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文字学文字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理由略谈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86 浏览:25044
论文导读:
摘要:应用文字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辨析字形,纠正错字,理解字意,但复杂的、有争议的应酌情应用。
关键词:文字学 语文教学 注意问题
文字学旧称“小学”,以汉字的产生、古汉字、汉字的构造特点、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等为研究对象。中国对文字的研究,远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已经开始,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字书应该是《尔雅》和《史籀篇》。刘歆的《七略》把“小学”放在《六艺略》里面。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对我国古文字学研究影响最大,是传统文字学的经典。近现代的许多出土文物为文字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依据,促进了文字学的发展。现代汉字是由古代汉字发展演变而来的,二者有非常密切的传承关系。
如何运用文字学知识为语文教学服务,应该引起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笔者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见解,以就教于方家和同行。

一、文字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辨析字形,有效地纠正错字

1.绝大多数错字是由形近字混淆而产生的。如果用文字学知识把这些形近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字的偏旁加以辨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表意功能,就不容易写错了。如“礻”和“衤”这两个偏旁,很容易写错。“示”为甲骨文字形,本意是“灵石”,古人祭祀时在灵石上放置祭品,给鬼神观看享用,由此引申为动词,是“给人看”的意思。“示”作意符的字大都与崇拜、祝祷、鬼神有关,如“祖宗”“祐”“祀”“祭”“崇”“祟”“祗”“祝”“福”“禄”等。“衣”为金文字形,是一件衣服的形象,用“衣”旁作意符的字,大都与衣服,铺盖、穿着有关,如“袒”“袍”“袄”“被”“褐”“裕”等。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举一反

三、这类字就不容易写错了。

2.一些字的结构并不复杂,却往往写错,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它们的构造方法。如“敝”,不少人把左面部分写成上下结构。其实,“敝”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右边一只手拿着木棍抽打左边的“巾”(“巾”是象形,像挂下来的一条手巾或布),四个点表示打下来的布屑或灰尘,“破旧”的意思表现得很形象。学生弄清了这些字的构造原理,字形字意就一清二楚了,既不会写错,也不容易用错。

二、文字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意,特别是对古汉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如“莫”与“暮”,前者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部是草,下部也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落入草中,表示天色已晚。后来假借为副词或无定指代词,相当于现代的“不要”或“没有谁”,它的本意就被新造的形声字“暮”取代。苏轼《石钟山记》有“至莫夜月明”句,范仲淹《岳阳楼记》则有“薄暮冥冥”句。可见两字在宋代还是混用的。再如“秉”“兼”二字,都是会意字,前者为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拿着一把禾稻的样子,所以“秉”的本义就是一把庄稼,如《诗经·小雅·大田》“彼有遗秉”,引申为“手拿着”的意思,如“秉烛夜游”。给“秉”再加上一个“禾”字就成了“兼”,就是“一手抓两禾”,引申为同时做几件事或者占有几件东西,,如“则明偏信则暗”“兼收并蓄”等,在此基础上有引申为兼并、加倍等意义。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这类字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运用文字学知识辨析字形,理解字意,具有形象生动,易于记忆,举一反三的作用。不过在运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过于抽象、复杂的字不宜引进课堂,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例如“宝(寶)”,形声字,甲骨文字形,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像这样复杂的字形就没必要给学生讲了。
2.对字形和字意教学没有裨益的不宜引进课堂。如“来”“万”等字。“来”的本义是“小麦”,《诗经·周颂·思文》有“贻我来牟”一句,意即赠送我小麦和大麦(牟)。这个意思后来就很少用甚至不用了,中学课本也没有出现过。“万”的本义是蝎子,被假借为数词后,本义完全消失了。这些情况没必要给中学生讲。
3.对有争议的字也要慎重对待。对古字的研究,往往是专家学者根据现有的材料对古人造字的思路进行揣度,研究中不少已成定论,也有一些存在争议,论者只要言之有理,就为一家之说,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孚”为“俘”的古字,上方为手,下方的“子”就是人形,表示捉住了一个俘虏。因为古代交换俘虏必须讲究信用,所以引申为“信用”的意思。另一说认为,“孚”为“孵”的古字,上方为鸟爪,下方为鸟蛋,《通俗文》云“卵化曰孚”,韦昭注《国论文导读:接受能力、课堂的具体环境等因素来决定,这就需要我们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和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责编张亚欣)上一页12
语》说“未孚曰卵”。由于鸟孵雏有一定的时间,所以很守信用,因而引申为“信用”。像这种情况,两种说法都言之有理,讲述时可以回避,也可以择善而从之。总之教师要慎重对待。
利用文字学知识讲解字词,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很值得提倡,但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对某一个字的构造,讲还是不讲,如何讲,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的具体环境等因素来决定,这就需要我们有较为深厚的文字学功底和驾驭教材的综合能力。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