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浅谈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教学感受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866 浏览:71631
论文导读:DE∥AC交AB边于点D,你能判断△ADE的形状吗?请说明理由。学生完成后,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结论和其中的一个条件互换,得到的结论还正确吗?通过学生的探究,证实是正确的,为此可以给学生总结“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明确这三个中可以“知二得一”。这样的定理和推论,在初中几何中比较多。比如涉及垂径定理的计算,常构造
摘 要:“空间与图形”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要注重几何的建模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对基本图形要进行归纳,引导学生把复杂的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注重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使图形的变换和运动显得直观、形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反思、多提炼。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 教学 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数学教学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感觉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为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上课时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方法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或趣味性问题情境;也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心理,创设矛盾型问题情境或创设疑惑陷阱情境;或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擦去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半,只剩下△ABC,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这个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积极动手尝试,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如何正确地画出来的。又如在进行《梯形中位线》教学时,向学生展示:梯子模型(如图1),并提出问题:“试猜想中间横杠与上下两个横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容易猜想出位置关系是平行的。而对数量关系,则有的猜想是的二分之一,有的认为是-,这就产生了与原有的认知相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注重几何建模过程

波利亚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进行概念、定理、公理等新知的教学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亲身实践,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等探索过程。学生从事探究性活动,将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也将充盈着春天般的生命活力。如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可让学生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取两边的中点,再连结两中点,观察两中点连线与第三边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同桌交流你的发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概念和定理、公理等新知,师板书时,可用彩色粉笔把“关键词”加上着重记号。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定理、公理,可设置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设置练习题时可以省掉关键词,或者从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角度。如学习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圆”,我设置了一个判断题“三点确定一个圆”,部分学生说对,部分学生说错,我见学生有争议,马上放手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对概念、定理、公理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三、将一些基本图形归纳为模型

电脑的运算速度、处理数据的能力非常快,是因为它里面有一个储存器和处理单元CPU。人的大脑也有记忆主块,思维敏捷的学生对几何的基本图形很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对常见基本图形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后,我出示了一个练习题,已知:如图2,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边于点D,你能判断△ADE的形状吗?请说明理由。学生完成后,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把结论和其中的一个条件互换,得到的结论还正确吗?通过学生的探究,证实是正确的,为此可以给学生总结“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明确这三个中可以“知二得一”。这样的定理和推论,在初中几何中比较多。比如涉及垂径定理的计算,常构造直角三角形,在以及圆心角(也可以是圆周角)中,可“知二求三”。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图形论文导读:学会”到“会学”,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各种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一页12
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学生对这些基本图形掌握后,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四、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对例题、作业等进行加工和变式,让学生体会“再创造”的过程。比如改换条件,探究新的结论;从图形的位置关系来考虑,把例题进行变式;或者将一个复杂的问题从最简单的入手,逐渐增加条件,让学生探究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还可以根据几何图形的变换创设问题串。如在学习“垂径定理”的应用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串。①如图3,AB是⊙O的直径,过点O作OM⊥AD于点D,你能找出图中除了OA=OB以外的相等线段吗?BD和O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②如图4,把弦AD向下移动到EF的位置,分别过点A、O、B作E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M、D,则图中除了OA=OB外还有相等的线段吗?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线段AC、BD、O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③如图5,把弦AD向上移动到EF的位置,分别过点A、O、B作E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M、D,则图中除了OA=OB外还有相等到的线段吗?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线段AC、BD、O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创设的问题要瞄准目标、把握关键、难易程度、层层推进,促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问题情境中努力解疑、释疑、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认真审题,在关键条件上标上记号,让学生把已知条件作适当的发散,延伸,探究能发现什么结论,也可从结论思考如何求解,证明,寻求已知和结论间的关系。

五、注重反思提炼

要学好空间与图形,下列几个环节必不可少。一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二是解题思想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三是应用意识的培养,四是辅助线的添法。从现实背景出发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并探索解决途径、验证并应用所得结论后,还需要引导学生探索更多可以应用的实际问题和场景。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不单要让学生学会常规辅助线的添法,还要明白为何要增加这条辅助线,拿来有什么用等等。问题出示后,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再在组上、班上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师点评后,让学生再讨论,可以讨论没明白的地方,或对例题进行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知识点、解题技巧、思想方法,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突破难点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提炼。每节课的课后留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反思提炼。注重反思提炼,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也很有帮助。

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几何课程的“平台”,计算机有效地转变了“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的方式,使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了。特别是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探究最值等利用电脑演示显得直观、形象。如在学习正方形时,
出示了下面一个问题:如图6,边长为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的正方形AEFG,当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时,△DFB的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多少?用电脑演示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观察在旋转过程中△DFB的面积在怎样变化,学生很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才会出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不仅学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不能满足于给学生一桶水,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求水源,让他们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各种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