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居住区居住区建筑设计书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38 浏览:21564
论文导读:在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社会服务齐全、社会文化活动丰富的社区环境中,所以居住建筑设计与社区环境相结合,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人居环境。3、居住套型设计直接影响户型变化的因素很多,大致分为4类:社会形态、住房条件、家庭关系、人口结构。套型是为住户使用服务的,研究套型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套型设计
摘要:未来的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住宅建筑新的设计理念,住宅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 应能进行可持续发展,应充分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体系,应能够反映科技进步, 应提供多元可变的设计以适合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方式。本文探讨了居住区建筑设计。
关键词: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生活居住的条件和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整个建筑方案进行合理布局的同时,也要对建筑的局部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一、居住区建筑设计的原则

1、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居住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2、 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3、住宅空间设计多样化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喜好。

4、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二、居住区建筑设计策略

1、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整体空间
居住区在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构思上,要体现文化的、地区的设计理念。总体布局能与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统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其整体空间又能为城市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与天际轮廓线。在局部的空间结构上能突出街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为下一阶段建筑设计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创作留出一定的空间。
(2) 技术层面
居住区规划设计在技术层面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与科学性。首先,总体设计的功能分布要合理,各项用地面积指标和技术指标恰当。交通道路规划系统骨架明确,人流与车流的组织线路要清晰,并有完善的停车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
(3) 总体布局的重点
总体布局要讲究住宅的朝向、阳光、通风,并有利于安全与健康。合理处理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共享关系,来完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的配套设施。这既是符合新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满足一种生活需求,又为住区人们的公共活动、社交活动、情感交流提供较好的保障,并营造了社会的、公共的环境意识。

2、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住建筑设计是属于城市设计的内容, 但没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就很难说良好的居住建筑。良好的居住环境设计, 通过对人行为、心理的研究, 将有助于一个开放的、文化圈的形成, 使居住建筑环境不仅要满足一种住的问题, 而且要探索一种充满体验的幽雅生活。
从人的居住行为出发, 特别是带有精神需要的行为出发进行设计。如对行走的空间设计, 这涉及广场设计、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园林设计等形式。人们在室外等公共活动的需求, 都是城市文化环境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发展, 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 精神生活享受的追求也日益重视。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也成为居住建筑价值的评判标准之一。人们需要生活在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社会服务齐全、社会文化活动丰富的社区环境中, 所以居住建筑设计与社区环境相结合, 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人居环境。

3、居住套型设计

直接影响户型变化的因素很多,大致分为4 类:社会形态、住房条件、家庭关系、人口结构。套型是为住户使用服务的,研究套型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套型设计的演变规律,从而提高、改善套型功能与质量,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深受社会形态和文化模式的影响,而每一个家庭, 由于所处地域的区别,又受到各地域气候、环境、当地经济水准、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所以,套型又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及特殊性; 同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结构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对套型空间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套型又须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
套型是住户使用的居住空间, 户型是套型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我国论文导读:上一页12
城市户型规模在近20 年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已由每户5~6 口人转变到现在的3~4 口人,城市以“二代居”及“三口之家”构成为主。套型模式也从“起居、就餐合一型”—— 生存型向“起居、就餐分离型”—— 小康型转化。套型设计除了与户型的人口数目有关外,还与人口构成有关, 同时应考虑家庭成员的年龄、代际、性别等问题,使设计套型内的空间数及面积大小与户型相匹配。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套型模式多以“三室二厅”或“二室一厅”为多。今后,由于受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 会出现很多的单身老人及老年夫妻户。为解决今后老年人居住的问题,修建老年人公寓及养老院会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城市住宅套型模式的多样性,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居住者提供合适的套型,为不同家庭的住户创造一种适宜的居住环境;而对于建筑设计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影响住宅套型模式的各种因素,并加以综合考虑,最终贯穿落实于方案中,为入住居民提供最佳、最适宜的住宅空间。

4、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随着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认识已从“面积越大越好”、“房间越多越好”,转向对住宅功能、性能和品位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静分区公私分离
以起居厅作为组织家庭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主人的地位、兴趣和生活品位。室内做到明亮、尺度适宜、视野开阔。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功能空间组织灵活、给人以舒适方便的印象和良好的视觉感受。门厅不仅作为换衣、脱鞋、储物的空间,更应发挥协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主卧室功能空间完整,尺度适宜,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大中小卧室设计,方便日常使用。明亮的家务室可兼家务、保姆、次卧、储藏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要求。
(2)整体设计的厨卫空间
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煤气等方面的隐患。
(3)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平面布局
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4)改进住宅部件,提高生活品位
采用诸如步入式衣柜、落地门窗、低窗台凸型窗、新型塑钢门窗、多功能户门、屋面老虎窗等部件,改进住宅使用状况,提高室内观感和趣味性。拓宽阳台和跃层露台,增加使用功能(如纳凉、健身、养花等),扩大室内外交流的空间。
总之,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等技术信息;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创造良好、舒适、宜人的居住小区环境和居住建筑;体现对人的价值,源于:论文资料网www.7ctime.com
人的自由和人的不断发展的全面关注,达成现代人对“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追求,这些已成为21 世纪现代居住小区建设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马锦强.对当前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J]. 今日科苑. 2009(12)
朱利捷,徐俊民.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7)
[3] 蔡别仪.浅论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J]. 科技资讯. 2008(09)
[4] 李晓东.新世纪的理想家园——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J]. 住宅科技.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