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器乐器乐演奏中投情艺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751 浏览:69570
论文导读:
摘 要:人类的音乐实践活动由创作——表演——欣赏这几个基本环节组成,其中,音乐表演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和欣赏者的心灵与生命的韵律连结起来的。器乐演奏属于音乐表演的艺术范畴,往往我们追求的理想演奏状态,即演奏者能用所掌握的各种音乐技术手段,充分表现作品的音乐内涵,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情感相结合,并将投情的旋律与音色表现给听众,从而与听众产生良好的互动。
关键词:器乐演奏;投情艺术;琵琶演奏
1005-5312(2013)11-0119-01
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我想很多学者和我一样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关注技巧到位的情况下,要想追求大师们所说的充分把握作品的情感,并在演奏中达到情技相融的境界,具有一定难度。
音乐艺术是一种表情艺术,每一首器乐作品都蕴含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二度创作的音乐表演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演奏者即使充分驾驭了演奏技巧,若没有或很少将情感投入,那他的演奏往往给人以单调、无动于衷的感觉。
在我看来,器乐演奏过程中要想投入准确、到位、丰富的情感,就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理解和体验作品的情感内涵,准确、深刻地把握作品情感主线,及其发展逻辑。
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形象地说过:“我的工作有点像交通警。对于交通警来说,只需要掌握红、黄、绿三种颜色,对于我来说却有更多的色彩。举例说,总谱上的标志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7ctime.com
是忧伤,但是几分忧伤呢?哪种忧伤呢?内在的、暗淡的、或者仅仅是愁眉不展的?作曲家没有说明,我只有自己去做出判断,这就是我的专业。”充分理解和体验作品情感是各种音乐表演者准确、到位投情的基础。的确,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在没有充分理解和体验作品应有的情感时,我们演奏作品常常会带有自己所理解的情感,但这样的情感往往是原本作品情感线条的分叉,甚至是与原情感线条相距甚远的“新”线条。但是要想将作品很完美地演奏出来,我们需要的是完全理解其作者想表达的原有情感,并将自己平时积累的情感调动起来,同时唤起自己真实的情感回忆,来与作者的情感一拍即合,再加上技巧的完美表现,演奏表现力的完美展示,最终达到我们演奏中情感、技巧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拿琵琶曲《渭水情》来举例,整首作品主要表达的是对久别故乡的刻骨思念之情,而作品中的慢板部分则侧重在“刻骨”两字上,为表达这种情感,作者运用了秦腔中的哭音曲调。随着这种幽怨的曲调,演奏者就更需要了解和体验到悲凉、幽怨、苦楚、纠结的情感特点,用完美的音调及音色来营造出一种如泣如诉的情感氛围,来表达出迂回婉转、缠绵悱恻的情感倾诉,而这种情感在滑音及推拉弦的演奏部分中更能完美地体现出来,那表演者们就要注意滑音及推拉弦音色的准确性及饱满性。曾经我在没有完全领会这部分刻骨情感的弹奏时,总是觉得慢板是对家乡的描绘,更多侧重的是热爱,而因为这样的理解,在弹奏滑音、推拉弦时总是会很机械地数着拍子或是追求辉煌一点的音色来演奏,即使加上自认为该有的、甚至是过度的演奏表现,弹奏慢板的音色总觉得差强人意。而当理解领会了其中缠绵、如泣如诉的情感后,不知不觉中滑音和推拉弦会更注重声音的轻重、色彩及其线条的流畅饱满,而右手的轮指也会随着音色的推滑微调快慢轻重,甚至感觉自己弹奏到三把位的推拉弦时已完全沉浸于悲凉、缠绵、婉转的情感之中,就像自己在歌唱般表达现在积郁心底、对故乡思怀的所有情感,痛彻心扉。
(2)丰富却又模糊的想象能力是情技合一境界的必然要求。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曾说过:“处于演奏状态中的感觉尽可能简单些、淡化些、模糊些好。尤其进入美的创造时期,感觉明晰,则音乐肤浅;感觉模糊,则音乐生动。正所谓,在音乐里,想‘山’想‘水’,而不得‘山水’。不想‘山水’,而‘山水’自来。”这就表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也就越清晰,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色彩就更丰富多彩,让听赏者更容易理解作品及其所表现的情感,同时,在想象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联想,用一种模糊、隐约的联想状态来幻想自己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与体会。同时将琵琶点状发音的发音模式通过技巧、情感的训练,将点状音完美的串成现状音乐去完成作品的乐思,那么演奏者对弹奏后余音美感的意识能力的强弱就很重要,余音美感的意识也需要丰富却又模糊的想象,属于演奏心理技巧的一部论文导读:
分。那么要想在演奏中很适当充分的发挥想象,就需要演奏者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多去身临其境地体会各种场景与状态,同时在我看来,读书、绘画、旅游采风等各种艺术性活动都能增加自身修养,从而提升各种想象力及情感的修养,将想象升华,运用于音乐表演。想象是音乐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之

一、加入想象的音乐表演往往充满生命力,更加地生动感人。

参考文献: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李耀伦.现代国际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