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弱电微藻吸收CO_2过程基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546 浏览:33897
论文导读:随着时间的增加,液相吸收CO2量也随之增加,pH随之降低;在同一吸收时间、同一气相CO2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吸收CO2量也随之降低,pH随之升高;相同温度、相同吸收时间下,随着气相CO2浓度的增加,液相吸收CO2量也随之增加,pH随之降低。论文对CO2吸收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获得了吸收历程的传质系数。论文采取SRK状态方程
摘要:本论文在自行设计的气液平衡装置中,采取流动法在温度20℃、25℃、30℃、35℃、40℃;进气气相CO2浓度为2%、5%、10%、20%、100%条件下测定了CO2在水和小球藻培养基中的气液相平衡和吸收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在同一气相CO2浓度、同一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液相吸收CO2量也随之增加,pH随之降低;在同一吸收时间、同一气相CO2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吸收CO2量也随之降低,pH随之升高;相同温度、相同吸收时间下,随着气相CO2浓度的增加,液相吸收CO2量也随之增加,pH随之降低。论文对CO2吸收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获得了吸收历程的传质系数。论文采取SRK状态方程描述气相的非理性,含电解质的eNRTL方程描述液相组分的非理想性,联立气液平衡方程,计算了系统中各组分的平衡浓度,结果表明:气相总压与计算值相对偏差小于3.25%,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系统吸收气液平衡。论文还进行了微藻吸收塔CO2-培养耦合实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光照、不同藻类的生长速度、温度气候的变化等,可通过转变吸收塔循环吸收液的流量,调节CO2在进气中比例,维持pH的稳定,以适应培养历程的需要,说明吸收-培养耦合的操作方式对微藻养殖是可行的。关键词:CO_2吸收论文微藻论文气液平衡论文弱电解质论文eNRTL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9
第1章 绪论9-20

1.1 微藻概述9-11

1.1 光照10

1.2 CO_2的影响10

1.3 温度和pH值的影响10-11

1.2 现有的固碳技术的局限性11-13

1.2.1 化学吸收11-12

1.2.2 固体吸附12

1.2.3 膜分离技术12

1.2.4 低温冷凝技术12-13

1.3 微藻捕集CO_2的前景13-14

1.3.1 CO_2对微藻生长率的影响13-14

1.3.2 CO_2对油脂含量的影响14

1.4 现有的补加CO_2策略的缺点和解决办法14

1.5 气液吸收的相平衡论述概述14-17

1.5.1 平衡性质与判据14-15

1.5.2 气液相平衡计算准则15-16

1.5.3 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策略16-17

1.6 碳酸盐和溶解的无机碳平衡17-18

1.7 双驱动搅拌器测定气液传质历程18

1.8 系统热力学模型概述18-19

1.9 本课题的探讨内容和作用19-20

第2章 CO_2-H_2O系统动力学及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20-35

2.1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20-21

2.2 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测定的实验装置图21-22

2.3 浅析策略22-23

2.4 实验装置及浅析策略可靠性验证23-24

2.5 结果与讨论24-34

2.5.1 CO_2—培养基系统动力学数据与CO_2-H_2O系统的比较24-27

2.5.2 气相CO_2浓度2%时,液相CO_2吸收量及pH27-28

2.5.3 气相CO_2浓度5%时,液相CO_2吸收量及pH28-30

2.5.4 气相CO_2浓度10%时,液相CO_2吸收量及pH30-31

2.5.5 气相CO_2浓度20%时,液相CO_2吸收量及pH31-32

2.5.6 气相CO_2浓度100%时,液相CO_2吸收量及pH32-33

2.5.7 CO_2—培养基气液平衡数据33-34

2.6 本章小结34-35

第3章 系统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关联计算35-53

3.1 系统的热力学模型的关联和计算35-43

3.

1.1 系统热力学浅析35-36

3.

1.2 气液平衡36-37

3.

1.3 液相组分活度系数方程37-39

3.

1.4 气相状态方程39-41

3.

1.5 计算结果与讨论41-43

3.2 CO_2-H_2O系统吸收动力学43-52
3.

2.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44

3.

2.2 动力学系数的计算44-52

3.3 本章小结52-53
第4章 微藻吸收塔CO_2-培养耦合实验53-62

4.1 主要实验药品和仪器53

4.2 实验装置图和操作策略53-54

4.3 结果与讨论54-61

4.

3.1 纯培养基吸收时的pH值55

4.

3.2 吸收塔气体鼓泡吸收55-58

4.3.3 吸收塔气体喷淋吸论文导读:收58-594.3.4吸收塔气体喷淋吸收(重复实验)59-614.4本章小结61-62第5章结论62-63参考文献63-68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8-69致谢69上一页12
收58-59
4.

3.4 吸收塔气体喷淋吸收(重复实验)59-61

4.4 本章小结61-62
第5章 结论62-63
参考文献63-6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8-69
致谢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