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举措提升文化软实力有效举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60 浏览:107619
论文导读:。通过以上方式使得以党员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优中选精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文化作为民族之魂,同时又是每一个民族的智慧之根、力量之源,所以我国五千年积累的优良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优秀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不仅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更成为振兴民族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深刻认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重大意义及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价值体系
1002-2589(2013)04-002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积极进取的文化追求。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7ctime.com
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及其深刻含义

最初,“软实力”的概念是由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固然都很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而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同化力、感召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的能力。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能力。因此,在文化交往全球化环境下高度重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各国、各领域的多边合作中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时间,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人们希望能通过更多的方式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与此同时,我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增强,这无疑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其文化“软实力”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程度。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二、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党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针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以下建议:

(一)纲目并举,有效引导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并给予了具体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文化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整合,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所以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这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行动: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研究创新,努力解决好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使他们真正领悟其中真谛。
二是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在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起到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通过以上方式使得以党员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优中选精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文化作为民族之魂,同时又是每一个民族的智慧之根、力量之源,所以我国五千年积累的优良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儒家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信”、“仁爱”、“民本”、“礼义廉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但是,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创新,古为今用,不断赋予其当下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加其论文导读:安全与稳定从而影响国家形象。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使文化产业同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相联系;不能只考虑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全国文化产业的统一大局;不仅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现阶段发展,还必须全面考虑文化产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全面协调的发展,更好地推进文化创新
发展壮大的砝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多方位传播,提升文化感召力。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例如2012年收视率极高的大型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不但创造了惊人的商业价值,其在文化上带给国人的影响更是它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以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2.多维度实践,增强文化吸引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凭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代表着世界最权威的声音。因此,在西方国家汹涌的文化攻势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积极弘扬我们的灿烂文化,让西方世界看到一个悠久却又先进的中华文明。我们还应立足国情、着眼中国的现状、扎根于中华文化,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3.多元化交流,促进中西文化融合。我们要敢于尝试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共进,例如互办文化年、开办经验交流会、开展学术报告等等。还可以举办“汉语桥”国外来华留学生汉语竞赛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为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出,可以更多地建立一些汉语推广机构;还可以通过国内一流大学的交流生活动或者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来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此同时,孔子学院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世界影响。2007年4月9日,酝酿多时的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此后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国各大城市建成。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现如今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全球品牌和平台。截至2011年7月,全球已建立349所孔子学院,分布在102个国家(地区)。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紧紧依托科学发展观

因为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所以它不仅影响经济领域,也事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危;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既能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也能增加中国文化的传播媒体和传播渠道。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无误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致力于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决不能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从而影响国家形象。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使文化产业同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相联系;不能只考虑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全国文化产业的统一大局;不仅要考虑文化产业的现阶段发展,还必须全面考虑文化产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全面协调的发展,更好地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不断地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拓展了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接近2.47%。“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12年6月,全国文化事业费近五年来保持年均20%的增长。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140亿元,相比2011年131亿元,又有了一次飞跃,稳定在全球市场前十行列。”

(四)用文化来保障我国的大国形象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才谈得上国家尊严,才能有机会展示其影响力、吸引力,才可以拥有国际话语权和主权捍卫能力。而国家形象的好坏,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国家制度、政策倡导、社会环境、国民素质、文化特质和军队战斗力和领导集体的决策及领导力。而中国又是世界公认的大国,所以,为了树立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就要切实做到踏实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要以实事求是、严谨认真、负责到底的态度来制定和推行内外政策;要努力营造和构建法治、公平公正、团结友爱、诚信公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国民素质全员教育和终身教育,逐步让中国各类人群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貌;要弘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求同存异、鼓励创新的文化特质;要训练出勇敢无畏,对党忠诚、团结进取、文武兼修、顽强拼搏、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的强大军队。党的领导集体要切实做好为民着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把论文导读:
握规律、敢于创新,做到。一旦建立起上述这样一种大国所应具备的良好形象,中国文化软实力必然能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振兴民族的不竭动力。
总之,继续更好更快地提源于: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下我国向世界文化强国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我们只有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为改革和发展铺设一条光明大道,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在这条光辉大道上更加有力地前进。
参考文献:
唐晋.大国策——软实力大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06.
刘燕玲.破冰中国发展难题深度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91.
[3]张国祚.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J].红旗文稿,2011,(8).
[4]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94.
[5]葛洪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刍议[J].红旗文稿,2012,(2).
[6]赵宇.国家文化软实力[J].党的文献,2012,(1).
[7]谈毅.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努力建设文化强国[J].南方论刊,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