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氧化锰锰氧化物/氢氧化物薄膜电极制备及电容特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55 浏览:49877
论文导读:制备465.2.2基片的处理465.2.3电极制备及其原理46-475.2.4电极基体及电极片电化学性能测试475.3试验结果与讨论47-555.4结论55-56第六章结论与展望56-58参考文献58-64致谢64-65附录65
摘要:超级电容器具有电池所没有的优良特性,充放电快、利用寿命长。本论文以廉价的锰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直接转变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来提升锰的氧化物的电容性能,同时采取多种电化学探讨策略和物理测试手段来探讨并浅析了材料的制备,电容特性和影响因素等不足。本论文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运用液晶模板剂作用于不锈钢表面,电化学策略腐蚀不锈钢基体,得到多孔的不锈钢电极基体,以而有效增加了电极基体的比表面积。电镜图表明:腐蚀后的不锈钢基体表面出现多孔化,孔径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几十纳米,最大接近微米,分布没有显著规律。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锰具有良好的电容特性,充放电时间长。沉积电量在0.4C时,二氧化锰质量比电容达到400F/g,电量在4~5C时,二氧化锰的面积比电容为320×10~(-3)F/cm~2,它的质量比电容仍保持在200F/g。(2)在硫酸锰、硫酸锌及硝酸根离子的混合溶液中,以钛片为电极基体,阴极还原反应沉积锰和锌的氢氧化物,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有选择性的溶解氢氧化锌得到氢氧化锰电极片。扫描电镜图观察到刺球状小颗粒,分布较均匀。用循法伏安法检测了氢氧化锰的电容特性,质量比电容最大可达387F/g,最大的面积比电容可达150mF/cm~2。其循环性能较稳定,在循环1200次后的电容量相对于循环400次时的电容量只减少了5.4%。(3)通过在光滑钛基片上先沉积一层锌镍合金,将基体置于2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有选择性的将锌镍合金中的锌溶解,以而得到多孔的镍钛基体。将其作为电极基体,在其表面沉积一层氢氧化锰,制备出氢氧化锰电极。当电解液中锌离子浓度在0.1mol/L时基体沉积得到的镍基钛基片的表面积达到最大值,以扫描电镜图中可以观察出电极基体表面呈现了具有一定规则的多孔结构,且分布比较均匀,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氢氧化锰电极其电容量可以高达350F/g。关键词:超级电容器论文氧化锰论文氢氧化锰论文电化学沉积法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10
第一章 绪论10-22

1.1 超级电容器的探讨背景及其现实作用10

1.2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及运用10-13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10-11

1.2.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11-13

1.2.3 电化学电容器用途13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介绍13-17

1.3.1 碳电极材料14

1.3.2 导电聚合物14-15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15-17

1.4 氧化锰储能机理和制备策略17-19

1.5 本课题探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19-22

第二章 实验策略与原理22-26

2.1 主要试剂与利用仪器22-23

2.

1.1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22-23

2.

1.2 实验试剂23

2.2 实验的制备策略和测量策略23-26

2.1 实验制备策略23-24

2.2 循环伏安法(CV)24

2.3 恒流充放电24-26

第三章 多孔不锈钢基二氧化锰薄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容特性探讨26-34

3.1 引言26

3.2 实验部分26-27

3.

2.1 制备液晶模板腐蚀液26

3.

2.2 电极的准备26

3.

2.3 测试电极的电化学性能26-27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27-33

3.1 腐蚀液中液晶相光学特点27

3.2 电极形貌特点27-29

3.3 二氧化锰薄膜电极电化学特点29-33

3.4 结论33-34

第四章 刺球状氢氧化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容特性探讨34-46

4.1 引言34

4.2 实验部分34-35

4.

2.1 电解液溶液的制备34

4.

2.2 基片处理34

4.

2.3 电极制备及其原理34-35

4.

2.4 测试电极的电化学性能35

4.3 结果与讨论35-43

4.4 结论43-46

第五章 多孔镍基氢氧化锰薄膜电极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的探讨46-56

5.1 引言46

5.2 实验部分46-47

5.

2.1 电解液溶液的制备46

5.

2.2 基片的处理46

5.

2.3 电极制备及其原理46-47

5.

2.4 电极基体及电极片电化学性能测试47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47-55

5.4 结论55-56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6-58
参考文献58-64
致谢64-65
附录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