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半卧位排便护理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286 浏览:17401
论文导读:
【摘要】 目的:探讨半卧位排便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采取安全、有效的排便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AMI早期患者,给予采用半卧位方式排便,并对排便过程的主观感受和心电图变化等进行监测。结果:统计结果显示采用半卧位方式排便,血压及心肌耗氧量不同阶段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率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无不适感。结论:采取半卧位排便对心血管系统没有明显不良影响,患者也易于接受,临床护理上采用半卧位排便体位是可行的。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排便; 半卧位;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严重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症,其早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常因排便用力过度造成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护理中,为减少AMI患者排便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我国采用的早期活动五级法强调发病早期(1~3 d)必须绝对卧床休息,排便时也尽量采用平卧位排便。但这种排便方式较难协调用力,许多患者不易接受。李冰等研究表明平卧位排便对心脏功能的负性影响较大,半卧位排便更接近习惯排便体位,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能更小。由于目前尚无最佳排便体位的定论,本研究通过对AMI早期患者采用半卧位排便的临床护理,了解患者排便过程中主观感受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认为半卧位排便方式较平卧位排便更具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入住笔者所在科,符合纳入标准的AMI患者90例,其中男67例,女23例,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为(57.32±9.35)岁,给予采用半卧位方式排便。纳入标准:(1)符合世卫组织(WHO)AMI诊断标准;(2)患者无严重脑血管疾病,且意识清楚,有能力控制排便;(3)无结肠、直肠等器质性病变以及腹部手术史;(4)患者在患病1~5 d内未采取促进排便的干预措施,而有过自主排便的活动;(5)患者出于自愿并同意本研究。

1.2 实验方法

1.2.1 排便基本情况 对参与本研究的患者,询问并记录其日常排便习惯、排便史等资料,指导其有便意时及早通知护士,以便与护士配合做好排便的准备。排便采取半卧位方式,在排便前以幕帘遮挡病床,再将床头摇高至45°左右,然后托起其臀部并在下面放入便盆,并嘱患者排便时的注意事项。结束排便后,询问并记录患者排便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如排便时是否吃力及有否胸闷、腹痛等不适症状。还要记录患者排便时间及对排便体位的习惯性和适应性等情况。
1.2.2 心血管系统观察 对可能排便的患者,采用五导联心电监护仪(美国GE公司生产)和EGG-6511型单道心电图机(上海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进行动态心电监护及实时监测。在患者有排便要求时记录排便前后心电图变化,测量心率、血压等指标。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停止排便并做好记录:(1)患者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眩晕等症状;(2)严重心率失常,如心率超过110次/min或心率增高比例超过25%;(3)活动后收缩压下降超过10 mm Hg;(4)心电图ST段缺血性下移超过1 mm或者上抬超过2 mm。
1.3 观察指标 参照李冰等8个时段的划分方法,并统计了其中比较典型的3个时段的心率、血压和心肌耗氧量测量值:平静状态(患者平静休息20 min后的测量值,作为观察比较的基础值)、便中期(第一次屏气开始至排便结束前这段时间)、便后期(恢复便前体位30 min后)。血压为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肌耗氧量(D-P)取心率(HR,次/min)与收缩压(SBP,mm Hg)的乘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条件要求的进行t检验,不符合的进行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半卧位排便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变化 统计符合标准并成功采用半卧位排便的病例,排便前后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变化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排便前后SBP、DBP和D-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半卧位排论文导读:梗塞病人不同体位排便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南方护理杂志,1995,2(2):4-

5.(收稿日期:2012-11-15)(本文编辑:李静)上一页12

便时间、主诉不适、便秘等情况 采用半卧位排便护理的首次排便平均持续时间为(13.03±6.58)min;主诉不适4例,占样本总数的4.44%;便秘7例,占样本总数的7.78%;其他符合终止排便条件的3例,占样本总数的3.33%。主诉不适、便秘和符合终止排便标准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大部分患者无不适感,能够接受半卧位排便护理。
3 讨论
3.1 AMI早期患者排便体位的探讨 从文献报道来看,AMI早期患者采用的排便体位有平卧位、半卧位和床旁坐位三种方式。陈凌、邢攸红等[3]报道床旁坐位排便较平卧位排便优越,主要表现在排便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以及便中平均动脉压、心肌需氧量指标更优。半卧位排便方式与平卧位的比较方面,杨文[4]、李冰等研究发现半卧位与平卧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杨文等观察到半卧位排便时间更短,为(17.3±3.6 vs 21.6±4.4)min,李冰等报道半卧位排便时间更长,为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15.46±8.00 vs 13.60±7.76)min。本研究的半卧位排便时间(13.03±6.58)min,这些差别可能与各地区饮食习惯、气候条件、护理方式等差异有关。杨文等观察地点在沈阳,李冰等则在北京。
3.2 AMI早期半卧位排便前后心血管系统变化讨论 本研究表明半卧位排便前后血压、心肌耗氧量指标有显著变化且有统计学意义,杨文[4]、李冰等观察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杨文的观察“排便前”、“排便后”未明确起讫时间点,李冰等选取8个时段进行比较,这些与本研究选择泾渭分明的3个时段也是有差别的。从国内外研究看无论正常人还是AMI患者排便过程反复屏气类似瓦萨瓦动作,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因此,需要加强对AMI早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保证AMI患者排便安全和降低排便风险。
参考文献
李冰,王建荣.排便体位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自律性及心肌缺血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10):3-4.
陈凌,申铁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床边排便活动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0):1-2.
[3]邢攸红,杨玉.不同排便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33-34.
[4]杨文,刘阳.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同体位排便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J].南方护理杂志,1995,2(2):4-5.
(收稿日期:2012-11-15)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