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乡土乡土景观设计与低碳思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02 浏览:15561
论文导读:碳汇。在乡土景观设计中降低了景观营造中的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效率;增强了碳汇功能,改善了环境质量。乡12下一页
摘要: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大潮下,乡土景观的独特优势渐渐显现出来,其独特性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低碳的理念的最好的例证。
关键词:乡土景观低碳经济生态环境

近年来世界工业经济的横向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低碳潮,低碳思维也波及到景观设计。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一些鉴于生态而提出的经济理论都是把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协调起来,通过防治污染、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低碳背景下,景观设计也顺应时代潮流提出自己的设计概念:低碳景观设计。在全球气温异常、灾难性气候频现,石化能源日渐匮乏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低碳经济、乡土景观而提出的一种景观建设的新思维,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种手段。
乡土景观即本土、地域的景观。乡土景观设计根据当地的地质(土壤)、地形、植被、水系水利、气候、地理等诸因素,充分考虑农林渔业等的生产条件,以及民俗、宗教、纪念活动、历史、文化等生活条件,并由上述诸因素综合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社会的“农村”。当时的管理者和“设计者”就是农民。乡土景观设计也就是“百姓的设计”。称之为百姓的农民精通和理解土地、自然、灾害、作物生产、地域社会与文化等,是一个具有多种能力的群体。他们是“与生物、自然的共生”、“与资源等环境的共生”、“城市与农民、居民与农民、现代与传统等的地域共生”具体体现的群体。乡土景观不包含生态的设计理论,但是它确实是最具生态性、最具地域性的、最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等要素景观环境。当前的地域营造过程必须注入循环、共生、参与的因素。乡土景观重心在“乡土”:吾乡,即吾土,就是当地的、本源的,原汁原味的老百姓“设计”的景观环境。从此意义上讲乡土景观设计不是在城市中的景观设计,而是在尚未开发的农村经济空间下,有当地老百姓参与的生态的“环境设计”。包含当地的地域性的经济、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等元素符号的物质要素和在此之上承载的非物质文化要素。
乡土景观毕竟不同于乡土景观设计,乡土景观是指乡村的、原生态的、农民自己创造的怡人的、宜人的景观现象;而乡土景观设计是当地农民或居民与从事景观环境设计的专业设计人员一起结合乡土要素创造一种满足当地人民需要的、生态的、包含地域文化的新型景观设计。
低碳景观设计主要思考景观的生态性方面的居民需要而不意味着思考经管的文化性、地域性、可达性、多样性等的设计原则,但是这些都是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个基础和平台之上来进行的,低碳和生态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都是通过增加碳汇来达到生态、低碳之目的。乡土景观则是综合的考虑景观的多种需求,而且从最低碳的景观设计物质要素出发的,从此意义上讲乡土景观设计是最低碳的景观设计。
市郊以及乡村的城市化进程以乡土景观设计作为主要景观环境设计理论依据为好,城市化进程不能以重复建设作为代价,既要保护原有的生态结构,也要维护当地的原生态的地域文化要素,又要达到节能、节地的目的,更要提倡景观生态性等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了。
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建设不能再以“建设——破坏——重建”浪费型经济模式来发展,新的经济模式已经到来——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之一就是建设低碳景观。低碳景观的建设有两个思路:减排和增汇(即收集和固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温室气体来源主要包括4部分:生产、建筑、交通和森林减少。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这是实现减排的关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海洋、江河和湖泊等水域的沉淀和吸收,还有绿地中的植被、湿地和微生物来吸收和固定,因此增加水域和绿地可以增加碳汇。
在乡土景观设计中降低了景观营造中的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效率;增强了碳汇功能,改善了环境质量。乡论文导读:建造新型窑洞,使用阳光、风能、甲烷等作为主要的能源;还增加了碳汇:植被新增与保护。在西北干旱区,有水的地方就有绿色,有绿色也就会有庄稼,有庄稼就会有村庄,有村庄就有生机,才会有希望。干旱区,景观营造不应该是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在此建造现代化都市景观更应该是乡土的。西部大开发的即将来临,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保护当
土景观设计不仅没有破坏原来的农业结构,而且还加快了地域经济的转变。由乡村经济的粗放型向集约型低碳的经济模式发展,减少了企业、村镇的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简单的讲就是指个人或企业“碳耗用量”)。乡土景观设计中还选择碳友好的材料;施工中控制了碳排放;降低了园林维护的碳成本;还延长了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
乡土景观设计的中,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在此理念下发展的经济就是“低碳经济”,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态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乡土景观设计中,特别是在黄土高原上的乡土景观设计是低能耗的、低污染和低排放:收集地表雨水,建造新型窑洞,使用阳光、风能、甲烷等作为主要的能源;还增加了碳汇:植被新增与保护。在西北干旱区,有水的地方就有绿色,有绿色也就会有庄稼,有庄稼就会有村庄,有村庄就有生机,才会有希望。
干旱区,景观营造不应该是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在此建造现代化都市景观更应该是乡土的。西部大开发的即将来临,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保护当地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而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探寻新的低碳景观营造方式设计——乡土景观设计。以此保持西部的大开发的持续性和长效性,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景观营造原则。
自然界是人与其他生物共生的空间环境,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是多样性的,多样性的环境是稳定、健康的环境。这里包含自然的共生、环境的共生、地域共生。城市中物质自然循环链条是断裂的,必须重新建立大气循环、水循环在内的自然循环构造,形成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的构造。可以进行自行的生态修复的共生、循环的城市环境才是低碳的城市环境。但是城市中的景观设计已经是基于改造的范畴,然而新型的城市环境应该是以乡土为基础的乡土景观环境设计;不单单是设计的低碳那么简单,还应有循环过程的低碳的考虑。乡土的景观设计一定是低碳的、生态的,保护原生态文化的乡土景观设计。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的方向、新趋势,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核心思想是与乡土景观设计理念相协调一致的,也是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设计方向。乡土景观设计就是意味着尊重当地的生态、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经济模式等,“不能把自己以为美的东西强加给当地老百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教授)理念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是基础,乡土景观设计是低碳经济下的景观设计最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乡土景观设计手法》(日)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编著

李树华等 译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北京
2.李树华.共生、循环——低碳经济社会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园林, 2010(6):19-22

3.王贞、万敏.低碳风景园林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2010(6):36-38
4.刘滨谊、王南.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干旱地区新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j].中国园林, 2010(8):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