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评价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之反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51 浏览:16161
论文导读:
摘 要: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已步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更为严重的是,期刊评摘自:毕业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价的结果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一现象在客观上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应当倡导科学的评价理念,改变本末倒置的做法,从政策源头上,制定多元化的分类评价标准;引入“代表作”制度,强化定性评价;逐步取消量化考核指标,以文献计量评价为补充,引导“核心期刊”功能的回归。
关键词:学术评价 期刊评价 功能异化 代表作制度
1003-6938(2013)01-0084-03
对于中国的学术共同体而言,当下的学术评价机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所谓学术评价,简单说,是指针对学者、学术成果以及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的测评、判断与鉴别,是衡量一个学者、一项科研成果、一所学术机构学术水平的主要尺度。①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期刊评价,②是指针对期刊影响力和办刊水平所做的量化评价,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手段。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在导向、指引学术发展等方面存在某些共通性,但两者在目标、功能、评价手段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质的差异,并不能完全混同。当下的问题在于,学术评价中已步入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更为严重的是,期刊评价的结果被异化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这一现象在近年来愈演愈烈,客观上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倡导学术评价导向的理性回归,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任务。
1 学术评价的应然功能及其导向偏差

1.1 学术评价的应然功能与目标

学术研究是借助于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创新,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是探索、发现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一项优秀的学术成果,必然会在引领思想、揭示科学本质、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所贡献。而学术评价的实质,则是对学术成果的贡献进行综合评定。公正、合理、规范的学术评价体制,在调动学术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创新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学术研究者,无论何时,参与并接受学术评价都是必要的,合理的评价机制本身就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应然的角度,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应当包含以下要件:
其一,评价主体。由于学术成果生产过程的高度专业性,评价主体必然应当由专业人员(或机构)来充任。因此,对一项学术成果的评价,应当由同一领域具有权威地位或较高学术造诣的同行专家(或机构),以中立、客观的立场进行评价。否则,外行评价内行,或低水平学者评价超出其认知范围的高水平成果,或评价过程中渗入门派之争等主观因素,将导致评价结论出现偏差。
其二,评价方法和内容。学术评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内容的评价,即基于学术研究对象、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等要素,对学术成果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贡献进行的定性评价。另一种是基于形式的评价方法,即游离于学术研究之外,客观描述学术成果的外在特征和学术成果之间的形式联系,如通过对成果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的量化分析进行的计量评价。这两种方法显然有主次之分,基于内容的评价是一种最符合逻辑的评价,而形式化评价本质上是基于内容分析的评价方法的一种工具和补充方法。
其三,评价程序。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由于不具备自然科学领域可供操作的评价标准(如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带来的技术革新结果等),评价结论难免会或多或少受到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价结论的客观性,需要依靠严格的评价程序、科学的评价方法。比如,建立评审机构或专家库;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同行专家定性评审辅以文献计量评价等。

1.2 学术评价中“量化考核”的泛滥及其危害

学术评价应当是一个针对学术成果水平及贡献的严谨、专业的评判过程。问题在于,在一个盛行“数目字管理”(或曰“量化管理”)的时代,本应严谨规范的学术评价被简单地数字化、形式化、条块化切割了。 “学术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化或等同于“学术量化考核”——以学术成果数量和所谓“级别”等指标代替了对成果内容的专业化智识评判过程,本末倒置,以形式评价取代了内容评价,以数量要求取代了质量要求。如关于高校学术成果“量化评价”的论文导读:
表征,举其要者如下:
其一,在职称评审领域,国内高校普遍规定,评审教授、副教授及至讲师,必须“在规定年限内、在规定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方可具有推荐评审的资格。达不到数量要求,即使成果再优秀也很难脱颖而出。而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虽然有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的机制(如选出代表作送同行专家审、学科组评审会议讨论等),但往往流于形式,更多的是以所谓的“期刊级别”来代替对内容的实质审查。
其二,在科研管理领域,对教学科研人员同样规定有量化考核指标。其中,对所谓高级别期刊论文进行重奖(这里暗含的逻辑是: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必然是高水平论文,下文将进行深入探析),而对完不成任务的,扣发科研津贴、丧失各种评奖评优乃至晋升职务机会。
其三,在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很多高校规定了研究生在学制期限内,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其中不乏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要求。完不成任务的,轻则推迟毕业,重则丧失学位。这一规定实际上仍然是重数量和“级别”而忽略对论文质量的实质评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种与学术成果产出者自身利益紧密挂钩的量化机制导向下,论文数量逐年攀升,学术研究在表象上显现出一派繁荣。然而,这种“学术大跃进”并没有带来学术研究总体水平的提升。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是,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排名世界第4位,但作为衡量论文核心影响力的索引率排名一直在120位之外。换言之,量化考核促生了大量的学术垃圾。源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此外,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大都遵循“三审制”原则,即责任编辑初审,学科专家二审,主编(或主编主持下的定稿会议)终审。其中,专家审稿是核心,稿件是否可以刊用主要取决于学科专家的审稿意见。从这一角度看,期刊的审稿用稿程序,是一个实质性的专业化评判过程,与学术评价的要求是一致的。
然而,由于期刊平台、投稿方向的多元性,加之一些非核心期刊在用稿方向、栏目设置等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以单篇论文而言,不同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学术质量上应当是各有千秋,虽然以计量评价的标准来判断,核心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要高于非核心期刊,但从定性评价的标准来判断,不见得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就一定是高水平的成果,而非核心期刊就一定没有高水平的成果。简单以“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作为判断论文质量的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

2.3 “核心期刊”功能的误用和夸大[5]

核心期刊,一个原本对于学术评价只具辅助价值的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在短短的十数年时间中,与学术量化考核机制互为因果、“协同进化”,以无可阻挡的发展势头,迅速成为中国学术评价的引领者和指挥棒。经过十数年发展,已然演化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利器,大学教师争取晋升、争夺科研资助和奖励津贴的手段,研究生能否戴上学位帽的紧箍咒,衡量期刊主编办刊业绩的标准,编辑部孜孜以求的办刊目标,在中国学术评价领域,自觉不自觉地担当起“指挥棒”的角色,可谓学界奇观、天下一绝。
按照现有评价机制,一篇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如果发表在“低级别”的期刊上,则其学术贡献很难通过评价得到认可;而一篇低水平的成果,如果发表在“高级别”的核心期刊上,则顺水顺风,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怪象。陈景润先生曾在10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而其最重要的论文只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中国科学》英文版上。按照目前的评价标准,大数学家可能连讲师都当不上。幸哉,陈景润先生,如果生在21世纪的今天,一颗巨星恐怕过早地被评价机制所“逆向淘汰”了!
面对此景,我们有理由发问:“核心期刊”的功能何以被张冠李戴?是谁误读了它?个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由“量化评价”而产生了对学术成果数量和级别界定的要求,核心期刊的出现在客观上恰好迎合了这种需求,而其实际功能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误读;误读和误用的结果,则是学术评价机制的异化。这一逻辑演变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学术评价”=“学术量化考核”=“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期刊评价”
问题是,我们已经明了,学术评价并不必然等同于期刊评价。那么,是谁异化了“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的本来面目?

一、毫无疑问,在当前学术权力行政化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职称评定及论文导读:

科研管理机构对核心期刊的误用是导致学术评价异化的滥觞。在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导向往往引领高校学术评价的导向;职称评定部门历来是大学教师学术水平、学术地位的最重要的评判者之一,职称评定过程中设定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核心”量化条件具有不言而喻的引导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往往以核心期刊作为衡量教学科研人员任务量的“规定动作”,对研究生亦有相应的要求;不仅如此,核心期刊还被运用于科研评奖、项目评审、津贴分配等诸多领域。将核心期刊用做职称评审和科研管理的工具,对于远离学术研究而又不得不面对五花八门专业水平鉴别的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来说,不必具备某一专业造诣和专业知识,仅凭发文刊物是否“核心期刊”,辅之以数量多寡即可完成对一个人学术水平的判定,简单、便利且极具操作性。然而,这种简单以期刊评价结果作为学术评价依据的做法,最终引致了严重的学术浮夸,恶化了学术生态。
第二,就期刊评价机构自身而言,他们对核心期刊的功能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一再宣称或倡导核心期刊价值功能的回归;但同时,评价机构在各种利益动机的驱使下,或是有意无意地渲染、张扬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或是顺水推舟,迎合管理部门的盲目热衷,夸大自己产品的重要性,对于学术评价的异化同样“功不可没”。
第三,伴随核心期刊功能的扩张,期刊界原本“万马齐奔”的局面随即被分割成ABC级、三六九等。一方面,许多优秀稿件积压在“核心期刊”编辑部,造成知识资源的极大浪费,衍生出不公平竞争和学术腐败现象;另一方面,非“核心期刊”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状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竞争优势,编辑部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以进入“核心期刊”作为办刊的终极目标。无论是主动奉迎还是被动接受,期刊界这种奉“核心期刊”为圭臬的做法,违背了办刊规律,客观上加剧了学术生态的恶化。
3 学术评价的导向回归及其机制重建
无论怎样地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我们都已经深深地“嵌入”这一机制之中,无可规避。前文已述及,以重数量、轻质量为主要特点的“学术量化考核”的盛行,“核心期刊”的误用及其功能的过分夸大,以及由此衍生的学术评价的异化不仅导致学术泡沫泛滥、学术成果缺乏创新,而且引致了更深层次的学术理念沦丧、学术精神堕落。对此,一些有识之士很早就提出了批评,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其中不乏有真知灼见。遗憾的是,识者的理性之声往往被强大的体制流弊所淹没。
本文一再借用生态学上的术语,以“学术生态”指代学术研究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意在说明:在自然界中,维护生态平衡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同理,学术生态系统同样亦应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如何恢复学术原生态?针对前文的分析,笔者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3.1 倡导符合学术规律的评价原则

作为“学术生态系统”中的规则制定者,教育主管部门、大学职称评定机构、科研管理部门等应当倡导科学的评价理念,改变本末倒置的做法,改革简单量化考核的政策,引导学术评价导向的理性回归。具体而言,在制定学术评价的规则时,应当遵循:科学分类评价;学术行业自治;定性评价为主、计量评价为辅;强化质量、淡化数量; 客观公正评价等原则。摘自:学年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