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生活化打造“生活化”地理课堂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26 浏览:95106
论文导读:
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融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因充满生活气息而无限精彩,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可创设地理回归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喜悦,让生活实践充满活力。
关键词:地理课堂
生活化 实践 陶行知
生活化地理课堂,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地理课堂上,教师在着力挖掘生活中的地理,学生在亲历生活化地理的学习过程;课外实践中,教师在创设地理回归生活的场景,学生在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喜悦。打造“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可以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架起“地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着力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让学生亲历生活化地理的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生活化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地理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课例,往往都有一个精彩的导入,而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能顺利地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创设生活情景作为课堂导入,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教学案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
情境1: 高一的学生刚进入新的环境,往往感觉时间过得很慢,用“度日如年”来形容学生此时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的,但真正能体会到“度日如年”却是在金星上,知道是为什么吗?
情境2:“太阳从西边出来”经常被我们用来形容在地球上做不到的事情,但在一颗行星上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的,知道是哪一颗行星吗?
学生听后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书本上的九大行星数据表,学生很快就会知道为何能真正体会到“度日如年”的是金星,因为金星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比公转周期还要长。接着告诉学生金星的自转方向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学生也就明白了要想见到太阳从西边出来也只有到金星上才能实现了。要说特殊的应该是金星而不是地球,可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地球为什么又是特殊的呢?自然地引出下一个问题的教学。

(二)巧用生活事例,探究新知生活化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事例,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去采撷,对生活中的基本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即地理教师要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善于在种种生活情境中提炼主题,构建教育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学案例:太阳高度角
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本镇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北楼和南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该住户据此认定自己享受中午阳光的权益受到损害,向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交涉。经协商,房地产开发商给予了一定的资金补偿。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面楼房所有的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现在,房地产开发商打算在北楼的北面新建一幢商品住宅楼。吸取前面的教训,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之前应规划好新楼与北楼的水平距离,才能解决正午阳光照射的问题。你能为房地产开发商规划新楼与北楼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吗?
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思维很快就活跃开了,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样不仅营造了一个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完了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学习地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但是对于有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多数学生往往无法将它们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学生把这个缺口填平。教师只有时时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身边的地理,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现实,才会对地理探究充满兴趣。因此,利用生活化的、论文导读:偏低。2.怎样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太湖变臭的问题?A.引入长江水,促进太湖水流动。B.天气异常时,实行人工增雨,改善水质。C.购买捞藻船、安排专人,打捞蓝藻。D.全流域联合,加强工农业废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等。
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练习巩固,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达成教学目标,课堂巩固练习生活化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机结合。由于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抽象、复杂不好把握,在以往的练习和评价中常常被忽视或敷衍了事。怎样做才能既不让学生因重复已学内容而厌烦,又能达到巩固已学方法的目的呢?
教学案例:合理利用水资源课堂巩固练习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近日太湖发生的情形却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2007年5月29日起,太湖蓝藻集中爆发而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连续多日无法饮用。据此回答1~2题:

1.太湖蓝藻暴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
B.全球变暖使太湖蓝藻提前暴发。
C.长期以来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排污措施不利,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D.4月份太湖流域降水量明显偏低。

2.怎样才能从根源上改变太湖变臭的问题?

A.引入长江水,促进太湖水流动。
B.天气异常时,实行人工增雨,改善水质。
C.购买捞藻船、安排专人,打捞蓝藻。
D.全流域联合,加强工农业废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等。 课堂巩固练习选用了“太湖蓝藻暴发”这一身边熟悉的、生活化的材料,将生活中的问题与书本知识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既有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让学生充满了探究的兴趣,更有利于教学目标,尤其是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

二、创设地理回归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体验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喜悦

古人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与睿智,说明地理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生活需要地理,地理让生活充满活力,学好地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现象,能更科学地选择、安排自己的生活。
生活案例1: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海啸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纳岛的西海岸10公里处,夺去了20多万人的生命。”我将这则新闻告诉了同学们,并要求同学们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同学们都能用板块运动理论加以解释。我因势利导要求同学们跟踪、查找有关地震、海啸的记载和报道,并以此举办了一个专题课,给学生展示资料,让学生讨论问题,交流感受。学生在展示新闻资料中,有一则特别受欢迎:一名10岁的英国小女孩凭着她在地理课堂上学到的海啸知识,在泰国普吉岛旅游时及时判断海啸的发生,使海滩上百名游客免遭厄运。这则报道说:“该学生听地理老师讲过,如果海滩的海水突然大规模退去,就会发生海啸。这时该学生看到这一现象后告诉他周围的人,并要求他们离开海岸,结果他们获救了。”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了解了许多地震、海啸发生前的前兆(鸡犬不宁、昆虫突然增多,蛇鼠出洞等)及遇上地震、海啸时如何脱险的知识。及时补充时事材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使德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生活案例2:野外辨别方向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我都会利用这一机会与学生探讨在野外如何辨别方向。得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太阳东升西落;晚见峨眉月在西方、早见峨眉月在东方;还有通过星座、手表、罗盘、树冠等方法能辨别方向。并及时引导学生外出旅游应注意哪些安全知识。
生活案例 3:设计旅游路线
旅游已经成为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7ctime.com
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车表并不是每一个成年人都能看懂,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更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旅游如何选择列车的班次(看懂列车时刻表)、旅游时间的安排以及旅游路线的选择(选择最省时间、走最少路、论文导读:
游玩最多地方、花最少钱)。
这几个案例是活用生活地理的典型,这更坚信了我们进行生活化地理教育的实践。人类生活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又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了地理知识的生活价值。
“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教学需要面向生活,努力挖掘生活世界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使地理课程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然而,教学联系生活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超越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地理,地理无处不生活。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动力和参照,同时让学习引领学生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别样人生。
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我们应该“以陶为师”、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锐意改革进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参考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罗呷呷. 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J]. 新课程:中学,2010(2).
[3]杨艳. 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科教文汇,2007(3).
[4]贝志权. 构建生活化的地理教育[J]. 广东教育,2008(3).(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