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平衡先秦儒家和谐管理思想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91 浏览:15309
论文导读: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可以说是儒家和谐社会的总纲,围绕这个总纲,儒家的三个代表性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具体主张。在具体论123下一页
摘要:当今,中国在物质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却呈现出个人失去信仰,找不到精神归依,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张,人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失衡,导致整个社会的秩序失范的不和谐状态。具体体现在环境污染严重,诈骗盛行,财富两极分化,公权滥用祸民,个人焦虑紧张等,整个社会处于恐怖的不安全氛围之中。中国目前社会不足产生的理由是在现代化历程中,与本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对接好,完全照搬西方文化,割裂历史和文化传承,致使中国文化偏离了原来所依赖的路径。西方工业文明已被证明具有贪婪的掠夺性、唯物的弱情性、野蛮的竞争性及进展的不可持续性等弊病。体现在西方管理思想上就是崇尚消费,提倡竞争,效率设定,严格考核,制度约束及生产流水线作业等,处处体现出重科学而轻人文的特点。西方工业文明给人类所带来的存活危机日益显现,致使人类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和反思。作为西方工业文明的伴生物,西方管理思想也遭受到空前的道德谴责。中国当前的管理论述几乎都是对西方管理思想的照搬,偏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而忽略人文性,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处处显现出资本主义初期的性和非人性。著名经济学家,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提出“路径依赖”论述认为,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该论述对我们的启迪是,对社会已经习惯的风俗、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文化不要轻易割断,否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迷茫。儒家文化是“和”文化,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和”。儒家认为管理就是“修己安人”。可以看出,儒家的管理思想的起点是人,即“修己”;终点还是人,即“安人”,即“利他”,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满意,以而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具有强烈的人文关爱情怀。作为支配中国2000多年社会秩序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现实所无法割断的文化路径,所以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对接历史路径,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即儒家文化“人文性”之魂,用中国儒家文化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本论文选题的作用所在。本论文探讨儒家和谐管理思想先以儒家的经典文献《易经》为切入点。《易经》揭示了两个宇宙定律,一个是宇宙和谐定律,一个是阴阳平衡定律。这两个定律一个是宇宙观或世界观,另一个是策略论。《易经》认为宇宙本真状态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万物和谐是宇宙的规律之一。以宇宙整体上看,宇宙的和谐状态体现为万物有序性、相互依赖性、平等性、循环往复性、中庸性、系统整体性;以宇宙万物之间联系上看,宇宙的和谐状态体现在宇宙万物各居其位、各尽其能和各得其所。宇宙的和谐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呢?《易经》认为背后的推手是阴阳平衡。在《易经》看来,世间万物是有阴阳二气构成的,阴阳二气通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在运动化,在变化中进展,在无穷的反复运动中,维持着整个宇宙的和谐与统一。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阴阳的变化,阴阳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万物和谐的状态。这种天道或自然规律,是统御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易经》对儒家管理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世界观和策略论上。儒家的管理思想都毫无例外地蕴含着“天道和谐”的世界观和“阴阳平衡”的策略论。“阴阳”到儒家思想里成了联系,儒家的三个代表性人物在论述其和谐管理思想时,都抓住社会的基本联系范畴,论述怎样使各种联系平衡,以而使社会达到和谐。儒家追求和谐有这样的社会背景:一是农业文明决定了当时社会文化都蕴含着追求和谐的思维倾向,包括了人与自然联系的和谐,人与人联系的和谐和人自身联系的和谐三个层面,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虽然先秦诸子百家不断争鸣,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渴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不仅如此,在春秋战国以还,就有许多有关和谐的思想论述,形成一个深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共同的价值趋向。这都是儒家和谐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三是当时的战乱的社会,不能不引起儒家的深思:这个社会怎么了?怎样使这个社会走向良性轨道。儒家在《礼运》篇中对和谐社会有这样的概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可以说是儒家和谐社会的总纲,围绕这个总纲,儒家的三个代表性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具体主张。在具体论论文导读:
述中,都是以社会基本联系范畴为核心,通过各联系范畴的相互作用,使其各居其位,各尽其能和各得其所,最终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有序。儒家看来,最基本的社会联系就是自我联系、家庭联系(父子、夫妇)、君、臣、民联系和国际联系,搞好这些基本联系的平衡,天下就大治,社会就和谐。所以,儒家的和谐管理内容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面。修身就是自我联系的平衡理,齐家是家庭联系平衡,治国是君、臣、民联系的平衡,平天下则是国际联系的平衡。其中,自我联系的平衡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君、臣、君民联系的平衡是社会和谐保证,家庭联系的平衡是社会和谐根本,国际联系的平衡是社会和谐外部条件。儒家认为自我联系的平衡就是在一个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或个人内心的满足与外部约束条件(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确立一个平衡点。这个历程就是儒家的“修身”,而修身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修身就是平衡物我的联系,或者说是平衡人的需求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君子人格还是选择小人人格,也就是在义与利之间进行平衡。君子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典范,也是儒家的所推崇的政治理想人格。君子在自我人格塑造方面,主要体现在“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修养。儒家认为修身需要四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现出儒家主张个人修养的递进式层次,最终使内心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然而,儒家的修身并不是人生的终点,最终要外化为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目标。家庭及家族内部的成员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血缘联系。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家庭是社会形态的最初状态,也是社会最基础的单位和组织形态。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家庭是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细胞,家庭的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家庭联系平衡包括三个方面的联系平衡,即夫妻联系的平衡,父母与子女联系的平衡,兄弟姐妹联系的平衡。在夫妻联系中,儒家在恋爱观上主张要相互愉悦、恋爱自由和感情专一:在婚姻观上提倡一夫一妻制,结婚仪式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在夫妻观上倡导夫妻在日常生活中要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常聚少离。在父母与子女联系中,儒家主张父母对子女要慈,不仅要在物质上保证满足子女的生理发育的合理需求,还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包括智力丌发和道德培养:子女对父母要孝,包括要以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满足父母的需求,对父母既要“养其体”,也要“养其志”。在兄弟姐妹之间联系上儒家主张“悌”和“爱”。“悌”是一种平辈幼者对长者的尊重,而“爱”则是平辈长者对幼者的一种关爱,悌和爱是兄弟联系和谐的基石。以国家内部层面上看,社会的基本联系成了君臣联系、君民联系(包括臣民联系)两个主导层次。君臣联系是统治者集团内部的一种联系,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联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只有君臣联系处理得宜,国家就会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要处理好君臣联系,臣下就要对君王忠诚,包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遵守礼节,尊重君上;善于学习,量能就职;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君王对臣下要以礼相待,包括敬重臣下,选拔贤才,量材适用,惠臣以酬和透明施政。君民联系(官民联系)是指统治者集团和广大民众的联系。在君(官)民联系的平衡上,儒家认为联系是否和谐的主动权在以君王为代表的统治者集团,主张君王对民众实行“仁政”,即树立民本意识,德礼治国,爱民利民,使百姓生活富足,对民众进行礼义教化。在儒家的和谐管理思想路线图中,最后一个内容是平天下。平天下也就是处理好国际联系,使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和平相处,没有战争,没有掠夺,以而实现社会和谐。儒家的国际联系的平衡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即国家统一观,国际交往观和国际战争观。在国家统一观上,儒家主张国家消亡,实现天下大同;在国家交往观中,儒家主张讲信修睦,与邻为善的和平外交原则;在对待战争方面,儒家都反对不义之战。在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浅析了当今中国对社会和谐的迫切需求及儒家和谐管理思想对中国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即培养人文情怀,找回精神家园;重构家庭道德,推动家庭和谐和幸福;优化企业管理,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国家治理,推动社会稳定;和睦国际联系,维护世界和平。本论文主要运用的浅析法是联系平衡浅析法,又称为系统浅析法,这是本论文的革新或亮点。学者在探讨儒家管理思想时,惯常采取的策略是西方管理学教科书中的职能浅析法,即以计划、组织、领导和制约四个职能方面来提炼和梳理论文导读:
,再以人性论、决策、领导力、人力资源、激励等具体范畴为奇点对儒家管理思想进行归纳。这其实是儒家管理思想西方概念化,或把儒家管理思想用西方概念进行归拢。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关的要素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各要素都是围绕着实现系统的总体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彼此良性互动使系统整体最优化。本论文运用系统浅析法,以平衡联系的角度对儒家管理思想进行梳理,因为这更贴近儒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管理本质就是平衡好各种管理对象之间的联系,最终使整个团队和谐。本论文以《易经》的“阴阳平衡观”和“和谐观”为切入点,顺着儒家修身(自我管理)、齐家(家庭管理)、治国(国家管理)、平天下(国际治理)的思路,梳理儒家在各个管理环节中需要平衡的联系和怎样平衡这些联系,这就是儒家的和谐管理思想。此外,本论文还采取了文献探讨法,定性浅析法,跨学科探讨法,比较探讨法等。平衡是本论文一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相互作用使各联系体之间的交集最优化,都能相对满意和接受的状态。平衡在儒家范畴中又叫中庸,在西方经济学范畴中叫均衡。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以联系平衡的视角来探讨儒家管理思想可能导致文章的论述性不足,论述的逻辑性稍逊。关键词:儒家文化论文和谐管理平衡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2-6
Abstract6-16
1 绪论16-32

1.1 探讨的作用16-25

1.1 选题的背景16-22

1.2 选题的作用22-25

1.2 文献综述25-27

1.3 探讨的策略27-28

1.3.1 文献探讨法27-28

1.3.2 定性浅析法28

1.3.3 跨学科探讨法28

1.3.4 比较探讨法28

1.3.5 逻辑浅析法28

1.4 本论文的革新之处28-30

1.5 本论文的内容结构30-32

2 《易经》:儒家和谐管理思想的哲学渊源32-56

2.1 《易经》:宇宙奥秘的钥匙32-36

2.2 宇宙的万物和谐律36-47

2.1 西方学者的宇宙和谐观36-38

2.2 《易经》的宇宙和谐观38-47

2.3 宇宙的阴阳平衡律47-51

2.4 《易经》与儒家和谐管理思想51-56

2.4.1 孔子:《易经》之集大成者51-53

2.4.2 《易经》:儒家的思想组成部分53-56

3 儒家的社会和谐观56-79

3.1 儒家和谐思想产生的背景56-65

3.

1.1 “天人合一”的社会文化背景56-57

3.

1.2 思想传承的社会历史背景57-60

3.

1.3 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背景60-65

3.2 儒家的社会和谐观65-79
3.

2.1 孔子的社会和谐观66-71

3.

2.2 孟子的社会和谐观71-74

3.

2.3 荀子的社会和谐观74-79

4 儒家和谐管理思想的社会联系基本范畴79-88

4.1 社会联系的产生79-82

4.2 正名:社会联系的界定82-88

5 儒家和谐管理思想的四个层面88-159

5.1 修身:自我联系的平衡88-105

5.

1.1 修身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88-90

5.

1.2 修身的内容:塑造君子人格90-99

5.

1.3 修身的策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99-105

5.2 齐家:家庭联系的平衡105-125
5.

2.1 夫妻联系的平衡106-112

5.

2.2 父母与子女联系的平衡112-121

5.

2.3 兄弟姐妹联系的平衡121-125

5.3 治国:君、臣、民联系的平衡125-147
5.

3.1 君臣联系的平衡125-137

5.

3.2 君民联系的平衡137-147

5.4 平天下:儒家国际联系的平衡147-159
5.

4.1 儒家的国家产生观147-151

5.

4.2 儒家国际联系平衡观151-159

6 结束语159-170

6.1 安人利他:儒家和谐管理思想的人本精髓159-161

6.2 当今中国渴望构建和谐社会161-163

6.3 儒家的和谐管理思想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163-170

6.

3.1 培养人文情怀,找回精神家园163-164

6.

3.2 重构家庭,推动家庭和谐164-165

6.

3.3 优化企业管理,担当社会责任165-167

6.

3.4 改善国家治理,推动社会稳定167-168

6.

3.5 和睦国际联系,维护世界和平168-170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170-171
参考文献171-177
后记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