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探析现代生态城市规划有效途径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1 浏览:13767
论文导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原则与内容,并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规划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规划内容;途径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断加快,人类生活的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人类住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文章分析了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原则与内容,并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规划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

二、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以环境为本。充分发挥自然基础的功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有效的保护与延续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2)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低碳减排为目标,节约城市上地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城市建筑、交通、绿地系统等建设活动中,以及居民日常活动中遵循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遵循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木质。用生态观念对能源、环境、建材、废弃物处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 (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链。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引导产业发展,结合城市建设的技术与市场发展,积极实现产业由能源消耗指向科学技术指向转变,建设科技指向的支柱产业;以重点项目带动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绿色、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4)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低碳生话观念,建立文化设施,加强价值文化的传播。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

(1)在减少排放量方面,可以采用物料平衡算法、生命周期法、实测法等方法来确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研究碳排放量可能降低的幅度,进而确定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2)在完善技术体制建设方面,应当根据确定的减少碳排放的量来选择适合的技术,如可再生能源技术、节约能源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尽量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加大对生物能源、氢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的使用比例,最大化的利用自然生态作用,在调整能源结构的基础上提升能源利用率。对城市湿地、草地、森林系统依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合理规划和开发,并将植树绿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到规划设计中。
(3)在进行城市建筑布局设计时,应当先熟悉城市所在地的地质、气候、水等条件以及地理特征。所用建筑材料应当是没有放射性、污染小的材料,使用照明 节能技术、外墙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等技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系统、光电玻璃幕墙系统等技术,而且尽可能的提升化石能源的利用率。
(4)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需要考虑交通道路布局、能源供给、交通工具三方面的内容。加大对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的研究和引进,如新型快速充电纯电动车。在城市中大力倡导乘坐公交车,尽可能采取功能重构、环境改造、空间紧凑的布局方式,路程较远时提倡公共交通,路程较短时使用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

四、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规划的有效途径

(1)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土地开发模式无疑是不可持续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发展占用的土地将进一步呈现不可避免的扩张趋势。因此要实现土地的整体利用,就应该综合平衡,保护生态绿地、水源保护地等生态敏感区,保护基本农田、淡水养殖区等,强化生态建设。最有效的利用土地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改造旧城区,提高旧城区的绿地率,使之更加安全、宜人居住;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7ctime.com
二是保留农业用地、生态居住区和公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仅关心土地利用方面的具体改变,更重要的是心人与土地关系的改变,尊重土地自身的价值,重新审视人与所栖居的土地的关系。
(2)调整城市的整体发展思路,发挥整体规划的生态战略。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来说,应注重绿地系统规划,建立整体性强、多层次、立体式的城市绿化系统,把城市其他功能系统与绿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终体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在注重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同时,努力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从实际上发挥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思路和规划战略,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强调接近自然的原则,将自然空间的山和水引入城市,制订具有生态战略意义的城市生态系统规划;强调建筑与环境整合的原则,制订中心城区的街区详细规划;健全具有法规性质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强化绿化管理制度;确定生态城市的整体建设思路和分期建设步骤。
(3)合理规划、缓解城市交通的环境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交通压力增大。从未来的发展看,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由此带来交通与环境系列问题,我国城市普遍缺少应对的有效措施,如何实现城市交通的合理运行,是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交通生态走廊是生态城市相关联的一
个重要概念。是与生态城市核心、或是区域发展的“心脏地带”相连接,属于城市建设与区域开发通过“交通走廊”为支撑条件的地理空间概念。建造交通生态走廊,就是要完善城市交通规划,使城市主要街区与交通干线有绿色环带包围,形成良好的生态走廊,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在城市道路的两侧规划宽阔的绿化带,形成绿色走廊,其间相互连通形成绿色交通网络,覆盖整个城区,从而达到交通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共生环境。
(4)营造合理的水体环境。水环境是城市重要的环境因子,水体与绿化的结合造就了城市优良的自然环境,水面通过蒸发和渗透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促使植物生长旺盛,水边的植物也能阻滞泥水。净化雨水,有效抵御水体污染。大面积的水体可吸收和存储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降温速率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形成空气环流。给人们带来凉爽、湿润的空气,发挥天然空调器的作用。现在有关专家学者主张收集建筑层顶雨水循环利用,还建议路面采用可渗透型材料,有利于保持一定的城市水循环。
(5)保留地域文化,营造宜人的城市人文环境。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地人与人之间、人与土地之间独特的社会关系,充分利用地域文脉,使人居环境具有地方的活力,使人们乐于去居住。地域的历史、文化增加了可持续性,地域文化的精华应当予以保护。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传统手工业、地方语言、宗教文化、建筑技术来保护地域文化,更要保护当地的农田和资源储备,把本国的建筑和材料应用于当地的发展中。例如北京菊儿胡同住宅建筑群,延续北京从故宫到民居四合院的合院体系,尊重严谨的城市肌理,是在保留地域文化基础上的对“类四合院”、“新住宅体系”的一种尝试,而对大北京的发展规划研究中,强调要继承和发扬首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加强对旧城核心区保护,保护古城文化遗产及其格局。

五、结语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21世纪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也是高度城市化时期。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开拓城市规划新思维,把生态思想引入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引导正确的城市化方向和城市生态化,实现城市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创造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