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在中积极心理学论述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85 浏览:50484
论文导读:学班主任工作所带来的幸福,不能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作为自身自觉追求的一项事业,只是在领导的压力下承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应付式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就不太可能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使中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2.帮助中小学班主任体验更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把“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帮助中小学班主任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构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积极环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1002-0845(2013)03-0144-02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在2000正式提出的,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从个体自身的实践、个体认知的改变以及个体对自身的评价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使个体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一经提出,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目标是要帮助人达到理想的幸福状态

积极心理学把发展和提高人的积极潜能,帮助人达到理想的幸福状态作为自己的目标。这一理论注重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追求就是帮助所有人尽可能地达到他可能达到的完美的发展状态。

2.强调个体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体验,认为积极体验可以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具体来说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快乐和充实(对现在)以及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主观幸福感。

3.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认为积极心理品质越多,越有利于其预防和克服心理疾病。所谓积极心理品质,是指能够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心理特性:能够促进工作或学习绩效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能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在此定义下,积极心理品质主要包括:正确的认知图式、自信、开朗、爱、负责、主动、热情、乐观、合理企望、坚强、勇敢、善良、诚实、信任、友好、理解等 。

4.重视积极社会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很大,积极的环境能够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个体积极经验的塑造,因而重视积极环境的构建。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使人的智力得以发展、创造力得以发挥的社会环境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明确把“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把帮助中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而不仅仅达到较低层面的目标——帮助中小学班主任预防和解决他们的消极心理问题。因为拥有幸福感是中小学班主任成功地完成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是中小学班主任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的源泉。一个经常体验到职业幸福的中小学班主任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乐业”精神,会很主动地去管理班级,并乐观地看待和积极应对所遇到的工作困难。相反,一个虽然没有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班主任,但由于没有感受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所带来的幸福,不能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作为自身自觉追求的一项事业,只是在领导的压力下承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应付式地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就不太可能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使中小学班主任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2.帮助中小学班主任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瑞德克森提出的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具有拓展并构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的作用,也就是为即时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资源,如使个体在当时的情景条件下反应更准确、认知更全面、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等。 根据这些理论创造机会帮助中小学班主任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帮助中小学班主任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来体验积极论文导读:少时,个体就不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例如意志坚强的中小学班主任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能勇敢地面对并积极想办法克服,不容易产生无助、焦虑等消极心理。其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例如,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的中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在遇到问题的
情绪。例如,引导中小学班主任改变归因风格,从积极的方面来解释事件,能更多地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因为影响个体情绪的决定因素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这件事的解释和理解。又如,开展问题研讨活动帮助中小学班主任发泄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可以帮助其更多体验积极的情绪。

3.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于中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有以下的重要意义。首先,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疾病起到预防的作用。当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占主导地位,而消极心理品质较少时,个体就不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例如意志坚强的中小学班主任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能勇敢地面对并积极想办法克服,不容易产生无助、焦虑等消极心理。其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例如,一个自我效能感高的中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采用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再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主观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个体拥有较多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其乐观地解释客观事件,感受更多的幸福而不是痛苦。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一是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具体做法是在一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带领下,若干源于:毕业论文理工www.7ctime.com
名想发展和培养同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中小学班主任组成一个团体,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每个成员敞开心扉地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的做法与途径,从而达到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目的。二是观察学习法。主要是为中小学班主任树立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观察榜样的行为举止,从而培养出榜样身上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三是强化训练法。创设情境让中小学班主任表现出某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然后引导他自己或他人对这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加其出现的频率。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