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更大让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683 浏览:97429
论文导读:时启发了学生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三、充分利用语言情境,渲染课堂教学气氛,陶冶学生情感历史情感情境教学需要教师重视语言魅力,把语言描绘与直观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情境展现时,教师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理解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只有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才会更加鲜明。同时,语言还要做到幽默风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情境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好历史并促进其各方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所谓历史情景教学就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条件,积极创设教学所需要的特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景中,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由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改以来,本人就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探索,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感悟历史,理解历史,体会历史,认识历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加以总结,以求教于行家。

一、精心设计表演情境,更好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境,让学生广泛参与表演,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模拟过去历史片断,渲染课堂气氛,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与此同时,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断开发,并且提高。
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的教学中,南北矛盾的内容比较抽象,本人指导学生创设模拟角境,选出部分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扮演南北方的议员代表,再现正在进行激烈辩论的美国国会会议场景。课前要求同学们查阅资料,研究史料,然后设计角色,编写“剧本”,最后把短剧搬进课堂。两组同学分别就南北矛盾中的焦点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结论,化解难点。学生通过辩论与参与,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表演情境,可以更好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做到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习的,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一定场景下开展的。因此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是发生思维障碍时的润滑剂,是学习思维从简单走向成熟的助长剂。在历史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学生都能懂(即理解),对那些难以让学生理解又不易讲清的知识点,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教学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对突破教学难点有很大帮助。
问题情境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景中,使问题含而不露。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打开层层思维的锁链,获取理想的结果,似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
本人在处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这节内容的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现在我们面前有三种人,第一是北宋的汉人;第二是辽国的契丹人;第三是西夏的党项人。”学生进入情境,教师接着问:“这些人如何看待宋辽、宋夏的关系呢?”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指出:正是他们不同的态度说明了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但战是暂时的,和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这样就把一个模糊的问题明朗化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这样教学难点也被突破了,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充分利用语言情境,渲染课堂教学气氛,陶冶学生情感

历史情感情境教学需要教师重视语言魅力,把语言描绘与直观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在情境展现时,教师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理解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只有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才会更加鲜明。同时,语言还要做到幽默风趣,不是感觉历史的沉重,而是在轻松中掌握了历史问题。
当教师讲述仁人志士献身祖国的英勇事迹,并且充满敬意时,学生也会情动而相随;当教师讲述某些奸凶与敌勾结、出卖民族利益,并且充满仇恨和蔑视时,学生也会对其论文导读:
产生憎恨。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中,当讲到黄海海战时,本人满怀深情地说:“邓世昌毅然下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冲向敌舰,但不幸被敌人施放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250多人壮烈牺牲,我们看到了致远舰全舰官兵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此时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对革命英雄钦佩的真实情感,教师用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已尽在不言中。
课堂上,用语言描绘情境确有其感染性,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而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所在。

四、真实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材料,很好地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参与其情境去探索新事物,提出新观点。
如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的教学中,本人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
通过重现历史情境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随之形成了,教学效果也就提高了。
总之,情景教学是一种可取的历史教学方法。只要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氛围中,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之中领悟道理,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今后,本人将继续对情景教学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历史课充满魅力,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城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