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辅助如何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30 浏览:133934
论文导读: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了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按照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和实际需求来综合编排。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和个性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奏起,大屏幕上呈现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等待着一出好戏开演。这是《京剧基础赏析》教学时的导课部分。短短的几分钟,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
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情境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播放的作品或对某一作品讲解分析时,要选择与作品内容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这画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场面,也可以是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例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时,让学生们一边聆听教师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欣赏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丽风光,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之后又再一次欣赏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感受到如同音乐厅一样的现场效果。
2情境凸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要准备图片、大歌纸,在黑板上写大量的板书等,既浪费时间又乏味。运用多媒体教学,任何乐谱、图片、实物都可以放大到大屏幕上展示。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使各种乐谱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凸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乐曲旋律的体悟、理解。而将二胡、小提琴等放大投映出来,则可以使对乐器的介绍更形象、准确。
音乐教学不同于绘画教学,可以借用色彩、线条来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学生对音乐的接受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运用多媒体把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把虚幻音乐变得直观化。如在向学生讲述调式音级与键盘各音的关系时,可制作一张标有音名的键盘图。点击鼠标,出现C大调的唱名;又点击,C大调消失,出现G大调在键盘上的位置;之后又出现F大调、D大调、A大调等调的音级在键盘中相应的位置。这样,使得学生对这较为难懂的调式一目了然,从而使教学难点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
教学一些民族风味浓郁的地方民歌,要使学生当堂就能有感情地唱出难度很大。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民歌的风格。
接受美学和音乐新课标均认为,音美学科综合其它相关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音乐所要表现的情绪及意境。
3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的体会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景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意境、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基础之上的。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下述几个方面是要特别注意的。

3.1 要注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

意外表,更要注重内涵。
有的教师为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上。他们竭力挖掘教材中可论文导读:师为了能让学生耐心地听完全曲,就选取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片断或制作相关内容的动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制成情节MTV播放。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弊大于利。孰不知,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其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把音乐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内容中,这有违艺术欣赏教学的规律,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
用多媒体的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形式,录音、录像、投影,制作的课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这样的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实际效果一般,甚至学生的注意力被无用信息牵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赏的音乐的内涵,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违背了媒体的运用应为音乐教学服务的教学规律,是不可取的。

3.2 不盲目追求形象性,视情况制作情节MTV。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材中,不少音乐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这类作品往往篇幅较长,学生由于欣赏水平、能力的局限,往往听了几分钟后就思想开小差,以致不能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耐心地听完全曲,就选取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片断或制作相关内容的动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制成情节MTV播放。笔者认为,这样的课件弊大于利。孰不知,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其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把音乐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内容中,这有违艺术欣赏教学的规律,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再则,若教学每首乐曲都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不切实际。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涵,想像音乐意境,参与音乐创作。

3.3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但其前提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否则,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要达到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举的例子、要说的话都详尽地制作在课件中。教学时,教师只要动动鼠标,不用写也不用多说,完全让课件代替了教师。在这种缺乏师生交流的教学中,音乐对学生的感染力会大打折扣。因此,不宜制作那种从头放到尾的课件,而应在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师生交流,特别是让学生能现场聆听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因为课堂中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