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突围新闻教育应何处突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77 浏览:18412
论文导读:传播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开展新闻研究、拓展新闻课程和强化新闻实践三个方面。一、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当年普利策捐巨款在哥伦比亚创建新闻学院,他认为新闻记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接受专业训练。美国最初的新闻教育“不仅教书,还要致力于勾勒这一门职业的轮廓,提升新闻的地位使之名正言顺地在大学里拥有一席
摘要:通过借鉴美国的“未来新闻教育计划”,本文试图寻求适合中国新闻教育的改革路径,立足现实,提出中国传媒教育必须重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合理拓展新闻课程体系并强化实践教学制度。
关键词:新闻教育 新闻专业主义 课程拓展 新闻实践
传媒格局的变化让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传媒教育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美国近年推出的“未来新闻教育计划”对我们的新闻教育改革不无启示。2005年,美国卡耐基基金会与奈特基金会合作,并联合美国5所著名大学,推出了一项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新闻教育改革项目——“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旨在培养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全面、正确地把握新闻传播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开展新闻研究、拓展新闻课程和强化新闻实践三个方面。

一、重塑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当年普利策捐巨款在哥伦比亚创建新闻学院,他认为新闻记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接受专业训练。美国最初的新闻教育“不仅教书,还要致力于勾勒这一门职业的轮廓,提升新闻的地位使之名正言顺地在大学里拥有一席之地。”新闻教育工作者除了讲授新闻生产方面的技能课程,还开设了新闻事业史和新闻课程,并通过对第一修正案的解释确立新闻记者的职业身份。可见对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及观念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五四”前后的报人已经把报纸服务公民社会作为报业存在的主要目的。徐宝璜认为“新闻事业,为神圣事业;新闻记者,对于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彼以颠倒是非,博官猎贿,或以致富为目的而办新闻纸者,乃新闻事业之罪人也”。两相观照不难看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倡导和我国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强调在逻辑上是一致的。
然而现在新闻媒体中有不少刚从院校毕业的新人,在对待新闻事件的处理上,不从大局出发,不考虑角度和适度的把握,有的甚至把手中的笔和镜头,作为“个人政治”的“敲门砖”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
“卡耐基-奈特特别工作小组”成立后集中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培养新世纪新闻人才的新闻院校应该是怎样的院校”,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份纲领性文件,名叫《宣言:新闻学教育的蓝图——培养21世纪新闻领袖的专业学院》。《宣言》中要求新闻学院应努力成为职业道德的象征,强调在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职业道德问题尤为重要。“社会责任意识”应当成为未来传媒人才的首要培养目标。新闻学院不仅传授给学生职业技巧,还要传授给学生职业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新闻业对公众和国家的重要性。

二、拓展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

当今大学普遍存在“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学科的界限让不同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学科之间鲜有交流。如此传媒教育怎能应对业界对复合型或专家型新闻人才的需求?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亟待拓展。
美国“未来新闻教育计划”推出了一项名叫“课程拓展”(Curriculum Enrichment)的改革措施:一是打破学科壁垒,邀请其他学科的专家和教授到新闻学院授课,在大学内部建立跨学科的桥梁;二是各新闻学院利用所在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将“通识教育”从空泛的概念落实为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美国新闻教育课程拓展上的尝试既为我国新闻教育提供借鉴,也与我们的改革探索相映成趣。比如,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依托学校在播音主持、小语种教学等方面的优势,跨学院建立“出镜记者”、“国际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班,共同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综合特色的学生。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利用本校艺术类专业的强项,在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渗透艺术类课程,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还有学者提出“大教务”的概念,倡导全国新闻院校整合优势,师资共享,各类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理念,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完善实践教学制度

鲜活的实践经验如何融入新闻教育的过程?学界的观察研究如何与新闻实践更加紧密结合?“未来新闻教育计划”开发出一项名叫“21世纪新闻孵化所”(News 21 Incubators)的新闻实习新项目。该项目由基金会财政支持,参与联办的新闻学院组成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每年夏季举办一期,为期10周。“21世纪新闻孵化所”至少有四点值得借鉴之处:
一是全国联动使该项目具有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联合实习项目,每个新闻学院设一位协调人负责内部协调工作论文导读:
,同时项目组还设有一位全国协调人以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在主流和新兴媒体中开拓渠道,发表那些内容和形式都新颖的、报道主题有全球意义的学生新闻作品。
二是实习课题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具有现实意义。“21世纪新闻孵化所”是一个强调创新和实践的调查性报道项目。每期实习都有一个经过周密策划而选定的、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大主题。各参与院校根据这一大主题分工合作,从不同的侧面和切入点组织调查报道,用吸引年轻受众的方式报道以前很少被报道的、但事关美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件。
三是将课程学习与报道实践结合起来,在夏季新闻实习前的春季学期开设学习相关主题知识的研讨性课程,使学生先打下比较坚实的相关主题的理论基础,然后再投入到报道实战之中。
四是聘请新闻业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负责实习指导工作。在专业新闻人士指导下,这些具有新一代视角和深度的学生采写的新闻作品往往稍加编辑即可提供给主流和新兴的新闻机构刊播。《纽约时报》、《新闻周刊》、CNN、美联社等美国权威媒体都发表过该实习项目的学生作品。
新闻教育是一个全面、连续而深入的系统工程。中国新闻教育不仅需要把更多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引入课堂,还应该建立起让业界精英加盟新闻教育的长效机制。有识之士提出,新闻学界和业界可以联手设计教学进程,制定严谨的教学方案,对新闻实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工作原则、技术方法体系进行精准认定,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规范,对任课教师进行严格选择和考察。以保证将新闻界的最新经验、经典案例引入教材体系建设和整个教学进程,使新闻院系的实务课程既能够得到来自新闻实践前沿的智慧滋养,也不失技术体系的缜密和教育进程的严谨。
呼啸而来的新媒体时代正在深刻改变甚至颠覆着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传统新闻业和传媒教育的价值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传媒教育改革的突围战已如箭在弦。我们对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要准备好改革突围的勇气和决心。
参考文献:
Carey教授提交给20世纪新闻教育峰会的演讲稿《新闻教育错在哪里?》李昕 译.
童兵,林涵.二十世纪新闻学传播学理论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高钢.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三个方向性融合.中国记者,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