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原因与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20 浏览:146004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银监会
1前言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及其他经营单位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负债经营,同时作为金融的代表,银行在经营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银行管理体制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袭着国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形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没有关于权力制衡的制度性安排,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激励制度等等,致使银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内部监管缺位。各经济主体行为缺乏长期的发展动机,由此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的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因此,在信息传递、资金调拨等方面的困难,制约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机构设置和经营业务缺乏内在联系,造成一些机构业务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银行业务过多受制于地方政府,影响了银行统一法人的体制,使银行风险控制弱化,不良资产大量增加。
3)社会信用环境欠佳
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规尚不完善,致使少数人、少数企业及少数地方政府不讲信用、不守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较为淡薄
我国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其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市场化运作机制未能完全建立,在业务运作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长期以来一贯较弱,对业务运作中具体的信用风险研究不够、认识不足,致使风险管理的工作力度不大。
3.2 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
表现在:1)基础数据体系不完备,数据缺乏可用性、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评级所使用客户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不完善,l无法得到完整的借款人评级结果;2)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3)缺乏抵押评估价值的及时更新,尤其对在建工程、未产权房屋做抵押的抵押物的跟踪管理薄弱。
3.3 信用风险的计量和风险量化管理落后
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己对信用风险开发了Credit Metrics,KMV等模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对于信用风险模型还不熟悉,基本上还停留在定性分析的阶段,尚未真正有意识地建立有关信用风险情况的完备数据资料库,这对当今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的科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4 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和职能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着重于事后的不良资产的处理和保全等方面,对风险资产的事前和事中的管理力度明显不够,缺乏对风险资产的全面动态管理。组织体系方面表现出风险管理条源于:免费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块分割,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不完善,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基本上仅仅局限于对信贷资产的管理,缺乏对所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许多表外业务)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极易出现信用风险管理的“盲区”。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机构和人员配备方面,重点和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商业银行总行对全行信用风险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力度不够,总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力量亟待进一步加强。
4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4.1 加强宏观信用环境建设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建立我国的宏观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使用规范和失信处罚机制;注重政府对信用交易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更要加强民间信用管理机构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打造全社会的信用文化。
4.2 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监管部门通过采用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商业银行的工作进行检论文导读:
查,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其防范风险,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监管工作的整体水平。
此外,中国银监会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主体,要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和地域职能范围,改变过去监管工作各部门或各地之间不协调的被动局面,逐步形成完善、有效、规范化的监管新格局,进一步完备与商业银行监管相适应的各类经济法规,力求使商业银行的监管法律体系完整配套、协调灵活、操作性强。
4.3 充分发挥机构的服务作用
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起像标准普尔、穆迪这样具有权威性的信用评级公司。同时进一步规范审计事务所等机构的服务,相关部门对其违规行为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严格制裁,提高机构执业报告的可信度。
4.4 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权份额,引导具有现代银行管理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构建有效的长期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推行和改革风险经理制。近几年,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在推行风险经理制,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经理制与国外同业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将职能风险经理从客户经理、业务风险经理中分离出来,培养自己的职能风险专家。
(3)量化信用风险,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由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展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数据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在借鉴国际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

5 结束语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大小关系到银行的存亡,而银行的存亡又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能否合理、有效的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将影响到整个国际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一个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特殊企业,要发展各项业务,必须首先运用信用文化构筑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基础。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大举进军, 国内银行间的竞争本来就已十分激烈,外资银行的加入势必会令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大挑战。外资银行无论是在风险防范还是风险管理上,都是国内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所以国内商业银行如果不提高信用风险防范及管理能力,就很难形成与之长期竞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