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真有用中文写作,真有一种回家感觉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610 浏览:84731
论文导读:
采访对象:李彦,1955年生于北京,期间曾在黑龙江、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居住。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获温莎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97年起在滑铁卢大学任教。2007年起任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院长。1985年开始发表中英文作品。英文长篇小说《红浮萍》获1996年度加拿大全国小说新书提名奖。1996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地区“文学艺术杰出女性奖”。2002年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海外文艺工作奖章。1997年起成为“加拿大作家协会”会员。2002~2008年担任“加拿大中国笔会”副会长。
采访者:江少川,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中文系主任。
江少川:你在《羊群》的后记中说:“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从未萌生过写作的念头。”为什么移居加拿大后产生了写小说的想法,而且在《红浮萍》问世后,不断有长、中、短篇新作发表,谈谈你的想法。
李彦: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似乎是种顺其自然的结果。生活在中国的时候,虽然成长的道路充满了曲折,也经历过不少刻骨铭心的事情,但我觉得,生活或许本来就应当是那种样子,人人都是如此,所以从来没有萌发过文学创作的冲动。当然,因为我在国内的专业是英语新闻采编,发表过一批用英文撰写的采访记,所以也为后来执笔写作打下了一点基础。
80年代中期,我来到加拿大留学。文化上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形成了强烈对比,激起了我对生活全新的感受和思索。由于那时我是温莎大学历史系录取的第一个来自中国的研究生,大家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加拿大教授们交流时,随便说起的话题,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而他们从小就熟视无睹的东西,在我也同样感到新奇。因此,第一个暑假期间,在我白天劳作之余,夜晚就开始用回忆录的方式,记叙了在中国的生活经历。
数年之后,这部回忆录最终演变成了我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红浮萍》。发表后,它对我在海外的人生轨迹,职业,甚至命运都产生了些影响。当时,周围有一批人,都是用中文搞创作的。受大家的影响和激励,我也用中文进行了尝试,创作出中文长篇小说《嫁得西风》。在那之后,我感受到了一些用中文写作与英文写作不同的乐趣,陆陆续续又写了一些中短篇。几年后,等到生活素材积累得差不多时,我就创作了第二部英文小说《雪百合》。
总的来说,我属于那种跟着感觉走的人。有感而发时才动笔。因为不是职业作家,也就没有为职业头衔而去写作的压力。
江少川:《红浮萍》是你80年代刚去加拿大时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是什么触动你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谈谈你的写作过程。这部作品给你带来了很高的赞誉,而十五年后,你又完成了此书的中文版,据我所知,有的移民作家的英语作品是请人翻译的,而你是亲自“译写”,你为什么会不辞辛苦地去进行一次再创作呢?
李彦:如我前面提到的,80年代普通的西方公众对中国还知道得不多。他们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那些有限认识中,不少也是被扭曲了的。我发现,外国人用英文撰写的各类中国题材,包括历史事件、政治运动等等的书籍,在他们的图书馆和书店里也不少见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只是某些书中的内容,缺乏客观和公正,误导了西方读者。
我觉得,作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局内人,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更加客观公正、更加细腻准确地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于是我决定创作英文小说《红浮萍》,直接向西方英文读者介绍20世纪真实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通过一个家族三代人在百年历史中命运的变迁,忠实地再现在历史大潮的裹挟下人们难以自主的漂浮,真切地描述历经沧桑的人们的坚韧与追寻。
由于我在叙述主人公们人生经历的同时,也探究了复杂的人性及传统中国文化等多重因素与他们各自不同命运的关联,有些文学评论家认为,小说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情味、作者在创作上采取的忠实于生活的真诚态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这部作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小说在加拿大主流社会获奖后,有不少人都问我是否计划把它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那时我认为,用某种语言书写的作品,是有其特定读者群的。由于种族、文化、历史、社会等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不同族群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角度会很不相同。直接翻译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正如鲁迅早就说过的:贾府里的焦大,也是不爱林妹妹的。
不过,在完成了一些中文作品创作的若干年后,在文友们的敦促下,我最终还是执笔,创作了《红浮萍》的中文版,于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创作中文版《红浮萍》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一条解决“焦大不爱林妹妹”这一问题的途径:译写。
译写,给了文学创作者自由,不必拘泥于原文在特定语言表达上的局限性,也不必拘泥于原文在素材取舍上的限制,而且还给了创作者更宽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得以弥补和完善原著留下的缺憾。论文导读:■子、白烨、刘震云等从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上对本书做出的充分肯定。也非常感谢不少青年学者专门分析它的结构、语言特色。有精通英文的学者专门把中、英文两个版本对照阅读,研究了自译中的改写策略问题,也有学者把探讨和研究《红浮萍》的焦点全部聚集在女性主义视角上。这些都令人十分欣慰。从中我也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回头检视来路,对历史与人性,都有了更加客观深入的理解。当然,译写这种特殊方式,似乎更适宜于由原著者本人亲自操刀,进行再创作式的劳动。为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并尝试如何有效地从事双语创作的问题。
中文版《红浮萍》问世三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我非常感谢著名学者专家如刘再复、贺绍俊、饶■子、白烨、刘震云等从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上对本书做出的充分肯定。也非常感谢不少青年学者专门分析它的结构、语言特色。有精通英文的学者专门把中、英文两个版本对照阅读,研究了自译中的改写策略问题,也有学者把探讨和研究《红浮萍》的焦点全部聚集在女性主义视角上。这些都令人十分欣慰。从中我也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江少川:《红浮萍》中塑造了三代女性形象,“平”与她的母亲与祖母,在这三代女性人物形象中,你赋予了她们怎样不同的特性?通过这几个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女性,你是想表现中国女性的某种特质或是其他什么吗?这几位人物有原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