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树立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树立高度文化自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70 浏览:73572
论文导读:
【摘 要】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论断,彰显了执政党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已上升为更加自觉的主体意识,十八大又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写入报告,提出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文化强国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操作层面实现突破,顺应了时代要求,回应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企盼。报告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觉和文化自信”,这进一步揭示了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自信的培养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回顾了我国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沧桑历史,通过对本国与世界文化的比较、反思与展望,提出了当前培养文化自信需要做到对待传统文化“不忘本来”,面对他国文化“不忘外来”。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外来文化
继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论断之后,十八大通过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写入报告,提出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而再次掀起了文化建设的。十八大已然闭幕,但我们对文化的解读,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一直在持续。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与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深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在培养文化自信的进程中实现文化传承与开放的良性对接,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认知与征程——文化自信的历史沧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几千年文化的底蕴孕育出独具特色、绵延相传的中华文明,我们以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化而自豪。但是历史上特别是近代,我们曾经对本民族文化的感受是摇摆不定的。部长刘云山以笔名云杉在红旗文稿发表文章提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特别是在近代100余年间,面对封建文化的凋零和帝国主义崛起,对本民族能否摆脱欺凌压迫开创新的局面并没有把握,因此有志之士主要通过向西方学习,如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文化,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等等,经历种种失败后的反省让他们认识到,西方的制度文化并不能全盘移植,在本土环境中的水土不服让他们去更深入追寻西方先进文化的思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大批革命家在结合本国实际自觉学习的过程中创造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的体系,逐步获得文化自信,之后又经历的曲折与改革开放的认知重组。30余年的发展,民众已经开始形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尊崇与敬意,很多景区义务讲解员的出现、对中华文化的挖掘与提炼等,无一不说明了文化自信意识的膨胀。

二、传承与开放——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增强

如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身处其中,更加需要我们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对文化进行反思、比较、展望,正确审视自己的文化,特别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何得以恰当体现?如何得以可持续传承?以及如何对待其他文化。总的来看,培养文化自信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

(一)不忘本来

1.礼敬自豪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绵5000年而不断,文化是主因。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母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近代明清小说,远者更可上溯至唐宋,享誉古今的唐诗甚至成为一个时代文风文体的标志。毋庸置疑,我们有一笔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那该如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准确的判断和定位,来正确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传统。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可以被归纳为儒家的核心价值,成为几千年来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但在五四时期,不少革命家与文化界名人都曾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作出否定,而鲁迅对于五千年文化“吃人”的判断,对所谓仁义道德的不齿,更是影响了随后知识精英的反传统思维。而对传统文化的摧毁更为彻底,有学者甚至判定文化大革命本质是灭绝文化的革命,中华文化很多传统的仪式和习俗信仰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彻底在中国消失。
而实际上,传统文化里面有很多积极的东西,跟今天对应关系比较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论文导读:全会《决定》又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抵制低俗之风”的命题。如何能有意识地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就正如六中全会明确重申和强调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
曾经特别提出。《周易》中就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之说,《左传》“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更成为醒世恒言。再如中庸之道,反对走极端,讲求相互依存和双赢。这一观点曾受到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推崇,指出儒家的商业道德是世界上最好的商业道德;和而不同,追求有差异性的统一与和谐共生,这对于如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倡,是一个重要理念之源。
因此传统文化在当下仍旧有很大的价值。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而且鼓励创新,传统文化依旧是基础,家张伯驹也讲到“不识旧物则绝不可言新”。如果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不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则发展难以长久和持续,“文化DNA”的提出,即为强调文化传承对于个人和民族的极为重要。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就是为了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以及与其他民族对话的时候使得我们保持清晰的民族身份。当然,传统文化特别像古代的哲学思想,更多的处于自发的、自然的阶段,其中的不合理的因素,需要摒弃。不能与传统文化的主体一概而论。
关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就根本属性来看,传统并非凝固的概念,我们今天发生的就是明天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变化在更新,因此创新思想本身就蕴含在传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所谓的传统文化创新,就是将其中注入现代性元素,促使其在当下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就本国文化而言,中国的文化积淀特别深,这是优势也是文化创新的惰性所在。因为一般而言,文化积淀越深,保守性越强。容易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法,而任何的创新会被认为离经叛道。这一特点在当今文化产业发展中尤为明显。与美国相比,我国文化产业总值、文化产品出口分别仅占到了它的三十分之一和千分之一。而相较于我国绵延相传的五千年历史,美国并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是其文化创造力却很强。因此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和消极影响,未来如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打开思路创新传统文化,是我们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指导我们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旗帜,思想和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早在10年在主持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指出,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六中全会《决定》又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抵制低俗之风”的命题。如何能有意识地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就正如六中全会明确重申和强调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中,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真理,其发展也并非一帆,尤其是近些年来,苏联解体之后,马克思主义更是受到冲击,甚至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涌动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而自全球经济危机开始,西方又陆续有学者提出遵循马克思主义思路的必要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钥匙,而且与实际的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面对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现状,又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必然要面对如何处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作为我国的实际而存在,只能在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提升,而绝非顾此失彼。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传论文导读:成果与文化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本身严格意义上作为来源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西方文化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借鉴、融合、利用,使之成为中国特色,无疑对我国文化建设有益。当然,吸收和利用并不意味这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西方文化中无疑也有消极的一面,而且我们还要保护文化安全,警
统文化有广泛的结合点,他们可以通过民族性的形式和民族性的内容实现统

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化。

3.倍加珍惜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优势。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这一文化,既包含五四以来我党的各种文化纲领和文化运动,也包括革命和建设年代创设的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以及新时代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对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然离不开这一强大的实践资源。面对目前层出不穷的随心所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轻易诋毁和恶搞,甚至提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的做法,一定要增强警惕,摒弃对革命文化的娱乐无极限,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资源,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二)吸收外来

1.对待外来文化——开放与包容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的GDP达到了39.8万亿元人民币,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根据世界文化发展规律,我们的文化消费理论值应为4万亿人民币,但实际消费仅有一万亿,即对于文化的需求度只满足了四分之一,文化发展仍旧没能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要。因此我国现状下,大量的外来文化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而且种种现实也作出了证明。如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比例,仅从节庆消费来分析,我国对西方文化的消费已占到65%,超过对传统文化的消费。我们没有商品化的传统文化,更没有打造出享誉海外的文化精品,因此外来文化的涌入不可避免,以何姿态面对,是我们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方面,过去理解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即便改革开放后文化作为商品的属性得以显现,近几年文化产业进入我们的视野,但其在我国仍受到比较严重的管束;另一方面,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始终有着比较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中华文化五千年经久不衰,就是源于海纳百川的心态,从总体看,开放、包容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如玄奘取经、古代丝绸之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对待外来文化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并不表示无视其差异。尊重差异并为我所用是唯一理性的态度。在《新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并提出一个重要的原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因此对待外来文化要以中国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最终要体现在中国化上。从中西文化异质性看,中国文化注重谨慎,过于“保守”,而西方文化注重创新发展,不受传统束缚;再如中国文化重义重情,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而西方文化重利重法,依靠法律解决矛盾冲突,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行为规范方面,就可以从中选择吸收。而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引以为豪的理论成果与文化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本身严格意义上作为来源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西方文化大可不必如临大敌,借鉴、融合、利用,使之成为中国特色,无疑对我国文化建设有益。当然,吸收和利用并不意味这对西方文化照单全收,西方文化中无疑也有消极的一面,而且我们还要保护文化安全,警惕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行为。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美论”似乎也为此做了注解,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要懂得欣赏自己创造的文化,还要包容、欣赏别人的文化,实现文化和平共处,而达到世界和谐。

2.实现本土文化的走出去

文化的功能对内是修身养性,启迪智慧,对外作为一种载体,承担着将本民族的理念价值观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作用。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11年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发表了题为《未来中国的走向》的演讲,指出:“我们历来主张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近些年对于文化走出国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如今宣扬中国文化源于:职称论文www.7ctime.com
成为一种时尚,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即传播内容与形式。首先,对于传播什么,毋庸置疑,应该是也必然是体现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通论文导读:参考文献: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红旗文稿,2010(16):4.李瑞环.和睦相处和谐共进.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7..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7.温家宝.未来中国的走向.人民日报,2011-06-28(3).作者简介:马明茹(19
过发展文化产业,把对核心价值理念的弘扬贯穿到各种文化产品之中,推向世界,而且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化,现代的文化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现代化建设中提炼的许多理论,都需要依靠各种媒体,积极主动传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力。
其次,关于传播形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类型,而是开拓、探索多种形式,从自己擅长和别人感兴趣的方面发力。除去孔子学院外,可以以文艺演出、影视发行、学术交流等等诸多方式,以软性而非强势的推动,实现文化间的和谐共生,从而消除民族间的误解与对抗,以文化的走出去消除别国对我们发展的对抗和恐惧,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
李瑞环.和睦相处 和谐共进[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5-7.
[3].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7.
[4]温家宝.未来中国的走向[N].人民日报,2011-06-28(3).
作者简介:
马明茹(1983-),女,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现供职于滨州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
张海荣(1982-),女,山东东营人,法学学士,律师,现供职于山东龙合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