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设计-学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15 浏览:143784
论文导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被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所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
摘要:本文紧紧依据实际教学,从六个方面入手,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合理而精巧的设计任务谈了一些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与心得。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 ; 任务驱动教学法 ; 任务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被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所广泛应用。在信息技术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下面我就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合理而精巧的设计任务谈谈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教师要在学习总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生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因此,任务不是目的,任务只是手段而已。在任务的具体设计时,知识点不可涉及太多,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设计的这个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任务,切不可为了任务的所谓“完美”,而偏离本课的教学目标,或者造成教学目标的不清,应该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使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并形成一个训练主题互不重复的任务框架。如在教学word中文章的修改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文章中有关错字、漏字或多字等基本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如何通过电脑进行修改其错误的地方。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用“纸上谈兵”的方法教学是不可行的。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注意机房等实际情况,避免“纸上谈兵”。如在设计“上网获取信息”的任务时,要预先进行测试,如机房的上网速度及教材中的例子是否仍然可行,现行教材中信息卡提供的热门网站是否能打开,如若打不开,应事先说明,否则浪费课堂时间。另外不可设计让学生下载费时很多的内容,或是在网上根本无法查到或是很难查到的内容。 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层次差异性很大。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分层设置任务,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学有所获,体验成就感。如在学习完“WORD2000的功能和使用”一章后,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 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 ;(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是接受能力比较弱的,要求他们完成(1) 、(2)两个任务;第二大类是接受能力较强的,要求他们完成(1) 、(2)、(3)三个任务;第三大类是知识能力相当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1) 、(2)、(3)、(4)、(5)五个任务,两节课下来,各层次学生都能达到不同目标要求,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把任务分成多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这样学生学得快乐,学的有成就感。

(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如:在教学“保存文件”的内容时,一开始我让学生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操作较为简单,不会难倒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我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并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了。

(三)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任务的设计可以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起来,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收发电子邮件,可以布置任务让每个同学在母亲节给自己的妈妈发一封感谢信。Word的综合练习,可以让每个同学设计一份关于“我的母校”的小报。圣诞节论文导读: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上一页12
了,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份精美的贺卡等。这些任务的提出,正切合了学生心里需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设自己的作品。通过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任务,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最终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讲授到信息课程中WORD 部分综合练习时,我们可以利用节日给学生创造一些真实的环境,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给学生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题目www.7ctime.com
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可以实际运用的环境,学生操作时没有半点的矫作、敷衍心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一堂“任务”设计精巧的信息技术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明显,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知识的目的。因而,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