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当代文学以莫言获奖谈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目前状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85 浏览:17097
论文导读: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一个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1.必须熟悉原语;2.必须精通译入语;3.精通一门语言同具备专业知识并不是一回事;4.必须具备“移情”本领,即能够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5.必须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要培养符合上述条件的译者并非易事。翻译界应该向老一辈翻译
内容摘要 莫言获奖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存在译入与译出的严重失衡、译介人才匮乏和文学翻译质量下降等问题。
关键词 莫言 中国当代文学 译介 走出去
作者 华燕,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上海 200093)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1YS127)、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XSZ07)
2012年12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实现了中国本土作家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是当代中国在世界文坛获得承认的象征,更是当代中国文学进入西方主流视野的标志性事件。莫言的获奖也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我们有必要借助莫言获奖来审视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现状,以便找出 “走出去”的最佳途径,向世界准确译介更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跨越语际和文化障碍,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当代文学真正走向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英文版的创刊,到1980年代中国文学出版社的成立以及“熊猫丛书”的策划发行,再到 “大中华文库”项目和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的启动,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设立,世界与中国都见证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每一次不懈的尝试[1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的“熊猫丛书”为当时打开国门的中国提供了文学走向世界的渠道,也为世界了解中国当代文学打开了一个窗口。然而,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进程中,一直都是步履蹒跚。根据中国作家协会的统计,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文学已有1000余部作品被翻译到国外,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一定数量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和海外华文作家用中文创作的文学作品)被陆续翻译到海外,被译介的作家高达230位之多,涉及语种更是达到25种。但是,数十年来,译成英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只有166种[2 ]。在这些作品中,一部分是通过《中国文学》和“熊猫丛书”推广发行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香港译丛”得到译介的,而目前,能在海外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几乎都是通过英美出版机构策划发行,并由外国翻译家进行译介,很少由中国翻译家参与译介和发行。国外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有葛浩文、杜博妮、蓝诗玲(Julia Lovell)、白睿文等,他们积极推广中国文学,甚至曾一度出现了“中国小说翻译界的繁荣景象”[3 ]。
在这些翻译家中,最值得关注的应是被夏志清誉为“中国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的葛浩文,其人译著等身,莫言获奖作品中的《红高粱家庭》、《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英文版的翻译均出自其手。葛浩文除了翻译莫言的作品之外,还翻译了众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如萧红、苏童、杨绛、贾平凹等大概35位中国知名作家的44部文学作品[4 ]。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曾以“接生婆”、“差不多成了一个人(葛浩文)的天下”来评价葛浩文在译坛上的杰出贡献。
中国文学“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每年有近千种译作推向世界,但与对外交流合作及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整体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国际译介方面尚需走很长的路,不会一帆风顺。
第一,文学作品的译入与译出存在严重失衡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译成中文后,在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相对于“引进来”的丰富多样的发展态势,“走出去”则显得极为惨淡,出现了严重失衡的问题。据统计,2004年,中国总共购买了美国出版的3932种书,而同年美国出版机构仅购买了16种中文图书[5 ]。美国在2009年总共翻译出版了348种新书,真正译自中文的文学作品仅有区区的7种[6 ]。2011年《中华读书报》对中国文学在美国图书市场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2008至2010年的三年间,美国出版翻译汉文作品共计29种,这还包括港澳台地区,真正来自中国内地作家的作品也仅有19种,可谓是一少二低三无名:品种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少、销量低,且没有什么名气。亚马逊北美店销售榜2011年1月11日的排名显示,毕宇飞的《青衣》排288502位,《玉米》排在325242位,而莫言获奖的《生死疲劳》也仅排在60万名之外。以小说类三年内新书统计,10万位之后的排名,表明其销售量是非常之低的。余华的《兄弟》(纸皮平装)排在206596位,姜戎的《狼图腾》(硬皮精装)则排在84187位,相对同胞的其他作品而言,已实属非常可观[7 ]。从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当代文学想要在英语世界中占一席之地,尚需作出更大的努力,需要就我们“文化走出去”的策略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第二,译介人才匮乏。中国当代文学要真正“走出去”,就必须跨越翻译这道坎。文学是一门艺术,翻译者水平低下,自然难体现出原作的水准。莫言获奖,翻译家功不可没。翻译家葛浩文所译莫言作品,其精准程度令人信服。国外的汉学家,由于既精通英语又精通汉语,译文非常地道、流畅,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趣味。中国的老一代翻译家,如冯至、萧乾、杨宪益等,也是学贯中西的翻译家,他们深谙中国文化,忠实于原著,不遗余力地传译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译文质量也是非常高的。然而,随着这些翻译大师的相继辞世,国内优秀的翻译人才,尤其是中译外人才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8 ],所以,中译外高端人才的极度短缺,是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估计,能够胜任中译外定稿水平的高级中译外专家在全国也不会超过一两百人[9 ]。这是严峻的事实,并非危言耸听。由于高级翻译人才的数量不能得到保证,从而与之相对应的翻译质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第三,文学翻译质量下降。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叶路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翻译事业正经历由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现了朱生豪、傅雷、草婴等一批翻译大家。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翻译也逐步走向大众。大批海外读物以最快的速度与我国读者见面,同步出版也屡见不鲜。但与此同时,虽然翻译作品迅速增多,问题却是一大堆,翻译质量下降、粗制滥造的趋势日趋严重。这不得不引起我国译界的高度重视。造成质量下降的原因大致分为二个方面:一是译者本身的问题;二是出版机构的问题。翻译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一个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1.必须熟悉原语;2.必须精通译入语;3.精通一门语言同具备专业知识并不是一回事;4.必须具备“移情”本领,即能够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5.必须具备语言表达的才华和丰富的文学想象力。[10 ]要培养符合上述条件的译者并非易事。翻译界应该向老一辈翻译家学习,倡导译者踏实和严谨的敬业精神和翻译风尚。译者首先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埋头翻译。一些老翻译家常常为一个词、一句话的翻译反复推敲,甚至为一部作品穷其毕生精力。译者应该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虽然有“不知者不为过”的古话,但对于翻译论文导读:0:138、65.康慨.一少二低三无名: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中华读书报,2011.1.19.肖娴.从莫言获奖谈英文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出版发行研究,2012(11).黄友义.中国特色中译外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中国翻译,2011(6).赵国繁.试谈翻译危机.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吴赟、顾忆青.困境与出路:中国当代文学译
这样严肃且影响巨大的工作来说,遇到“不知道”的东西一定要勤查勤问求甚解,而不能望文生义,胡乱翻译。误译、错译不仅读起来可笑,其产生的后果也可能是以讹传讹,更别谈“走出去”后国外人士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误读了。译作水平下降、质量低劣与出版机构过度逐利不无关系。主要表现在争夺市场和审稿不严两个方面。出版社争相出版发行新书以获取市场先机,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和普遍现象。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译作的出版也力求“快速”。有些出版机构为了赶工期,请几位译者分段包干同时翻译一部作品,其结果是文风不一,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又不采取统一校对的方式统稿,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合译”而“不合一”的现象。还有些出版社直接采用未经校对的海外版本快速发行,译文质量难以保证。甚至某些出版机构打着“老版新译”的旗号将多家不同译本进行整合处理,通过“抄其义,异其字”的擦边球方法打造出所谓的“全新译本”。这种轻视翻译严肃性、毫无版权意识、忽视译文独创性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翻译类图书的市场秩序。这些行径都是由于出版机构试图以“快”争夺市场先机的短期行为,造成的结果却是译文质量长期低下的混乱局面,对于译作的“走进来”和“走出去”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任何出版物都是按照法律规定和行业惯例,由具有相应职业资质的出版社编辑、编辑部主任和总编辑对原作品进行初审—复审—终审后才能出版。就译作来讲,不仅要有优秀的译者,还需要有称职的出版社编辑。但目前很多文化公司,包括一些出版机构根本没有专业外文编辑,以译者“文责自负”为借口,放弃对译文质量的把关,“三审”流于形式,使不合格的译作流向市场。出版机构对译文监管不严实质上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7ctime.com
是一种“不作为”行为,对文学作品的“走进来”和“走出去”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策略
世界关注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不争的事实,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但是,仅凭莫言获奖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学已真正走向了世界文坛,也不代表全世界人民都读懂了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问题,同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一,借助莫言获奖,加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推广。从国家实施的各项政策来看,中国文学“走出去”已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所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我们提倡的“走出去”,并非“送出去”。所谓的“送出去”就是以“送”为目的,而不会太顾及别人的接受方式和习惯,往往是政府买单,组织华人或留学生阅读等方式进行,其结果是对国外主流社会产生不了太大影响。我们可以关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要保留中国文学的陌生感、民族性及其背后所蕴藉的文化基因和审美方式,让西方读者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学独特的价值和变迁、审美判断和诗学特征。二是要注意西方文学的秩序和文化准则,努力关注跨文化传递过程中的诠释方式与交流效果,使译文具有通达流畅、适于接纳的阅读品质[11 ]。只有这样,中国文学在“走出去”的同时,才能够保持其民族特色,让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本土译者,提高译文质量。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是决定中国文学作品能否“走出去”的关键所在。莫言此次获奖的作品无一例外均是由国外汉学家所译。没有这些精通东西方文化和语言的汉学家,莫言能否获奖可能还是个问号。当然,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我们固然需要国外汉学家译者的鼎力相助,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对国内本土高水平译者的培养。面对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学,以及日益强烈的与世界沟通的需求,仅仅依赖国外汉学家的帮助是不够的,也决非长久之计。
培养本土译者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能力。其次要倡导踏实严谨的翻译风尚,加强译者的译德建设,使译者克服“浮躁心理”,精益求精, 诚实守信,弘扬我国译界重视译德的优良传统。在这方面,出版机构要协助把好质量关。出版机构在约稿时要选择有足够水平的译者,并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审稿时要一丝不苟,确保译文质量。要在出版界确立“十年铸一剑”的指导方针,提倡精耕细作,以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催生出精雕细琢的上佳译文,以飨广大读者。
第三,加强对译介环节的支持与推广。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文学译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培养和支持,除大力培养和提高译介人才质量外,政府还要对文学译介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因为,文学译介毕竟不同于科技资料、对外贸易等翻译,文学译介一般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市场和经济效果,好的文学译本需要读者和市场的检验,名著通常诞生在译本之后,因为,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著作多源于经得起读者检验的译本[12 ]。因此,对文学译介来说,政府最初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文本的翻译与出版解决后,政府同样还要对译著的推广提供大力的支持。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要特别重视新技术对文学作品传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政府可以调动各种媒介手段,形成各种媒介的互动,例如,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能有力地促进小说在域外的翻译、出版和传播。
总之,中国当代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莫言此次获奖让更多的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诚然,中国文学要想真正“走出去”,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认清我国文学翻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获得国外汉学译家帮助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培养高层次的本土译者,使中外译者在中国文学译介活动中,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克服浮躁之风,不要急功近利,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提高译文质量。只有这样,中国当代文学才能真正“走出去”,为世界所认可、接受,从而赢得更多的读者。
参考文献:
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中国翻译,2010(6).
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 中国翻译,2010(6).
[3]Heller, S. A Translation Boom for Chinese Fiction.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0.9.8.
[4]于科先.“存在即合理”——论葛浩文翻译批评观.译林,2012(8).
[5][6]中国作家协会.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演讲汇编,2010:138、65.
[7]康慨.一少二低三无名:中国当代文学在美国.中华读书报,2011.1.19.
[8][12]肖娴.从莫言获奖谈英文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出版发行研究,2012(11).
[9]黄友义.中国特色中译外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中国翻译,2011(6).
[10]赵国繁.试谈翻译危机.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
[11]吴赟、顾忆青.困境与出路:中国当代文学译介探讨.中国外语,2012(9).
编辑 南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