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看待用多重眼光看待社会公平理由中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463 浏览:35077
论文导读:拥有。为了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适当的削高补低就具有价值合理性。其依据在于,有利者、不利者、中间阶层的成员都是社会的平等一员,所有人共同合作组成了一个社会。有利者在社会活动中较多地使用了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社会资源——社会合作,才获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财富,一般处于社会的有利地位;相反,不利者较少地使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先后20次提到公平,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优秀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义的内在要求”。尽管如此,学界对公平问题的研究往往限于特定的视角,从而导致公平研究及其问题解决的碎片化。用多重眼光看待公平问题,对于全面认识公平问题、推进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都具有积极的启示。

一、社会合作眼光:社会公平的必然性

社会是公平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契约论者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主张,尽管没有哪个社会确实经历其全体成员的签约过程,但社会必然需要每个人的公平合作才能存在。社会契约的最大特点是公平性和自由性。公平性强调组成社会的每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约定,类似于市场经济中买卖契约双方的公平。自由性则强调社会成员的自愿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地签订契约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既没有签约又不愿意离开的人,说明他默认了社会契约,也必须遵守契约社会的各项规定。公平性与自由性是社会契约的基本精神,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
既然社会是一个平等人的联合体,那么社会的基本权利就应该公平分配。人的社会权利大致有两类: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基本权利是维护人格尊严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如基本物质生活保障、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应该人人平等、完全一样。非基本权利是每个人的能力发挥所体现出的各种权利,如领导权、著作权等,能力强的人可以拥有,能力弱的人就不能拥有。为了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适当的削高补低就具有价值合理性。其依据在于,有利者、不利者、中间阶层的成员都是社会的平等一员,所有人共同合作组成了一个社会。有利者在社会活动中较多地使用了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社会资源——社会合作,才获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财富,一般处于社会的有利地位;相反,不利者较少地使用了社会合作资源,创造了更少的社会财富,一般处于社会的不利地位。这样,使用社会资源较多的有利者就应该以所得税的形式,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交给社会,由社会通过再分配给其他社会阶层,这是公平的。否则,有利者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固然,有利者的贡献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巨大努力,但反之,如果没有不利者等其他社会阶层的合作,有利者将一事无成,更不要说创造巨大的财富了。所以,有利者因其较多地使用了社会合作这一共同资源,就应该对较少使用这一资源的其他群体尤其弱势群体做出补偿,这才是公平的;相反,不做出补偿,则侵犯了其他群体尤其弱势群体的权利,则是不公平的。
基本权利的不公平可能产生各种不良的社会后果,其中之一就是,社会成员间差距的扩大,必然破坏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从而破坏社会合作,使得人类有回归动物界的危险。罗尔斯指出:“每个人的福利都依靠着一个社会合作体系,没有它,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一个满意的生活。”强调随着社会差距的日益扩大,随着弱势群体尊严的逐步丧失,他们将会采取各种措施报复社会,危害他人。这样,不仅社会有利者的事业可能被毁,而且其幸福生活也将难以为继。所以,罗尔斯认为,社会或政府应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地缩小差距。社会公平最理想的状态是平均,但这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社会应该将其成员间的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让每一个参与社会合作的成员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意识形态眼光:社会公平的必要性

世界各国各执政党都在致力于社会公平的推进,社会公平推进得好,执政就稳定;反之,推进得不好,执政就不稳定。所以,从意识形态建设来看,社会公平具有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公平削弱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不公平是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之一,也是削弱政党执政根基的重要因素之一。拉美国家曾经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拉美国家的富人并没有像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的那样,把财富用于国内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所有成员共同发展。相反,大多数富人把收入消费在奢侈品等其他领域,对国内市场没有拉动。许多人的生活在贫困线上下徘徊,导致拉美国家动乱不断,政局不稳。
另一方面,不公平危及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这为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所证明。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曾推动国家大力发展软件产业,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论文导读:
出口大国,从而令国民经济摆脱了长期维持在3.5%以下的印度速度,连续多年实现了7%左右的高增长。然而,富裕起来的仅是少数白领阶层,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旧处于贫困状态。由于印度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不重视,使得许多生活在牛车经济中的人们因绝望的现象屡见不鲜,印度人民党在接下来的议会选举中也毫不意外地失掉了执政地位。同属于南亚的泰国泰爱泰党,在执政期间,针对泰国社会不公平的现状,实行了扩大内需与增加出口双向型战略。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泰国经济多年连续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尤其是,泰国政府针对农民贫困的实际情况,将农产品提高一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社会差距不断缩小,泰爱泰党也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干满任期后连续执政的政党。在欧洲,德国社民党执政期间,认为国家经济疲软是高福利政策造成的,于是,降低税收,弱化福利,拉开社会差距,企图以此增加社会活力。然而,社民党的这一举措触及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员纷纷发表脱党声明,社民党在国内议会选举中也节节败退。相反,瑞典国家曾经发展很不平衡,西北边疆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严重滞后。执政的瑞典社民党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弱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实行全国统一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国内企业到西北地区发展,引导外资到西北地区投资,并通过累进制税收、二次分配等手段,不断加强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的收入,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成员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瑞典社民党也成为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社民党等等。以上实例,从正反两方面都说明,社会不公平问题是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危机,威胁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三、世界眼光:社会不公平的普遍性

不公平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不是某些国家、某一民族特有的现象,用世界眼光认识公平问题可以发现,社会不公平在世界各国都广泛存在,具有普遍性。
世界各国之间普遍存在不公平现象。当前世界各国的健康、教育、收入、发言权的不公平已经被全球所公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虽然我们的世界与以前任何时候相比都无比富有,但它却依然是一个充满着极度剥削和惊人不公平的世界。”他认为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公平是全球化的中心话题。在世界经济上,恰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美国是全世界的寄生虫。美国掌握着美元的发行权,通过掌控世界贸易规则,把其他国家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攫入美国,美国越来越富,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却越来越穷。同时,在世界政治上,少数大国更是掌握了联合国大会的发言权,对其他弱小国家指手画脚,不断干涉他国内政;更有个别大国,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借口,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鼓动支持这些国家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发动内乱,想方设法颠覆、支配他国的政府和政治。在世界文化上,西方大国依靠经济、政治的强势地位,向他国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吞蚀他国的民族文化,试图从思想精神上制约他国。因此,国际不公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仅如此,世界各国内部甚至发达国家内部也普遍存在着社会不公平。上文指出了拉美国家、印度等国内部广泛存在着不公平问题。实际上,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也存在不公平。后金融危机时代,“占领华尔街”、“占领华盛顿”的活动就是明证。在美国纽约,金融家们通过操纵虚拟资本,进而控制着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命脉。这些金融家将目光聚焦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通过买空卖空的形式,使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越做越大,最终破裂,美国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状态,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家们赚足钱财之后,一走了之,把巨大的经济负担转嫁给广大中下阶层,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于是,不断在美国上演群众游行活动,金融行业对人民的剥削,美国社会的不公平。总之,不公平问题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当然,这并非意味着社会不公平就具有合理性,仅仅说明消除不公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论文导读:
方向。

四、辩证眼光:社会公平的复杂性

社会公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人们的主观性和社会公平自身的属性,对待同一事物,主体的公平感往往不同,解决公平的策略也多种多样。社会公平问题的辩证眼光就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社会公平问题,揭示其复杂多样的本性,为全面推进社会公平奠定了认识基础。
首先,社会公平具有主观性。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一件事情本身已经很公平了,但人性的弱点使得当事人仍然感到不公平。Fehr&Schmidt简称FS曲线,通过建立不公平厌恶模型(inequityersion),分析了人的三种不公平的主观偏好,其中有妒忌偏好、同情偏好。妒忌偏好认为,甲乙两人,当乙比甲好时,甲会生出妒忌心,会产生不公平感,要求社会公平;同情偏好认为,当乙不如甲时,甲顿生同情之心,也会产生不公平感。人总是拿自己与他人对比,自我比他人好或者自我不如他人,自我都会产生不公平感,希望公平,这就是FS曲线的核心精神,深刻揭示了社会公平的主观性。
其次,社会公平具有相对性。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是起点公平是相对的。每个人先天的智力水平、体力素质、肤色性别等许多自然条件不可能一样,绝对的先天公平是不可能的;而且家庭背景、社会阶层、生活地域等不同,绝对的起点公平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人的起点公平具有相对性。二是过程公平也是相对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复杂的,不可能每一件事情上都能绝对公平。即使社会规定了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但受当事人的主观偏好的影响,很难做到时时、事事的公平合理,社会只能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成员机会均等地参与社会竞争,同一职位尽可能向所有希望得到它的成员开放。三是结果公平也是相对的。由于起点和过程不可能实现绝对公平,因此,一个人发展的结果也不可能绝对公平、完全相同。即使人们的能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客观条件一样,但是,主体努力的程度不同、价值观不同,社会生活的结果也大不一样,结果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即使社会努力保证每个人的结果公平,但也仅保证其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公平,是低层次的相对公平,而非绝对的高层次的公平。
第三,公平具有具体性。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公平规则。比如,经济领域的公平就不同于狭义上的社会领域的公平。经济领域的公平指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目的是社会通过这样的公平,激发主体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狭义的社会领域的公平是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能够享受同等的医疗条件、教育机会、就业权利、养老保险、失业救济等,目的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不能把经济领域的公平观念及其规则用于社会领域,也不能把社会领域的公平观念及其规则用于经济领域,公平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

五、历史眼光:社会公平的可能性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公平的发展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新社会、新制度的建立都大大推进了人类公平。在奴隶社会,奴隶仅是会说话的工具,不是人;奴隶主、自由民才是人。可以说,奴隶社会是最不平等的社会,其制度也是最不公平的制度,于是封建社会颠覆了奴隶社会人与人之间绝对不公平的制度。在封建社会,农民(农奴)是人,农民租种地主的田地,缴纳地租后所剩下的劳动成果归农民(农奴)所有,所以,农民(农奴)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有一定的人格尊严。然而,农民(农奴)对地主仍然有着很大的人身依附,人们还很不自由;而且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士农工商中“士”是最高的社会阶层,人与人之间仍然存在深刻的不平等,于是,资本主义社会源于:免费论文网www.7ctime.com
用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理想,摧毁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度。尽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把人类自由、公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在资本的统治下,无产阶级只有劳动的自由,没有享受的自由;只有出卖劳动力的公平,没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本质上,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进一步推进了人类公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人都是论文导读:。这使得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针对这种情况,雍正进行了改革,将人头税改为按拥有田地的多少征税,穷人和富人都有承担劳役、兵役的社会义务。通过改革,推进了社会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雍正皇帝的成功实践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阶级矛盾弱化,改革成为推进社会公平的最
国家的主人,享受了真正的政治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个人人普遍受益的过程,人们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公平;人们劳动权、受教育权、医疗权、养老权等都能得到基本保证,享受到真正的社会公平。诚然,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影响,完全的社会公平还不能实现,于是,成熟的共产主义成为人类奋斗的目标。可见,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公平实现的历史过程并非意味着,社会公平的推进必须依靠制度的更迭。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可能是这样,但是,在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的社会里,社会公平可以通过改革、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通过改革推进社会公平,不仅社会主义社会有,封建社会也有。清朝雍正年间,社会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税收按人头收取,富人、穷人交一样的税;劳役由穷人负担,富人、有地位的人不负担等等。这使得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针对这种情况,雍正进行了改革,将人头税改为按拥有田地的多少征税,穷人和富人都有承担劳役、兵役的社会义务。通过改革,推进了社会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雍正皇帝的成功实践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阶级矛盾弱化,改革成为推进社会公平的最重要举措。在中国,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粮有补贴;实施了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正义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历史眼光表明,社会公平的实现又是可能的。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