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寓教于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92 浏览:144252
论文导读:
摘 要:在当今世界,大学生能否接受正确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进步的快慢以及潜力的大小,是国家能否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因此在这里提出一套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制——寓教于研。
关键词:教育体制现代化人才需求寓教于研
一个耳熟能详的事情,在国际奥林匹克大赛中,桂冠荣誉很多时候都属于中国的学生,已经可以说是专利了!同样也是一个让人注目的国际大奖——诺贝尔!在里面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席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接下来就结合中国以及国外的实际探究一下产生如此现象的原因。

1.当今中国大学生的教育模式

1.1迫于教学进度的要求让学生死读书

现在的教学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惟一的追求就是正确答案。教学内容偏难、偏多,学生对书本知识关注比较多,而对对手能力、思维开拓训练关注比较少。

1.2圈画任务不给学生留思考的空间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教师不自觉地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这样不好,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大步骤”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有时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有些讨论时间小于2分钟,学生在叽叽嘎嘎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课堂讨论效果有限。

2.国外大学生的教育模式

国外很多国家早于我国进行了类似的体制改革,其中,研讨法和研究性学习是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中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大学研讨课最早是柏林大学为了引导和训练学术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写作格式www.7ctime.com
讨论课仍然是当今德国大学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现在研讨课在其他各国研究型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也非常盛行。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一般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研讨课,近年来为低年级开设了更多的研讨课,例如,2008年秋季哈佛大学为学生开设了135门研讨课。这些针对新生的研讨课有的带有“导论”性质。但并不是我们许多老师理解的那种腔调知识的系统和全面的“概论课”。而是强调“引导”,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因为具有相当的深度。此外,美国大学为新生还开设了各种跨学科综合性的专题学术研讨课程,由有经验的教师主持,学生们依照自己的兴趣报名选学,学生在规模很小的研讨班中,和教师一起从不同的科学视角探究令人兴奋的热门问题,围绕主题查血相关的富有见识的文献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充满活力的研讨交流,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

3.教改措施与方案

我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为中国的石油行业输送所需人才。而石油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所以我校一定要培养出能够胜任石油行业重任的创新型人才,为此提出新的教育体制——寓教于研。这种教育新机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

在教学前,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3.2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情景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3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4.结论
寓教于研的教学制度紧密联系我校的办学初衷,培育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该制度旨在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外钻研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并在研究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寓教于研给予每一位本科生跨学科选择专业训练和研究训练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交叉意识,为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宽广基础。
参考文献:
傅玉灿.寓教于研 寓研于教[J].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报,2008(3).
马璟,孙若飞,彭方雁.寓学寓教于研 培养创新人才——清华大学SRT计划十二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3]乔俊飞.之行结合寓教于研——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J].北京工业大学校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