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运用型人才培养革新与实践研究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703 浏览:13253
论文导读:学生实习,学校的工程模拟训练的条件有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限制,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落不到实处。我们意识到了这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与企业合作,创建一个调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的“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与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强化工程综合能力摘自
摘 要:工程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责任。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了探索与实践,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充分发挥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接轨的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工程环境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
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工程实践能力比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和难题。目前由于企业出于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学校的工程模拟训练的条件有限,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限制,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落不到实处。我们意识到了这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与企业合作,创建一个调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的“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与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强化工程综合能力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7ctime.com
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以突出工程规范应用为目的的课程内容、营造校内工程环境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参加企业实践,那么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就至关重要了,为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在第3学年末规定的时间内来学校招聘学生,被招聘的学生在第4学年进入招聘的企业进行实践环节的学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在完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后,学校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企业提前一年进入学校,解决了学校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难的难题。学校在学生完成4年学业就业后,学校再向企业延伸1年,学校安排专业教师继续对毕业生跟踪服务与指导,对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管理和生活等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把学生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样就形成的学校和企业的“2年搭接”。
“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调动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相当于企业提前一年培养自己的员工,确保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效果。学校在学生毕业后一年内指派专业教师与学生保持联系,学生遇到的工程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是把实际工程问题上升到理论,是一个升华和提升过程,对于老师来说提供了接触工程实践更多机会。这样必然会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注册工程师就是我们要培养的目标,所以为了缩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学生毕业后很快能够考取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为企业做出贡献,我们构建了一个与注册工程师接轨的课程体系。由于我们的毕业生主要以施工企业就业为主,我们按照建造师德要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建造师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工程素质和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工程规范的应用,着眼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通过“纵向贯通”和“横向拓展”精心构建以设计为基础,施工为核心,突出管理和造价控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理论课程体系由以下5个模块构成。
1. 素质修养模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英语、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体育、军事。

2. 自然科学基础模块。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

3. 专业基础模块。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力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土力学、房屋建筑学等。
4. 专业模块。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地基基础、建筑设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结构设计、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等。
5. 建造师训练模块。工程测量、施工技术、建设监理概论、高层建筑施工,施工组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及相关知识、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经济、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四、工程意识的培养

通过工程环境的建设来培养工程意识,让学生身处在一个工程的环境中来学习和生活,让论文导读:教学提供了案例。5.通过模拟施工现场的建设。将典型的工程搬进了校园,学生可以不受季节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参观工程现场,为现场教学提供了条件。五、结论通过几年的实践,创建的“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构建的与注册工程师接轨的
学生感觉到工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工程、接受工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工程意识。
工程环境的建设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工程实际模型,使教学更加直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为教师提供工程技术资料的范本,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接近工程实际。工程环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1. 班级工程环境建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背景,在班级内布置有代表性的工程图纸,大一班级内布置世界著名建筑的外形效果图,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大二班级布置建筑施工图、大三班级布置混合结构施工图,大四班级布置框架结构施工图。让学生在充满工程氛围的环境中学习。
2. 土木工程技术资料样本室的建设。主要收集各种结构典型的实际工程施工图纸、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的技术资料、验收资料、招投标文件等,收集各种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设计和施工规范、标准等,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工程样本,为学生学习提供工程范例。
3. 土木工程模型室建设。建设各种建筑工程的模型和节点构造以及施工现场,将“工程搬进课堂”,实现教师在工程环境中进行讲授工程,学生在一个工程的环境中学习工程。
4. 校园工程环境建设。通过校园典型工程环境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工程无处不在,同时为现场教学提供了案例。
5. 通过模拟施工现场的建设。将典型的工程搬进了校园,学生可以不受季节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参观工程现场,为现场教学提供了条件。
五、结论
通过几年的实践,创建的“搭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落到了实处。构建的与注册工程师接轨的课程体系,凸显了应用型人才的特色。通过建设的校内工程环境,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李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