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诗词引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59 浏览:17743
论文导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可谓浩如烟海,诗的形式多样,所描绘的历史也颇丰富。“诗歌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词与现实、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杜甫、近代黄遵宪的诗词更是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以以诗证史,故有诗史之称。
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口头形式)记录下来的。正因如此,诗词引入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适当引用诗词歌赋有助于沟通文史的关系。

《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文学艺术作品的充分利用。鼓励和提倡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索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在语文部分明确指出,“在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要求中,强调考生要有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背景及代表作的能力”。在历史部分则指出,“在材料处理能力要求中,就强调考生能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能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能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在历史阐释能力要求中,强调考生能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能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史论结合。在文字表达要求中,则强调要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应该说,文史结合为新的高考形势所要求,也符合新时代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取向。文史紧密结合试题在历年高考卷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文史结合教学总归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当代世界人才培养取向来看,多学科的结合、跨学科教学是大趋势。

二、运用诗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充满兴趣的学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课堂必须重视趣味性。而诗歌是一种精炼、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它总是用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去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诗歌,能够使师生的心灵发生碰撞,达到诱发学生兴趣,启迪心智的目的。
笔者在讲授红军长征经过时作过尝试。在某班用课本上的语言概括,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在另一班则引用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可谓长征的素描,它把长征的艰辛,长征的路线,长征的成就都包含其间了,此诗的引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再如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一开始我先打出了一首诗的投影:“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题在《时局图》上的一首诗。它揭露了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那么,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样掀起瓜分狂潮的呢?”这样,用诗歌和设问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课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自觉性。
诗歌语言精炼,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用到好处、妙处,学生能在愉快、欢笑中接受历史的熏陶。淡化紧张疲劳。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三、运用诗歌教学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我国的诗歌有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它们能活生生地再现具体的历史画面,运用这些诗歌能生动、鲜明地补充教材的基本史实,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讲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给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时,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非常形象地展示出一幅荒寂凄凉,残破不堪的景象。寥寥十个字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许多信息,同时也为我们讲述曹操后来发展经济采取措施等内容作下了铺垫。
又如在讲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一节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时,结合朗诵《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直进。地主重重压迫,论文导读:当掌握的知识点。而这在曾经的上海市的历史高考题中也得以体现:选择题第17题,“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引自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湘赣边界起义D.广州起义在前文所提到的《七律·长征》中,可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
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这首诗情景逼真,简明易懂,娴熟地运用民间口语,概括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军队名称、旗号、起义的时间、原因、过程,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呼之欲出,这些正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而这在曾经的上海市的历史高考题中也得以体现:选择题第17题,“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引自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湘赣边界起义D.广州起义
在前文所提到的《七律·长征》中,可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从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点出发,笔者针对此诗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诗中所说的这次“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②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③“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哪三支队伍?
既然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古典诗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词歌赋有以上种种好处,那么是否就要在历史课上放手引用,多多益善呢?显然不是的。我认为应当有如下三条引用准则:

一、引用准确。在引用前先要加以考证,没有错误才可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二、浅显易懂。引用诗文,当然最好能使听课者比较容易地听懂,如果引文相对比较艰深,也应该深入浅出地加以解释,让学生听得明白,不留疑问。

三、典型突出。在引用诗文时,一定要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贵精而不贵。

四、目的明确。注重从诗词中挖掘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进行美育德育的教育,而不应停留在诗歌的写作特色等分析上,切忌将历史课上成诗词赏析课。
诗歌,中化民族文化发展兴衰的见证,一部中国史,无不在诗人的笔下折射。尽管难以包罗万象,但在历史教学的诗词引用中,可以取其美,以怡情;攫其神,以充实。让诗的律动,诗的神韵发挥于历史教学的过程之中,使我们的历史教学拓展出一片崭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