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文学批评90年代以来冯雪峰文学批评综述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92 浏览:12407
论文导读:三四十年代,冯雪峰是左翼文坛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者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党的文艺领导人,长期从事党的文化战线和宣传工作,致力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建设,成为有胆有识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冯雪峰的文学
摘 要:90年代以来的冯雪峰文艺批评研究多从冯雪峰文艺批评的文本理论观点、文艺批评实践及文艺理论思想、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释,采用了多种研究视角和方法,纠正在以往研究中根深蒂固的偏差,在水平上实现了拓宽和深化,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隐藏着关注度不够、研究范围狭窄、对其理论的矛盾性及局限性原因的分析出现概念化、雷同化的弊病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综述
1005-5312(2013)02-0007-02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冯雪峰是左翼文坛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者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党的文艺领导人,长期从事党的文化战线和宣传工作,致力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建设,成为有胆有识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冯雪峰的文学理论批评活动与整个中国现代革命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紧密相连,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均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冯雪峰文学批评的研究也一直未中断过。30年代到50年代中期,他的文学批评是在与各方的论战中体现的,也是冯雪峰理论创作的黄金时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党的政治的高压下和文艺反右的推动下,冯雪峰研究是在众矢之的中进行批判的;新时期到80年代末,刚经历的创伤,文艺界在开掘伤口,反思伤痛之时,对阶级论、工具论文艺思潮普遍持一种贬低观点,因此对他的文艺理论是贬多褒少,但也有一些创获。90年代以来,关于冯雪峰文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新角度、新方法、新观点。因此,对这些新的研究做出相应的概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笔者将以研究角度为经,以时间为纬,勾勒90年代以来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的运行轨迹,梳理研究成果,以期有所创获。

一、90年代以来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回顾

90年代整个的文艺批评处于相对低潮期,对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也有此种趋向,主要是以文化批评来关照批评理论的。这种批评所关注的与其说是文学的审美品性,不如说是文学中的非文学因素,譬如文学作品的文化性质,它如何被生产、被接受的过程,它如何体现了大众的消费,如何进入市场化的进程,它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理念,等等。90年代的冯雪峰文艺批评研究也带有文化批评的印迹,众学者多从冯雪峰文艺批评的文本理论观点、文艺批评实践及文艺理论思想、批评方法等各方面来对他的理论进行阐释。

(一)文本理论观点阐释

对冯雪峰文学理论的文本理论观点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对现实主义理论以及和冯雪峰理论创作的阶段性成果等理论的总体述说来进行研究的。

1、关于现实主义观点的研究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在20中国世纪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冯雪峰作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的重要阐释者,先后写了《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轮廓》、《目前中国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系统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历史脉络,形成了完整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影响深远。因此,他对现实主义的叙说和建构必然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探寻。学者对现实主义文艺观点的研究多是在比较视野关照下进行的,普遍认为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是比较清醒稳健但仍难摆脱“左”的牵制。马驰的《卢卡奇、胡风、冯雪峰现实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通过将卢卡奇与胡风和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分别进行比较,特别是冯雪峰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中与作家、艺术家主体意识有关的部分抽取出来与其他现实主义理论做了一番比较。认为冯雪峰围绕现实主义与“主观论”问题讨论中所提出“人民力”“主观力”远比胡风冷静、清醒,一方面否定创作中主体精神的客观作用,另一方面又是对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的补充。盛夏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三驾马车:周扬胡风冯雪峰论》以三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来论述他们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认为冯雪峰包含着艺术倾向的政治化的现实主义是很难有人企及的,但仍有时代的印迹。董剑的《阳翰笙、冯雪峰比较论》及贾冀川、胡润森的《论四个左翼文学批评家》和盛夏的论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蔡朝辉的《论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主要从“真实论”、“典型观”来系统论述与评价了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对其中的合理成分予以赞扬但对他的政治偏结进行了指摘。
主体论文学观作为现实主义理论观点的一个分支,也为众多研究者所青睐,其中以李丕显的《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学观》和《主体性文学论的先声:冯雪峰的典型创作论及其深层底蕴》为代表,前一篇以蕴含着新的主体性实践论的文学观从文学和政治的外部关系阐释创作中的主客观因素,探究文学的民族形式。后一篇以“典型的个性”论,主张典型化和个性化同时进行,倡导多种多样的典型形象预示着新型的文学理念—主体性文学理论的先声。这些都表明冯雪峰现实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品格和时代特色的功利性色彩。
2、理论创作的阶论文导读:理论思想、批评方法的研究对文艺理论思想的研究丰富多彩,既有外来文艺思潮的借鉴、形成、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整体文艺思想的述评。如柳传雄的《论冯雪峰与托洛斯基“同路人”文艺观之关联》系统阐释了冯雪峰对托洛斯基文艺观的借鉴;李江在《冯雪峰文艺思想的形成及特点》一文中从冯雪峰的生平经历及个人的社会理想解说
段性成果的研究
冯雪峰文学理论批评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以往许多研究者都很注重他左联时期的批评实绩,然而他的理论批评相对成熟应当说是在40年代。代表冯雪峰理论建树的著作大多写于40年代还有小部分写于50年代初。如《论典型的创造》(1940)、《关于形象》(1940)、《论艺术力及其他》(1945)、《论革命的文艺运动》(1946)、《题外的话》(1946)以及《创作感想》(1951)、《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1952)。90年代以来源于:论文网www.7ctime.com
研究者对批评理论分期以二三十年代和四五十年代为主,也有总体关照的,但并未出现系统的研究成果,只是在理论研究的方法及角度上稍有变化。1990年王建中在《有胆有识 独辟蹊径—冯雪峰二三十年代的理论批评》一文中从冯雪峰的文艺理论批评活动与整个30年代的阶级矛盾、社会需求及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文学演进史探讨、评价冯雪峰二三十年代的理论成果。认为冯雪峰1931年为“左联”执委会所起草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是为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而作的具有实践性品格的理论的理论体系,“表现出一种科学性和务实精神”,符合了当时社会的消费需求。蔡朝辉在《探索中的卓识与局限—冯雪峰三四十年代文艺批评理论概观》一文中分别从冯雪峰对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的嬗变、对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理性言说的阶段性发展进行论述并总体评价了其理论的局限性,同时也分析了限的原因是由于冯雪峰处于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幼稚和成长期,缺少理论借鉴的渊源,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文艺创作方法与哲学思维的方法的区别,同时也与冯雪峰作为党的文艺领导人注意引导文坛为政治服务的这一因素息息相关。吴隐林在《冯雪峰文艺批评简论》中从宏观上对他的整个文艺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总体关照,白崇义在《冯雪峰与文艺批评》中也采用了此种方式的言说。

(二)文艺批评实践研究

冯雪峰作为文艺批评家,除创作批评理论的文章,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理论观点来批评当时的一些作家的作品,研究者认为他的批评实践主要特点有:文艺批评偏重作品政治思想和作品与现实关系的分析。蔡朝辉在《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评实践》一文中以冯雪峰评欧阳山的《高干大》、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马加的《江山村十日》来说明冯雪峰在批评实践中有的是本质、阶级、倾向、主题和政治意义的分析与评判而缺少对作品应有的艺术方面的赏析与评价,并认为在鲁迅、柳青等人的作品评价过程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以评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作为农村社会研究资料,有源于:论文摘要怎么写www.7ctime.com
着大的社会意义,请读者们不要忽视此点”和马加的《江山村十日》“最能够纵横地写出农村的历史面貌和阶级关系,能够深入地写出农民的生活意识和性格”来说明冯雪峰文艺批评重视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此类研究成果还有木子的《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从她的丁玲论谈起》、丁子钰的《浅谈鲁迅小说“取法”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从冯雪峰的一个观点说起》等等。此时期比较有特色的关于冯雪峰文学批评实践研究的是刘绍武的《“革命”中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评冯雪峰论“知识分子”的两篇文章》以写于1928年的《革命与知识阶级》和写于1948年的《悼朱自清先生》为例来阐述冯雪峰对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革命”时期所应有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的深刻认识。可谓触到了当时主流话语的敏感神经。

(三)文艺理论思想、批评方法的研究

对文艺理论思想的研究丰富多彩,既有外来文艺思潮的借鉴、形成、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整体文艺思想的述评。如柳传雄的《论冯雪峰与托洛斯基“同路人”文艺观之关联》系统阐释了冯雪峰对托洛斯基文艺观的借鉴;李江在《冯雪峰文艺思想的形成及特点》一文中从冯雪峰的生平经历及个人的社会理想解说其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具有的现实性品格和理性精神。黄立平、丘山的《冯雪峰文艺思想述评》、庄锡华的《雪峰文艺思想论》和朱丕智的《论冯雪峰的文艺批评思想》,前两篇都以理论发展的线索来论述思想的发展状况的,而朱丕智则以文艺批评思想与文艺观来考察冯雪峰的文艺批评原则的。
批评方法多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批评方法或其中的一个小点来进行阐发。如张清明从“艺术力”概念看冯雪峰文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从“艺术力”概念看冯雪峰文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兼论胡风的影响》),蔡清富从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来论述冯雪峰的文艺批评,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去分析文学现象,探研艺术的特殊规律来指摘冯雪峰带有庸俗社会学的批评方法。温儒敏站在马克思文艺批评的立场来评判冯雪峰在《历史选择中的卓识与困扰》比较客观的、有深度的评价了冯雪峰的文艺理论并指论文导读:学研究丛刊.2004(04).蔡朝辉.探索中的卓识与局限——冯雪峰三四十年代文艺批评理论概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黄立平,丘山.冯雪峰文艺思想述评.广西社会科学.2000(01).李丕显.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学观.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上一页123
出冯雪峰在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过程中出现的理论方法上的局限。

二、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的不足及在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0年代以来,关于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一直在谋求出新与深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采用了多种研究视角和方法,纠正在以往研究中根深蒂固的偏差,在水平上实现了拓宽和深化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隐藏着诸多问题。
首先,对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的关注度不够,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著作。周扬、胡风、冯雪峰并称现实主义理论的“三驾马车”,但在研究中却出现“三驾马车”未并驾齐驱的现象,对周扬和胡风的研究远远多于对冯雪峰的研究,而且少有专门的、系统性的论述冯雪峰文学批评的专著。研究者应将关注焦点多投入到对冯雪峰文学批评的研究中来,形成系统的研究著作,以弥补这一不足。
其次,研究范围狭窄。多将关注点放在冯雪峰比较重要的文学理论观点及其文学思想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上。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想论等。对其“中国文学现代化”、《讲话》的承继关系及其他的其他理论观点未作大量深入的研究,只是略有提及。所以此后在研究范围上应多注意细节问题,在主要理论之外,对一些小的文艺观点进行阐述,以补充对冯雪峰文艺批评研究资料。
再次,对其理论的矛盾性及局限性原因的分析出现概念化、雷同化的弊病。原因多归因于中国的时代政治环境及冯雪峰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偏颇上和自身的社会地位上,未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本身的政治功利性、工具性、文学实践的单一行进行反思。最多将冯雪峰的文学批评局限认识到早期传播马克思理论的不全面与不成熟上。我们今后不但对冯雪峰的研究上要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的缺陷,对其他的文学研究中也应该如此,毕竟没有一个理论或观点是完美无缺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应当重新认识和评价马克思理论,不应将其完美化、神化。
最后,还应以文本研究为主。不能断章取义,将个别话语照抄出来来批判冯雪峰文学批评的弊病,应以历史的的眼光评价和审视他的文艺理论,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去认识、去发现。
参考文献:
蔡朝辉.政治的偏执与艺术的探求——冯雪峰的文艺与政治观及其批评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蔡朝辉.论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3]李江.冯雪峰文艺思想的形成及特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陈发明.论冯雪峰的文学批评实践及当下意义[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5]支克坚.冯雪峰、胡风与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派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04).
[6]支克坚.冯雪峰文艺理论的背景和内在矛盾[J].甘肃社会科学.2003(06).
[7]邹华.冯雪峰文艺思想的历史启示——兼论现实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两种形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04).
[8]蔡朝辉.探索中的卓识与局限——冯雪峰三四十年代文艺批评理论概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9]黄立平,丘山.冯雪峰文艺思想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00(01).
[10]李丕显.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学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