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语感初中阅读教学中语感形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62 浏览:156041
论文导读:策略1992-7711(2013)04-066-1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也在教改的大潮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语感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新课程标准也将语感教学提高到相当重要的高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形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初中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语感的形成对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语感的涵义,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探讨语感形成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形成;涵义;策略
1992-7711(2013)04-066-1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学也在教改的大潮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语感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而且,新课程标准也将语感教学提高到相当重要的高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形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注重学生语感的形成,将会客观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对体素质的提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那么语感是什么呢?

一、语感涵义

语感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学生面对新的语言材料时,能够迅速在大脑中搜寻出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对语言材料做出准确的识别、达到理解的程度,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
语感属于直接思维,强调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的感知,有利消除分析阅读材料的片面理解,当然这也可能引发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出现。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借助于情感的帮助,因为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使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涵义的过程,因此要尽量使学生不但能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7ctime.com
够感受文字的表面涵义,还要用心体会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感情。

二、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形成策略

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反复循环的过程,而学生的语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能力。一方面,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熟练的语文学习方法为语感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可是反过来说,学生语感形成之后能够更好地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教师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只有以下几方面同时重视起来,学生的语感才能形成。

1.多多积累,提高感受形象语言的能力

首先要积累生活经验。要进行语感教学,一定不能忽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培养,因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就连叶圣陶老先生都说“一定要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感悟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理解得越深刻”,可见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当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文中这样写道:“‘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想母亲的手,感受母亲手的温暖,从而更深切地感受母爱的温柔与贴心,这样就会将春风的温暖与母亲的悉心关爱紧密联系起来,获得更深的理解。
其次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性阅读是初中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形式,因而初中生主要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融会贯通,而如果学生没有这些知识的积累就不能更准确地理解语言的真实含义,也不能灵活地使用语言。所以,要形成语感能力一定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的次数和时间,多读一些优秀的篇章,还要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也可以把自己很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教师也要注意向学生推荐好书,比如当学习《狼》这篇文章时,教师不妨推荐学生阅读《聊斋志异》。
再次要注意积累阅读中的意象。意指的是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文字描述下的事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生动的语言描述能够迅速在学生大脑形成表象,而后意象活动也随之开始。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的语感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与文章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学生由于生活经验较少,难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这会阻碍学生语感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要注意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头脑中的意象不断丰富,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2.加强实践指导,提升学生的鉴赏力

第一,指导学生朗诵阅读材料。大声地、声情并茂地朗诵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教师要在上课时间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大声朗读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朗读方法,通过语调的停顿以及高低变化来感受作品的美妙,学生的语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第二,激发学生联想,提高语感。从一定的角度来说,教师对阅读情境的创建决定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并最终决定学生的语感形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这一点,设法激发学生内论文导读:
心深处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语感能力。比如,当学习《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当学习《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等,学生一旦遇到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就会产生相似的感情,从而提高语感能力。
第三,反复比较作品,形成语感。比较的方法是学生形成语感能力的途径之一,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说“一篇作品只读两边,未必理解得透,一定要多揣摩”,可见,比较阅读在学生语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推敲”的来历,使学生认真体会“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的区别。
除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语感迁移训练,比如可以要求学生仿写课文,也可以鼓励学生及时用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等。其实只要教师肯钻研,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法,而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努力之下,打开语感的大门。
[参考文献]
徐丹.培养语感,激发兴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微探[J].文教资料,2012(19).
李爱珍.浅谈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与迁移[J].时代青年: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