评述林冲、洪教头可谓精辟到位,不仅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言语充满智慧,体现了“言”与“意”的有机融合。
林冲:你是一个谦虚忍让、宽容大度的人。当洪教头来到柴进庄上,你躬身施礼,起身让座,可他全不理睬,还对你冷嘲热讽,极端鄙视,说你是来骗吃骗喝的。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对洪教头的种种无理不恼也不怒,处处忍让,你的心胸是多么宽广!你又是一个武艺高强、成熟稳重、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人。在比武中,洪教头招招想置你于死地,你没有以牙还牙,而是机智地躲闪,观察其破绽,点到为止。你真不愧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梁山好汉呀!
洪教头:你傲慢无理、狂妄自大,仗着是柴进的师父便目中无人、出言不逊,根本不把林冲放在眼里。在柴进庄上,你随意进出,挺着胸脯,歪戴头巾,一副凶神恶煞、不可一世的样子。你阴险毒辣,专横跋扈,在名和利的驱使下,招招想置林冲于死地。由于你求胜心切,露出破绽,使你惨败而归,真是咎由自取!

三、师生默契配合,搭建历练平台

言语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它是通过师生共同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的。因为语言只有在实践中才具有意义和价值,才能富有创造性地运用与表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搭建实践磨炼的平台,运用教材蕴涵的、即兴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创设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言语智慧解决问题,获得思想与言语智慧的提升。源于:7彩论文网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如一位教师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为了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认识谈迁、走进谈迁,抓住第3节,创设情境,进行了以下教学:
师:读完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镜头?
生1:我看到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漫天的风沙中走门串户,搜集史料。生2:我看到了一位老人,他不顾自己的年老体弱,用他的双脚,不远千里从浙江来到北京,几乎走遍了整个北京城。他终日风尘仆仆地奔波在风沙中,搜集明朝的逸闻,考察历史的遗迹。从城东走到城西,从城南迈向城北,北京城所有的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师:是呀,这位可敬的老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编写《国榷》。那么,你觉得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3:我觉得谈迁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为了编写新《国榷》,他敢于向命运挑战。生4:我觉得谈迁是个勇敢坚强、能正视困难的人。当厄运来到他面前,他不是逃避,而是坚强地面对,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师:不管我们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谈迁,他的所作所为还是为了《国榷》,你觉得《国榷》上留下了谈迁的什么?
生5:留下了他跋山涉水、四处奔波的身影;留下了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情境。生6:留下了他搜集史料、编写史书的艰辛;留下了他编完这部史学后的欢笑与泪水。
师:的确,新编的《国榷》中,留下的不仅仅是明朝的历史,更多留下的是谈迁写作路上碰到的崎岖与坎坷,留下的是他吃苦耐劳、刻苦好学的精神……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的心血和汗水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坚信,他的精神一定会流芳百世,他的著作一定会流传千古!
诚然,言语智慧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生长的“阳光”、“空气”与“水分”,需要适宜的情境下师生内在情感的撞击。因此,教师应在充满、充满诗意、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上,让文化的神韵去滋养学生的心灵,让教师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心智,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与实践磨练中迸发出言语智慧的火花,以达到提升自己人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