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我和文学教育对教师自我和学生生命成长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08 浏览:86349
论文导读:
文学教育是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浅析当今文学教育对教师自我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

一、新课程下的文学教育

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学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析作者生平、作者风格、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在新课标下的文学教育中,教师不应该将这些“模式”当作解读作品的标签,而是应该尊重自身的阅读感悟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正如前苏联史上著名的文学教学法专家雷勃尼科娃指出“回归到作品本身的阅读分析方法正是我们如今所提倡和要求的。”文学教育应该是一个紧扣文本的对话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教学,应注重于生命整体的体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将生活经验、思想情感、思维能力灌注于文学作品中,寻找心灵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世界的启悟。

二、文学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这一性质决定了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是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上的能力,也包含着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文学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不仅指帮助学生了解到各种写作手法,进行思维训练,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丰富阅历。

(一)紧扣文本,从细节品味百态人生

让学生学会从文本字词中寻找文本信息,品出独特的自我感悟,反复斟酌字眼,从而发现文学语言的美。以中学课文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我们引导学生从文本字词、作者对事物描写的篇幅等方面来发现和欣赏“故都的秋”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中第三自然段,有的教师将高远碧绿的天色、飞鸟的清脆的振翅声、槐树下细碎的阳光简单归结为“清”和“静”,其实在这些字句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郁达夫写到的北国旅游胜地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却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多用篇幅。作者更多的是引导着我们“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高远的天空,听驯鸽在青天下的振翅之声,再细数着丝丝漏下的日光,观赏牵牛花的蓝朵……在这样的呈现方式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郁达夫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存在于北京百姓生活当中那个平凡又不平凡、传统气息浓重的、更为真实的北京秋味。也许我们容易捕捉得到天空是很高很远、秋草是疏疏落落,将它们归为“清”和“静”,但作者为何要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更要由青岛到北平,一大早坐在院子里,满怀兴致的赏玩北平之秋,只有融入到词句中才能把握。“破屋”、“浓茶”、“细数”、“静对”,那是北京庭院清秋特有的悠闲和落寞的意境,也将赏秋人的闲情、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7ctime.com
牵牛花为什么“蓝色或白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也许就算只是一点淡红,也与这清冷的秋色相冲突,毕竟北平之秋是醇厚深沉的,是“悲凉”的。之后的几个段落里,写北国的槐树、秋蝉衰弱的残声、一层凉的秋雨,也都无不是作者对秋味带着“淡淡哀伤”的赏玩。特别是那清寂到细细观察扫帚扫过尘埃道路,留下细腻的丝纹的落寞心情,以及对两个都市百姓的悠闲微叹的对话描写:“‘唉,天可真凉了……’(这个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平秋的韵味就从这懒洋洋的微叹声中,生动的表现出来。若不是有敏锐的洞察力,敏感的心灵,有善于听善于看的鉴赏能力,作者又怎么能捕捉到这些呢。
在阅读教学当中,学生学习过很多激励性质的篇目,我们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领悟和品味,中国文人所特有的那一种悲悯情怀,有一种关于“审悲”的审美自觉。

(二)注重内心感受,真实的表达自我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教授学生说话和写作的能力,教他们怎样把生活中自己的思想、情绪、内心的感悟很好的表达出来。我们平日里流行的课文分析方式——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并不是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出发,不是内心世界的丰富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形成固定的思维套路,这就是为什么学生阅读了大量语文课文,却写不出真实情感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做到良好的表达出自我内心情感,必须注重积累。陆游有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论文导读:
。”作家写作时需要积累,读者也如此。这种积累包括生活经验、情感、知识、情感等等。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丰富、越深刻,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就越深刻,也越想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如阅读完《故都的秋》将它迁移到写作时,可以提示学生积累作者表述自己内心情感的词句,注意细节的描写,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但着重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出真实感受。

三、文学教育对教师的启迪与要求

教师在文学教育中是一个幸福的传播者和感悟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学生也会将自己的感悟回馈给教师,教师能接触到学生的新思维,又能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培养下不断成长,这何尝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当然,分享要深入到文本内部,教师必须阅读更多的文学书籍,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而这时,教师能感悟“丈夫不虚人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的爱国豪情,感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宇宙喟叹……教师也在其中获得精神的升华。

(一)好读书,求甚解

文学教育是通过文学作品去感染读者,当文学作品需要教师来进行解读时,教师的文学素养高低决定解读的深度。文学素养越高,生活经验、情感也就越丰富,洞察、理解、表达能力就越强。我们要真正做到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深入解读文学作品,就必须好读书,求甚解。比如在读《故都的秋》时,要读出郁达夫笔下北平之秋的醇厚,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爱,紧扣文本字词深入分析是必要的。这时,如果再读了作者两年之后的另一篇散文《北平的四季》,也许就更能感悟出郁达夫对北平之秋的那份独特的、深厚的爱。在《北平的四季》里,郁达夫写出对北京的偏爱“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典丽堂皇,幽闲清妙。”也是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将北平的近郊秋色比作“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同时再次将南北秋天做出对比“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Indian Summer或叫做小春天气而已。”在作者心里,北平的秋来得深沉、典丽、清妙、悲凉,他对北京的爱也是近乎偏执的疯狂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故都的秋。

(二)“气自华”的感染

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生活、反映了世界,它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也是作家的意识产物。学生要正确理解、掌握这些文学作品并和作品发生共鸣,必须透过作品表层,去感悟作品中的深层蕴意。“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在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时,应当思考的是如何用这种“气质”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将学生的经验和情感融入作品,与作品产生共鸣,而非依靠教参书。教师对教参书的运用是有主体性地,它只能作为教师解读课文的一个部分。对课文真实的理解和感受,还是必须来源于平日积累中形成的阅读经验中。在《故都的秋》中,假设我们直接从作者生平事迹来推出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情感,告诉学生文章结论会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文本真正对话的机会减少,变成读文章千篇一律,便赏玩不到故都之秋的深厚蕴意了吧。
注释:
张冰,李建刚:《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王富仁.语文教学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王丽.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4]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张冰.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6]杨献锋.刍议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0,(04).
(杨婧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