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视角以教育公平与效率视角看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58 浏览:148107
论文导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社会公平中精神文化公平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它蕴含着人权思想,教育公平强调的是一个受教育群体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群体在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方面所占有的平等份额。它是个体受教育者能够获得相应的平等份额的前提。教育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
近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对外推出了校长实名推荐制。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个校长可以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直接进入面试阶段。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第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校长实名推荐制对于现今高考制度的改革可谓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它使得进入优秀大学的途径多元化,弥补了高考制度的缺陷,提高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效率。此政策一出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公平性受到舆论质疑。本文尝试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相互关系

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属于社会公平中精神文化公平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它蕴含着人权思想,教育公平强调的是一个受教育群体相对于其他受教育群体在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方面所占有的平等份额。它是个体受教育者能够获得相应的平等份额的前提。教育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的差别上,表现在义务教育、非义务阶段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等级上,具体表现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个层次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基础,其实质是人的发展,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教育公平在现代社会承载着稳定社会、保证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效率,社会就停滞不前。效率就是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的组合和配置状况,它直接表现为效益与成本的比率。教育效率作为社会效率中的一部分,就是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其直接表现为教育效益与教育投入或教育成本的比率,显示的是教育系统的功能状况。
对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两者的关系,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两者都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那么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也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关系。这样,无论是“对立说”,认为两者不可兼得只能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还是“一致说”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教育公平的本质就在于促进效率的提高,公平和效率并重,两者是相互融合的;抑或是“两相兼顾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些论断均未看到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其研究都显得过于抽象而未切中问题的实质,从而对于教育效率与公平的结构性认识不足。其次,从结构视角看两者的关系,教育公平和效率可分为结构,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效率,中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效率,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和效率。在不同结构层次,我们应具体分析并探索出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最佳耦合状态。

二、从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视角分析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缺乏灵活性的高考制度中,大胆创新,确实能够让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敲开北大之门,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深造,但是其制度本身受到舆论的抨击,质疑其在后续操作过程中会变味,成为个别人暗箱操作的捷径,导致腐败,影响公平。其实,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作为一项高考制度改革,无非就是要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从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光发热。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制度是否完善,操作中是否会违背公平原则,值得引起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学校长实名制是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冲突的一个缩影。大一统的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看似把所有的学生拉到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考试竞争,但是在高考招生时,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的差距,原本的高考招生制度从一元的分数标准已经转化为多元标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仍属短缺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另外教育领域在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政府部门监管,导致学校这一方净土也沾染上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因此,高考招生制度在公众的心中一直存有不公平的阴影。而北京大学推出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在面向社会公众公示的情况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面试合格者,能获得降分录取的机会。只是校长的推荐就能具有如此分量的“权威”,原来的一考定终身,竟变成了一荐定终身,而相比之下,能获得校长推荐的学生毕竟是少之又少,这其中是否隐含着教育不公平?而校长实名推荐制初衷是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有特殊才能和禀赋的学生,从而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效率。对于政府和大论文导读:
学而言,提高选拔人才的效率是改革最直接而迫切的诉求,但对于公众而言,最敏感的一定是教育公平,校长实名推荐制也正是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之间博弈的表现。
其次,教育机会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公平最主要、最源于:论文封面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突出的问题。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也是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教育机会公平是指接受教育的人,不因其家庭背景、自然禀性和特定环境而丧失或多得到某一层次教育的机会。从社会的表层上看,人们生活的社会中首先要求的和感觉到的是表面上的公平,表面上的公平即原则上的、规则上的、形式上的、起点上的公平,即人们在合理的原则面前所实现的公平。校长实名推荐制推出后,公众对于这项新的招生制度改革关注度高涨,并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质疑其公正性,从中折射出教育机会公平在人们的心中占有很大地位,教育改革稍微操作不当,引发的不公正事件,都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最后,招生制度的不断革新表明我国还缺乏成熟稳定的教育制度和法律。当前我国的教育界,教育教学革新不断,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只是自主招生制度的最新改革成果,另外,保送生、外语类专业招生、自主选拔录取,复旦的“直推生”,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天才班”等各种各样的自主招生制度和培养机制,不仅使进入优秀大学的途径趋于多元化,弥补了高考制度的缺陷,同时也说明我国的教育制度还不成熟,还处在发展与实验阶段。缺少对以往的改革经验和教训的深刻认识与反思,缺乏具备科学价值的评估。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花样繁多的自主招生考试、层出不穷的推荐模式将会使高考招生制度走向变得更加多样化。

三、从教育公平和效率的视角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建议

追求效率和公平是人的本性,对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应给予积极的支持。效率和公平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两大价值。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全面性。这样的人必然也是能够创造并享受全部社会价值的人,这些社会价值涵盖的各个方面也就是效率的价值和公平的价值。由于需要是实践的原动力,那么需要也就是实践的结果——效率和公平的原动力,即追求效率和公平是人的本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虽然会有种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隐含其中,但是就其最终的目的来看,它是为了追求教育公平和效率的最佳结合方式而作出的一项有益探索。在一个只注重教育效率或只强调教育公平的社会中,教育效率势必不会得到提高,教育公平也缺乏保障,而校长实名推荐制对于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最佳耦合状态的探求,我们首先要给予积极的支持。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科学合理的教育制度与法律保障。制度是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游戏规则”,并具有决定效率和公平的两项重要功能。最完美的制度应当是既能创造效率,又能提供较高程度的公平。为保证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最优价值的结合,就必须有一套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游戏规则,这套规则就是教育制度。合理的教育制度可以使教育内部成员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则清晰明确,使人们在相同的原则下获得所规定的权利、责任、义务,让人们感受到公平。法律制度化的教育公平,即把原本政府的强制力用法律制度固定下来和体现在一定形式的程序中。从利益整合的角度来看,教育法律制度提供了利益最大化的秩序稳定性,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互惠的合作环境,同时又制约着不同利益实体在追求差异极大的目标中不致出现俱受伤害的冲突。教育法律制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使无数教育内部成员的利益冲突可以在教育这个空间的范围内从事着自身的自由选择活动,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又对这种选择有着约束作用,这对保证实现教育公平有一定意义。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涉及到的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疑问,亟需要有相应的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和法规,保证教育公平的制度供给。
从结构论的角度分析,当前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应优先注重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融和方式在不同教育等级和层次不尽相同,校长实名推荐制是高等教育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也是对高等教育选论文导读:推荐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到这项制度革新所带来的惠利。(责任编辑关燕云)上一页123
拔人才不公平和不够效率的一次革新,对此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阶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在从高中阶段教育中就获得了很多优势条件。因此,对于高校自主招生,入学机会问题,主要是公平问题,需要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维护教育公平,保护弱势阶层、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为此,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保证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到这项制度革新所带来的惠利。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