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民族文化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殿堂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77 浏览:97385
论文导读:以一带三”之法,即学习课内一首,附带学习课外三首。这课外的三首诗要求不高,只要求理解意境,背诵即可,不要求默写。方式也灵活多样,可以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背诵,也可以请会背的学生先背,给这些同学以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也乐于背诵。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背得最多。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找自己喜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再次置之于战略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的培养也提升到重要的意识日程。的确,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秦赢政统一六国文字后,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历经二千多年的沧桑,名家名篇数不胜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古诗文、成语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口耳相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与治学,这就是所谓的“底子”。现今的人文教育常常提及的“一辈子”的概念,也许正是先人在有意无意间落实了的教学原则。
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有游离民族语文特点的倾向,对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语文教学的传统否定甚多。其实,传统的蒙学教育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中富有生命力,必然有它的合理之处。我们提倡创新,有志超越前人,然而创新不能无源,它必定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扬弃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的青少年队伍对民族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话,他将如何学得好祖国的语文,又如何谈得上创新呢?而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因特网的普及,人们普遍追名逐利心浮气躁,追求短期效应。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计算机等成为热门话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却门庭冷落。在电视台的歌星比赛上,一个个靓男俊女竟然连李白杜甫是何许人都不知晓,令人贻笑大方。与此同时,同是炎黄子孙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自己的血缘,许多中小学都开设了国文欣赏课,从小灌输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意识。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的培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恐怕后继无人,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将断送在我们的手中,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损失,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纵观世界文化史,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有中国还有着优秀的传统与文化,而古巴比伦、古埃及的文化早以荡然无存,前车之鉴不可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并且推荐古诗文篇目70篇,其余部分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课标推荐篇目大多集中在唐宋诗文的名家名篇,但我认为,仅靠这70篇诗文的背诵是远远不够的。今年的新人教版中积累运用的全新大幅改版,也体现了新课标的重视优秀古诗文、成语、对联等传统文化的积累这一意图。我认为,要想培养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还需要我们这些教师做大量的艰辛而细致的工作。我在教学中摸索积累了一些方法,现与大家共勉。

1.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

我们都熟知“一桶水”的理论,如果教师自己本身对古典文学都不甚了解,不感兴趣,对名家名篇知之甚少,抑或自己也背不了几首唐诗宋词,又谈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自己在熟练背诵并掌握大量名家名篇,对古典文学有所造诣的基础上,课堂上才能够熟练地运用,才能游刃有余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有必要抽时间背诵一些唐诗宋词,同时也增强了自身修养。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首,教师呢,自然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这样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推荐,同时,对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视野,发挥教师独特的熏陶感染作用。

2.诵读古诗文,“以一带三”。

中国诗歌发展从汉乐府开始,至唐代可谓发展到了顶峰,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作登峰造极成为不朽名作,家喻户晓,很适合儿童背诵。新课标中李白选入七首,杜甫四首,白居易仅仅只有三首,这对拥有大量名句的诗仙、诗圣们来说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在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时候,采用了北京特级教师霍懋征阅读教学中的“以一带三”之法,即学习课内一首,附带学习课外三首。这课外的三首诗要求不高,只要求理解意境,背诵即可,不要求默写。方式也灵活多样,可以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背诵,也可以请会背的学生先背,给这些同学以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也乐于背诵。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背得最多。也可以放手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同一作家的三首诗,抄在论文导读:
语文书的旁白处并背诵下来。对暂时背不了三首的同学,也鼓励他先背一首,减轻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学习成为轻松愉快的过程。

3.欣赏背诵名家名句。

在学习诗歌时我们通常要介绍诗人的生平简历,这时可介绍其名篇名句,要求学生记在书上。如果感兴趣,课后可查找全诗。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一首诗即使当时记得再滚瓜烂熟,日久也会遗忘,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其中的名句了,而许多诗歌之所以流传千古,往往也是因为其中的某一句使然。名家名句的欣赏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直接让学生领悟最精彩的部分,反复诵读,可以培养浓厚的兴趣,从而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活学活用。看似不起眼的几分钟,兴许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小小的种子,那么我们的心血也就没有白费。其实,这也相应的对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自己都不爱,不感兴趣,谈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对古诗文有深厚的积淀,才能厚积薄发,日积月累,必然水到渠成。

4.字词教学中学习古诗文或名句。

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时段,于点滴细微之处一样也能培养兴趣。低年段以学习生字为主,有大量的识字教学任务。我尝试着在生字词的教学中也贯穿古诗文的教学。如学习“绿”字,我带领学生大声诵读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将王安石几易其稿,最终敲定“绿”字,才让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的故事告诉学生,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再如学习“善”字时,教他们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鼓励他们课余背诵“三字经”中的前面几句,第二天抽几分钟检查。古诗歌名句琅琅上口,一个人的记忆力在孩童时期正值最旺盛的时候,一旦记住,很难遗忘,也许这对他们的一生治学修身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5.阅读文章时融入古诗文的欣赏。

中年段阅读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一样也可融入古诗文的欣赏。欣赏也要相机而行,切忌生拉硬扯,要天然浑成,并不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如四年级下学期一个阅读的重难点是“在内容中体会思想”。在进行这一教学时,我趁机点拨,其实古人也是表达情感的高手。我立即在黑板上板书“大漠孤烟直,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7ctime.com
长河落日圆”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让学生自己朗读、感受体会哪一句含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经过讨论,得出了一致意见。然后我再介绍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更好地促进了对这一阅读重难点的理解。有些文章中本身就含有古诗词名句,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名句对学生进行熏陶。如人教版第八册新选入的《绿》这篇课文,其中引用了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学习这课时,可以让学生课余查找全诗然后背下来。

6.讲成语故事,鼓励积累成语。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它言简意赅,区区四个字却蕴涵了深刻的含义。巧妙地运用成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语往往出自典故,源自古典文学名著或古书籍。交代出处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如学习“负荆请罪”的时候,再介绍诸如“围魏救赵”、“千金一笑”等成语,选择有代表性的成语简单地讲故事,让学生知道这一成语的来历,鼓励他们注意收集积累,并定期举行各种方式的成语比赛,看谁的成语积累得最多,要求他们在日常说话、交际或作文中熟练运用。对四年级的学生要求人手一册《成语词典》,不懂的问题随时查阅。在生字词教学中,也大量引用成语,如学习“胆”字时学习“肝胆相照”、“胆小如鼠”、“胆大包天”、“披肝沥胆”等,进一步丰富成语词汇量。

7.背诵优秀诗词歌赋,阅读古典文学名著。

小学阶段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没有词的背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小学生记忆力强,鼓励他们背诵优秀的诗词,可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经常复习,能够经久不忘。一首词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论文导读: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祖国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背诵鉴赏古诗文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希望藉此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
并不难背诵。
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及最近广播电视中经常使用的典故等,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收集、积累有关知识,学会活学活用,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成语或引用诗词名句。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祖国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背诵鉴赏古诗文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希望藉此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语感,开阔视野,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真正让学生能“一辈子有用”。
收稿日期: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