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转型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学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42 浏览:11803
论文导读:
摘要:个旧市是我国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急需转型。通过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个旧市特征和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个旧市应该选择多元复合转型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个旧市 转型模式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型难题,国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和实践开始的比我国早,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学者在资源型城市经济、产业、劳动力就业、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7]。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深入,许多资源型城市开始面临“矿竭城衰”的危机,于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持续发展和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成为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主题。李文彦对我国煤炭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单一是造成煤炭城市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周长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属性、结构及协调发展做了研究,认为资源型城市呈现出产业结构重型化、国有经济大型化、管理体制二元化、第三产业滞后化等特点;齐建珍和白翎通过对抚顺、阜新两个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认为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经济效益、劳动就业、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转型进行综合发展[3];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城市转型的战略[4,5]、接续产业的选择[6] 以及国外的转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7,8]等,以寻求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模式以及如何实现转型等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的矿产、土地、水等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大量的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个旧、神木、府谷、铜川、白银、玉门、金昌、克拉玛依等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每况愈下,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远远超过了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迫切需要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而又特殊的问题来对待。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资源难以为继,利用率低

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开采导致大量主力矿山关闭,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资源趋于枯竭。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黄晓勇介绍,到目前为止,20世纪中期建设的国有矿山已有2/3进入“老年期”,440座矿山即将闭坑,390座矿城中有50座资源已经衰竭,300万下岗职工、1000万职工家属生活受到影响,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全面凋敝。而且很多大型企业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吃肥丢瘦” 的现象普遍,资源浪费非常严重,有效利用率低。
2.产业结构单

一、经济效益低下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增加值一般占GDP的三分之二以上,而第一、第三产业的比例较低。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业成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产品结构中初中级工业产品占较大份额,产业链短,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因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例如一些矿业城市单一追求矿产量目标、单一抓矿产调出任务以及单一抓矿产采掘业,因而出现了单一的矿业工业结构,其产品的结构表现为以初级矿产品的基础原料为主的粗放型特征。

3.环境恶化

许多资源型城市,因矿而兴,因矿而建,矿上建城,城下采矿,普遍存在着矿区塌陷、矿山废弃物堆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据统计,全国因采矿损毁土地累计达40 万公顷,采空或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坍塌、滑坡、地裂缝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千余处,全国煤矿每年排放的废水高达6 亿吨,废气1700亿立方米[9],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以上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不难看出,资源型城市最重要的难点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一旦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枯竭,作为其依赖资源性产业为主的城市必然萎缩,因此,产业结构转型与调整势在必行。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模式

国内外大量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采用不同的转型模式所得结果截然不同,一种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而另一种是资源枯竭、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经验可以将产业转型模式分为如下四种。
1.产业链延伸模式:是指通过对单一资源型城市原有的主导资源开发产业进行纵向发展,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及产论文导读:
业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把“原料矿业”转化为“成品矿业”,从而带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动区域产业的转型。以山东济宁市为例,其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后向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建设煤化工产业基地。其具体做法就是发挥兖矿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有机整合市内煤炭企业要素资源,围绕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三大产业链,主攻“醇、苯、酸、烯、油、肥”系列产品开发,逐步形成煤化工产业集群。
2. 新型产业植入模式:是指资源型城市选择适合转型区域发展的产业,通过国家的力量,直接在该区域植入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并制定鼓励该产业发展的政策,带动区域其他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以日本九州为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区位优势进行重构,突破固有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替代产业(集成电路(IC)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度化。IC产业的发展使九州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不仅推动了九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了九州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新主导产业的扶持模式:是指通过对城市现有产业基础的考察,从中选取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并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运用区域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从而使其成为主导产业的一种模式。如山东淄博,淄博市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努力培植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等新兴产业。目前已形成化工、建材、纺织、机械地位巩固,新材料、医药、化纤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的产业结构新格局。
4.多元复合模式:是指以上这三种模式的综合运用。一般在转型的初期采用产业链延伸模式,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采掘业转变为加工业,在转型的中后期,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城市逐步演为综合性城市。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实施了一系列的老区整治措施,新兴产业取代了传统的以煤、钢为主导的产业,关闭了大部分矿山和钢铁厂,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转型机构,制定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并且将规划作为法令,要求全区执行,成功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