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文言文高一文言文教学中四种意识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081 浏览:18447
论文导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望春》)。“恐”,可作“害怕”讲(“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古诗十九首》)。“案”可作“文书案卷”讲(“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私”,可作“自己,私自”讲(“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等。

(三)联系教材文句识记教材上的文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读

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就其本身来说,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体系,它因社会的存在而存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古代汉语的词汇远不及现代汉语丰富,语法规范也和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笔者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它,不是一件易事,也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里,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以下四种意识。

一、文言直译意识

文言直译堪称文言翻译的至境,它要求译者要定位到每一个词的用法和文言规范。刚上高中的学生,要做到准确直译,是很不容易的,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初中阶段的文言教学鉴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不够,基本要求是意译。因而源于: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长期以来的这种意译习惯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意引导,那么这个惯性学生是很难自主克服的,长期下去,对他们古汉语语法体系的理性化构建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直译的重要性。

二、实词积累意识

所谓厚积方能薄发,而笔者所言厚积也非机械记忆,厚积的过程是有一定方法的。文言实词的用法灵活,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在不同的语境里,同一个词有不同的用法和释义,若要硬记岂不谬哉?笔者以为可采取以下方法克服实词识记问题。

(一)联系耳熟能详的成语帮助识记

成语里很多词都保持着古代的用法和意义,一来有助于识记实词意义,二来可以帮助理解成语,堪称两全其美。例如:“暴”,读bào可作“凶恶、残酷”讲(暴戾恣睢);也可作“徒手搏击”讲(暴虎冯河);读pǔ可作“晒”讲(一暴十寒)。“厌”,可作“满足”讲(贪得无厌);可作“嫌”讲(兵不厌诈)。“疾”,可作“厌恶、憎恨”讲(疾恶如仇);可作“快”讲(疾雷不及掩耳)。“强”,可作“强有力”讲(强弓劲弩);可作“强迫”讲(强人所难)。“传”,可作“流传”讲(名传后世);读zhuàn,为一种文体,或解释经书的文字(树碑立传、文艺经传)。“事”可作动词“做”,也可作名词“事情” 讲(无所事事)。再比如:“案”,可作“木托盘”讲(举案齐眉)。“间”可作“夹缝,间隙” 讲(间不容发)。“欲”,可作“想要”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遐”,可作“远”,“迩”,可作“近”讲(闻名遐迩)。“奇”,可作“出人意料”讲(出奇制胜)。“极”,可作“极尽,尽头” 讲(罪大恶极)等等。

(二)联系名句识记

古代名句或发人深思,或意境深邃,使人过目不忘,借助它也是识记文言实词的好途径。如:“出”,可作“出现,显露”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求”,可作“要求,需求”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欲”,可作“将要”讲(“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西楼晚眺》)。“书”,可作“书信”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望春》)。“恐”,可作“害怕”讲(“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古诗十九首》)。“案”可作“文书案卷”讲(“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私”,可作“自己,私自”讲(“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等。

(三)联系教材文句识记

教材上的文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读熟,在讲解时必须强调该词在句中的语能,要求学生掌握词义时一定要连同句子记下来。教材是根本,是规范,联系教材自然是识记文言实词的重要依据,这里不必细说。

三、概念解析意识

在初中三年的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词句已有一定感性认识,但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因此,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于相关概念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运用它解决问题。高一文言教学尤其应该注意词类活用的相关概念。
结合课文的讲解,教师必须明示学生,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和它的宾语非一般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所谓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再如,名词状语现象,教师必须说明这是古汉语中才有的语法现象。一般的,当名词直接出现在动词之前,且对该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时,这个名词就具有了状语的功能,译做“像……一样”等等。

四、强化句法意识

在高一阶段的文言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效地组织学生认识介宾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论文导读:一些功夫,但是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
句等古汉语语法现象。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语法现象的特征后,在文言阅读中才能把它们准确地转换成现代汉语语序。教师必须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总结,在大量的例句讲析中,强化学生的古汉语句法意识。这个过程是“授之以渔”的过程,虽然要耗费一些功夫,但是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