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主观性一语作者和中国二语作者英语学术中作者指称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882 浏览:13084
论文导读:
摘要:作者指称作为元语篇探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论文写作中构建人际互动的重要修辞手段。本论文中,人际互动是指学术论文中主观性构建与客观性构建的平衡。前人对学术论文中主观性构建和与客观性构建分别进行了大量探讨。关于主观性构建,前人主要以态度标记语、模糊限制语、确定表达语、自我提及、参与标记语等元语篇交际互动元素进行探讨;关于客观性构建,前人主要以语义、句法、语用等角度对被动语态、名词化、过渡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然而,关于学术论文中如何平衡主观性构建和客观性构建的探讨尚未引起学者关注,而且,学术论文中如何谋求主客观平衡以形成与读者有效互动,学界观点不一。本探讨以Hyland元语篇论述为基础,以探讨作者指称为切入点,旨在探究在运用语言学领域,英语一语作者和中国二语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如何平衡主观性和客观性构建。本探讨以国际运用语言学类学术期刊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和国内运用语言学类学术期刊Teaching Engpsh in China——CELEA Journal中选取单个作者学术论文各29篇,分别建立一语作者语料库(共205,12字)和中国二语作者语料库(共115,433字),通过对文本中人称指称和非人称指称语境认真浅析,以语言形式和语篇功能角度对作者指称进行附码,采取比较探讨策略,主要通过定量浅析描述语料库内一语作者和中国二语作者利用人称和非人称指称的频率以及其所占比例的异同。另外,基于Mopno(2010)的语篇功能分类,本论文比较浅析了一语作者语料库和中国二语作者语料库中分别用于实现语篇功能的人称指称和非人称指称的频率和所占比例。根据人称指称和非人称指称出现在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总数及所占比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总体而言,英语一语作者在学术写作中倾向主观人际对策,而中国英语二语作者倾向客观人际对策。语篇功能浅析表明:一语作者和二语作者在选用作者指称实现语篇功能的人际互动原则基本一致。即二者均选用人称指称,直接侵入文本,构建主观性主要用以实现以下语篇功能:宣称探讨目的、评价探讨不足与革新之处、阐明论点、结论、提出假设。二者均选用非人称指称,与所诉信息保持一定距离,构建客观性主要用以实现以下语篇功能:解释探讨步骤及历程、回指上文、浅析数据。然而,在实现陈述探讨发现和定义分类两种语篇功能时,二者采取相反的人际对策。一语作者倾向利用主观人际对策,而中国二语作者采取客观人际对策。在实现多数语篇功能时,即使二者选用相近的人际互动原则,但是对语言形式的选用,对策偏好程度体现很大差别。在构建人际主观性时,一语作者侵入文本程度高于中国英语二语作者;在客观性构建时,中国英语二语作者与文本保持距离程度高于一语作者。本论文不仅丰富了关于英语一语作者和中国二语作者通过作者指称构建人际互动的探讨,同时为中国二语作者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关键词:作者指称论文比较探讨论文主观性论文客观性论文学术论文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Abstract4-6
摘要6-11
Introduction11-17
1 Literature Review17-30

1.1 Theoretical background17-22

1.2 Previous studies22-30

2 Methodology30-39

2.1 Data collection30-31

2.2 Data analysis31-39

3 Results and Discussion39-77
3.1 Frequency and proportion of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authorial references in L1 and L2 corpus39-56
3.2 Discourse functions of personal authorial and impersonal references in L1 and L2 corpus56-72

3.3 Summary72-77

Conclusion77-81
References81-85
Acknowledgm论文导读:ents85-86AppendixⅠResearcharticlesintheL1corpus86-89AppendixⅡResearcharticlesinL2corpus89-92AppendixⅢTaggingsysteminL1andL2corpus92-95上一页12
ents85-86
Appendix Ⅰ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L1 corpus86-89
Appendix Ⅱ Research articles in L2 corpus89-92
Appendix Ⅲ Tagging system in L1 and L2 corpus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