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困境及出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668 浏览:119984
论文导读:生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并不通过分数的形式纳入教学成绩评估,所以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甚至免除了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或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即使开设,多是走走过场而已,不论教学内容深浅及要求,打开机器,让学生上自习课或自由练习课,信息技术教育形同虚设。学生连基本的操作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信息处理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加强学生对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培养的专业化课程,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启蒙教育阶段。然而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老套”的教学理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平衡发展。
在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艰难转轨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如何结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呢?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困境

1.应试教育思想作祟,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重视

目前,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仍推崇应试教育,认为在教育考试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参加任何正规的考试,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并不通过分数的形式纳入教学成绩评估,所以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甚至免除了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或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或即使开设,多是走走过场而已,不论教学内容深浅及要求,打开机器,让学生上自习课或自由练习课,信息技术教育形同虚设。学生连基本的操作能力都不具备,更别说信息处理、运用能力,从而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平衡。
2.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性。然而,多年来许多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一直推崇“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课堂上,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套路”。 长期下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使原本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趣。学生渐渐失去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原本需要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形成的探究、应用、创新及其他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不能实现教学相长

目前,对学生进行单向性、分数性的评价机制也存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评价中。 “师对生”单向评价,“好中差”等级评价和“中高低”分数评价就成了教学评价的主流。在该评价机制下的教与学,既不能实现教学相长,同时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资源建设不到位,制约着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

部分学校由于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在资金、技术、师资、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在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上往往极度匮乏,建设不到位。绝大多数学生公用一台电脑,教师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仅限于多媒体、投影器等等。长期下来,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

二、推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出路

1.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更新信息技术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社会适应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前提,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当今以信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操作、运用能力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和生产的核心要素,信息知识经济引领着整个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发展浪潮。
基于此,小学启蒙教育阶段,更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关注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应依据素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把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正课”层次,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研究,开足课程规定的内容,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有效开设。

2.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人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在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努力探索,丰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合作探究式”教学是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和经验水平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有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的互助性探究活动。该论文导读: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二是开展“情境创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又
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提供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的平台,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Word文档教学中,图文混排的内容较难,但具有探究的空间和余地。如何在文本中插入图片,从而使版面活泼、美观、图文并茂是教学的目标和重点。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们设计了如下“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上,我想请同学以自己能想到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学生纷纷用口头表述惯例作自我介绍。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一听’老师的自我介绍。”教师将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7ctime.com
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版式美观的Word文档展示在学生眼前,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的协调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老师的这种自我介绍方式是不是让大家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丰富、更直观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共同制定图文并茂的‘自我介绍’。”
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查阅、分析、思考、讨论、总结和归纳等活动,置身于探究性的创造活动中。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是开展“情境创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要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根据教学环境,结合教学内容而创设的一种能激发学生兴趣、思考、探索的教学氛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自由思考,积极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开发,创新思维潜力正待发展,创设特定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开展“动手实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知识与能力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性,开展“动手实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活动的开展,紧密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应用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应用能力,构成了完整的、富有时代特色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3.建立师生“互相评价”机制,实现“教学相长”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学相长是主要的、基本的,是起引导作用的教育法则。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变片面的分数竞争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同时能够减轻师生教与学过重的身心负担。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突破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分数评价和等级评价的评价机制,建立师生“互相评价”机制,实现教学相长。
一是在传统“师对生”单向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尊重不同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亮点进行肯定和鼓励,维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积极开展“生对师”的评价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开展“生对师”的评价活动,能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对教师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学反馈活动,如“我喜欢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等等,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对课堂教学活怎样写论文www.7ctime.com
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实现教学相长。
三是积极开展“生对生”的评价活动。学生之间的评价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发生思维的碰撞,并在评价分析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从他人的评价中更客观的认识自己,进而获得进步。

4.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针对论文导读:开展情况的调查,针对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支持学校装备的建设,为学校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利用和维修的管理,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因故障未得到及时维修而处于闲置状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进行旧计算机的回收工作。将回收的计算机广泛投入教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均应重视现代教育软硬件资源的配置与建设。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针对部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经费投入,支持学校装备的建设,为学校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利用和维修的管理,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因故障未得到及时维修而处于闲置状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进行旧计算机的回收工作。将回收的计算机广泛投入教学应用中,从而完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