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转型庆历之际文化转型:宋学历史生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381 浏览:59283
论文导读:成部分。庆历之际的古文运动,其思想背景就是儒学的复兴运动,“文以载道”的口号,反映出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古文运动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文以字顺、明白晓畅的文风取代了重视辞藻、追求华丽的文风;在诗歌领域,也一改宋初的模仿习气,形成宋诗的尚理、重学、追求平淡之风,展现出宋诗的独特风格。
摘要:北宋庆历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转型时代。它是宋学的生成期,也是汉唐文化向宋文化的转型期。庆历之际,即宋仁宗一朝,有着良好的政治人文环境。重文的社会背境,仁宗宽容的为政风格,内忧外患的时局激发,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体精神及自由议论之风等因素汇合在一起,士人的主体意识张扬,他们在政治上革新求变,学术上大胆革新,疑经思潮兴起,思想领域充满活力,终于促成了这一转型的发生。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天圣——康定年间,是宋学的酝酿发生期;庆历——皇祐年间,是宋学的兴起期,疑经变古思潮涌现;至和——嘉祐年间,是宋学的进展期,“道德性命”之学流行,形成众多理学思想系统,文学转型进一步进展。庆历之际的文化转型主要体现于经学、儒学和文学等领域。经学转型首先体现为对汉儒传注之学的扬弃。宋人跳出汉唐经学的窠臼,突破了汉儒偏于训诂传注的繁言琐碎及狭小格局,以义理说经,关注现实,通经致用,更具人文精神,使儒家学说拓展出更广阔的领域。宋儒们大胆疑经,不盲以传注旧说,以古代经典的源头上探寻微言大义。疑经,新解,层出不穷,使得儒家经典又逐步回归到它关注现实人生的本来面目。宋学的核心在于理学,庆历之际是理学的生成兴起期。儒学的重心在庆历之际转向心性义理之学,它借鉴佛、道的论述,在道、理、心、性、气等概念的诠释上开拓新义,学说的内在逻辑性更加严密。宋儒以“性与天道”作为其论述的主要内容,以“理”、“道”作为沟通天人的桥梁,在形上层面的论述建构,诸如心性论、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都使儒家学说转变了此前与佛道竞争的被动局面,不再拘守于政治及的领域,开始进入身心修养及精微的思辨之域,在寻找社会人生的规范,讲求修身成德的途径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四书》学的兴起,使经学重心发生转移,理学家借助《四书》构建他们的理学系统,经学与理学合一。在宋文化转型和宋学的生成历程中,文学的转型也构成了这一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庆历之际的古文运动,其思想背景就是儒学的复兴运动,“文以载道”的口号,反映出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运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古文运动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文以字顺、明白晓畅的文风取代了重视辞藻、追求华丽的文风;在诗歌领域,也一改宋初的模仿习气,形成宋诗的尚理、重学、追求平淡之风,展现出宋诗的独特风格。关键词:思想论文文化论文转型论文庆历之际论文宋学论文宋文化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致谢5-7
内容提要7-9
Abstract9-15
1 绪论15-32

1.1 缘起15-19

1.2 探讨成果概述19-25

1.2.1 关于庆历之际经学和儒学的探讨19-24

1.2.2 关于庆历之际文学转型的探讨24-25

1.3 探讨思路与策略25-32

1.3.1 探讨思路及文章结构25-27

1.3.2 探讨策略27-32

2 庆历之际文化转型的内因外缘32-110

2.1 中国传统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宋型文化32-51

2.

1.1 相关话题的探讨——宋文化、宋学、经学及理学32-37

2.

1.2 变与不变:宋文化之于中国传统文化37-43

2.

1.3 “天理”与“中道”:宋文化的本体论与策略论43-51

2.2 中晚唐五代的思想文化变迁51-61

2.3 宋初重文的社会环境61-69

2.3.1 政治上重文抑武61-64

2.3.2 改善科举制度64-65

2.3.3 书籍的普及和社会上读书的热忱65-66

2.3.4 学校的重建与教育的进展66-69

2.4 仁宗时期:“斯文”的盛世69-79

2.5 庆历之际的士风79-92

2.5.1 庆历新政及其对士人的影响79-87

2.5.2 庆历之际的自由议论之风87-92

2.6 庆历之际疑经思潮的兴起92-98

2.7 庆历之际教育的变革98-105

2.7.1 庆历之际教育变革与儒学新变的互动98-100

2.7.2 庆历之际策论与诗赋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变化100-103

2.7.3 私人讲学活动于理学形成之推动103-105

2.8 庆历之际文化转型的时段划分105-110

2.8.1 天圣——康定年间:宋学的酝酿发生期105-106

2.8.2 庆历——皇祐年间:宋学的兴起论文导读:司马光、王安石的理学思想212-2264.3.1曾巩的理学思想212-2154.3.2司马光的理学思想215-2194.3.3王安石的理学思想219-2264.4“理学五子”:理学的进展226-2544.4.1邵雍的先天《易》学226-2324.4.2周敦颐的“太极”学232-2374.4.3张载的“太虚”说237-2444.4.4程颢、程颐的理学244-2544.5《四书》学的兴起254-2624.5
,疑经变古思潮涌现106-108
2.8.3 至和——嘉祐年间:宋学的进展期,“道德性命”之学流行,形成众多理学思想系统,文学转型进一步进展108-110
3 庆历之际经学的转型110-185

3.1 范仲淹的《易义》与欧阳修的《易童子问》110-120

3.

1.1 “文明之德”:范仲淹的《易义》110-114

3.

1.2 本诸人事与人情:欧阳修的《易童子问》114-120

3.2 胡瑗的《周易口义》和《洪范口义》120-131
3.

2.1 胡瑗的《周易口义》120-128

3.

2.2 胡瑗的《洪范口义》128-131

3.3 欧阳修的《诗本义》与苏辙的《诗集传》131-142

3.1 欧阳修的《诗本义》:探求本义131-137

3.2 苏辙的《诗集传》:只取《诗序》首句137-142

3.4 孙复、欧阳修的《春秋》学142-153

3.4.1 孙复的《春秋》学:尊王攘夷142-147

3.4.2 欧阳修的《春秋》学:尊经与辨“正统”147-153

3.5 刘敞的《七经小传》及《春秋》学:全面疑经153-165

3.5.1 《七经小传》的疑经疑传153-157

3.5.2 刘敞兼采三传的《春秋》学157-165

3.6 李觏、司马光的经学165-175

3.6.1 李觏的经学思想165-170

3.6.2 司马光的经学思想170-175

3.7 苏洵、苏轼、苏辙的经学思想175-185

3.7.1 苏洵的经学思想176-177

3.7.2 苏轼的经学思想177-182

3.7.3 苏辙的经学思想182-185

4 庆历之际理学的形成185-262

4.1 理学的先驱185-203

4.

1.1 范仲淹、欧阳修与理学的兴起185-193

4.

1.2 胡瑗、孙复、石介:理学的萌生193-203

4.2 “学统四起”的庆历之际203-212
4.

2.1 “闽中四先生”204-206

4.

2.2 “庆历五先生”206-207

4.

2.3 其他儒者的经学思想及义理新论207-212

4.3 曾巩、司马光、王安石的理学思想212-226
4.

3.1 曾巩的理学思想212-215

4.

3.2 司马光的理学思想215-219

4.

3.3 王安石的理学思想219-226

4.4 “理学五子”:理学的进展226-254

4.1 邵雍的先天《易》学226-232

4.2 周敦颐的“太极”学232-237

4.3 张载的“太虚”说237-244

4.4 程颢、程颐的理学244-254

4.5 《四书》学的兴起254-262

4.5.1 《论语》、《大学》、《中庸》地位的上升254-256

4.5.2 《孟子》由子升经256-258

4.5.3 《四书》学的形成258-262

5 庆历之际文学的转型262-313

5.1 庆历之际文学思想的转型262-274

5.

1.1 宋初文学革新的酝酿262-264

5.

1.2 庆历之际文学思想的转型264-274

5.2 庆历之际的诗风转变274-291
5.

2.1 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等人的诗歌论述及创作274-282

5.

2.2 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诗歌论述及创作282-291

5.3 庆历之际的古文运动291-313
5.

3.1 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291-299

5.

3.2 王安石、苏轼等人的古文299-307

5.

3.3 理学家的古文及语录307-313

结语313-316
附录316-330
1 征引文献目录316-325
2 参考文献目录325-330
3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