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刍议刍议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53 浏览:13039
论文导读: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从情境的教学作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策略等方面来阐释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
1002-7661(2013)17-195-01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老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创设教学情境,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为探究式教学做好铺垫,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一直是广大老师十分重视的问题。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情境的教学有什么作用呢?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会学习,具备终身再学习的能力,这与传统的应试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应试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是学会;而新课程教学侧重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会学。因此,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而探究式教学要以问题为基础,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有着很重要的教学作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中,有利于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从而去探究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还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从下课进入课堂,他们的思绪还处于下课的散漫状态中,容易走神、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老师想办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一种比较好的学习状态。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好的教学情境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策略

一、以小见大法

化学上有不少是微观的问题,这些微观粒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难以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老师可以将这类问题宏观化。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

化学与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能很好的创设教学情境,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为了形象说明它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大家喝可乐时,打开盖子前摇晃几下,打开后会有许多气泡冒出来,为什么?夏天天气闷热时,可以看到池塘里的鱼会不时跳出水面,这又是为什么?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探究和交流的热情很高。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讨论,不但对各种营养素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对过分钟情于方便面、火腿肠及饮料的“快捷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

三、利用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化学的主要内容。很多学生喜欢学习化学是从实验开始的,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比如,在“生活中的酸、碱、盐”这一章节时,可以在实验室设计一个情境,给学生一些实验仪器、药品,让他们分组来进行药品间两两的反应,最后分小组来总结出一些酸碱盐的性质。
创设教学情境的注意点

1、情境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教学的根本宗旨。因此,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力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新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化学情境的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2、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新课程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学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技能,侧重于教学的结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新课程教学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对话、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融为一体,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3、注重生活、社会的联系

化学与生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改要求化学教学从生活走向化学,再由化学走向社会,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要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不要使简单的化学问题纯理论化,要有生活的气息。如通过铁生锈和防锈等知识内容的情境创设,学生既体验了主动合作的学习乐趣,又通过分析铁生锈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从真实的情景中去学习化学,强调化学科学知识的应用。
参考文献:
李清林..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