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呼吸系统粉末冶金粉尘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55 浏览:15269
论文导读:
摘要:探讨背景高性能钢铁粉末是以优质水雾化生粉或海绵铁为原料,经高温还原、成品处理等工艺制得的一种具有良好压缩性、成形性等性能的高性能粉末材料。钢铁粉末冶金制品因其独特的性能和成本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纺织机械等领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进展和性能要求不断提升,汽车用粉末冶金结构件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大,相应地对高性能钢铁粉末的需求将日益增加。2009年我国共生产钢铁粉末近29万吨,其中还原铁粉18万吨,水雾化钢铁粉末近10万吨。国内及国外在对粉末冶金行业中粉尘对健康早期危害,如呼吸道症状、肺功能方面探讨比较少,查阅国内及国外相关文献,未见对粉末冶金工人呼吸系统症状、肺功能与个人防护、通风设备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所以鉴于国内外粉末冶金行业工人呼吸道疾病探讨资料的缺乏,为了解这一重要的新兴行业所潜在的肺部不足作进一步的评估,保护工人的健康,继而提出对策加以改善预防。目的1.调查粉末冶金工人呼吸系统症状异常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2.调查粉末冶金行业工人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3.调查X线胸片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粉末冶金行业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评估粉末冶金行业呼吸系统危害作参考。5探讨粉末冶金行业粉尘潜在职业危害及卫生安全防护不足,为工人和相关粉末冶金行业改善作业环境及推动健康推动作参考。对象与策略本探讨为一横断面探讨(cross-sectional study)。在对工人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查体时,通过查体表填写内容获取工人的基本资料、呼吸道症状、工人个人防护和工厂通风设备等情况,通过工作环境空气中粉尘的采样和测定,获取每个车间粉尘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的资料。职业健康查体完成后,整理查体表中工人基本资料、健康情况、检查结果等数据,将数据进行译码并校对后,输入EXCEL2003并再次进行校对。数据浅析利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浅析,包括频数分布、卡方检验等。结果1.工人基本情况本次探讨共对294名粉末冶金工人的资料进行了统计浅析,男女工人在年龄、工龄、学历以及收入方面没有统计学作用(p0.05)。在吸烟与饮酒方面男女工人之间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知晓粉尘可导致尘肺的占42.9%,知晓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只占25.5%。2.粉尘检测结果该项目中有着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浓度均低于10%。对筛分、粗破碎、细破碎、烘干机、装罐平台、隧道窑、卸车平台、包装机等8个工作地点空气中短时间粉尘浓度的检测,合格率89.6%。粉尘浓度最高的地点为卸车平台(17.3±2.4mg/m3),最低的地点为隧道窑(1.8±0.6mg/m3)。对各工种工人进行8小时个体粉尘采样,粉尘浓度最高的工种为卸车工,平均为15.3±2.5mg/m3,最低的是司炉工,平均为1.5±0.5mg/m3。3.呼吸道症状及相关因素浅析患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喘鸣、呼吸短促)的工人共41人,患病率为13.9%。呼吸道症状患病率与工龄、吸烟、工种、电风扇和除尘器、粉尘浓度之间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与性别、年龄、防尘口罩佩戴之间无统计学作用(p0.05)。4.肺功能异常及相关因素浅析肺通气障碍的工人为92人,患病率为31.3%。其中17.7%为限制型通气障碍,10.5%为阻塞型通气障碍,3.1%为混合型通气障碍。肺通气障碍与工龄、吸烟、防尘口罩佩戴、工种、电风扇、局部除尘器、粉尘浓度因素之间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肺通气障碍与性别、年龄因素之间无统计学作用(p0.05)。5.X线胸片结果及相关因素浅析26名工人肺纹理增粗,占工人总数8.8%,工人X线胸片未见显著阴影。肺纹理增粗与工种、粉尘浓度、工龄和吸烟之间具有统计学作用(p0.05)。肺纹理增粗与性别、是否佩戴防尘口罩之间无统计学作用(p0.05)。结论根据本次调查探讨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吸烟、工龄、粉尘浓度等因素是粉末冶金工人呼吸系统危害的危险因素。2.佩戴防尘口罩和利用局部除尘罩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保护因素。关键词:粉末冶金论文粉尘论文呼吸系统论文健康影响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论文导读:摘要6-9ABSTRACT9-13缩写说明13-14前言14-23对象和策略23-27结果27-39讨论39-43结论与倡议43-44参考文献44-46致谢46-47在读期间发表文献47-48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8上一页12
摘要6-9
ABSTRACT9-13
缩写说明13-14
前言14-23
对象和策略23-27
结果27-39
讨论39-43
结论与倡议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47
在读期间发表文献47-4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