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数学课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展案例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19 浏览:123068
论文导读:康地发展。案例一(量的计算整理和复习)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都有学过哪几种量?学生讨论,指名口答,教师板书: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和时间师:每种量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你学过哪些常用的计算单位?教师引导,指名回答,回答中当学生讲到米、平方厘米、立方厘米等计算单位时,让学生动手比划,加强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而小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正确展开,有赖于教师积极的引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通过思维,自己发现规律,运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案例一(量的计算整理和复习)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都有学过哪几种量?学生讨论,指名口答,教师板书: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和时间
师:每种量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你学过哪些常用的计算单位?教师引导,指名回答,回答中当学生讲到米、平方厘米、立方厘米等计算单位时,让学生动手比划,加强表示:(1)1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2)1平方厘米的面积大约是多大?(3)1立方厘米的体积大约是多大?(4)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用吨来计算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回忆起了很多的计算单位。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计算单位像刚才这样全搁在一块,会有什么感觉?(零乱、无序、不便于记忆)非常正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他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方法。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量和计量单位进行整理,这一阶段突出了组内的同学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使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师:小组代表讲解思路,展示整理结果,总结规律。
学生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得出求△ABC的面积,可以从
两个层次进行思考,一是根据BD=DE=EF=FC,且对应的4个小三角形一样高,所以4个小三角形的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二是从△ABD的面积与△ABC的比较入手,得出△ABC的面积是△ABD的4倍。
[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本质属性,训练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辨能力。因此,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安排4个题目,练习1隐蔽三角形的高,练习2、3给出重复条件,练习4需进行两个三角形的比较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思考解答,进而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图中每一小格为1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组讨论后,交流解题思路。
小组代表发言:
①沿着横的虚线,可把阴影部分分成两个三角形,尽管形状不一样,但底和高分别都是3 厘米和1厘米。
②沿竖的虚线(中间一条),也可把阴影部分分成两个三角形,尽管形状不一样,但底和高分别都是

1.5厘米和2厘米。

③还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3个空白的三角形面积来计算。
[这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发挥了学生的灵活,深刻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
课后反思:上述两个案例得益于:
1、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互相互补,活跃思维。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探讨合作研究的空间,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通过反馈汇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注重知识的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要在整理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去归类整理,将平常所学孤立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使记忆和灵活运用。并通过复习查漏补缺,从而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