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基坑城市建筑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826 浏览:107005
论文导读:
【摘 要】基坑支护施工是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主体施工顺利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基坑的支护工程要从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两面着手,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工期,这对于加深对建筑基坑施工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措施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基础埋深随之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是建设工程施工中内容丰富且富有变化的领域,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复杂的技术领域之一。 它不仅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而且要严格限制周边的地层位移以确保环境安全。 因此,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上 22 层,地下 2 层,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平面是矩形, 东西轴线间距 71.5m。南北轴线间距17.6m,基坑开挖面积约 1500m2。本工程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来完成地基基础, 设计桩径 700mm。室外自然地坪标高 - 1.20m,基础垫层标高 - 7.80m,基坑开挖深度为现施工场地下6.6m。
该工程东侧外墙皮距离一幢 3 层砖混凝土结构楼仅2.7m(东北侧约 10m 范围);支护结构施工过程需紧贴旧楼,且该 3 层旧楼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较大附荷。
工程南侧外墙皮外有一栋13m混砖结构的主楼,不会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附加荷载,但是要做好止水结构的可靠性,基坑开挖才不会对该建筑物产生影响。但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将对该建筑物北侧交通道路产生破坏。该工程西侧外墙皮距离住宅楼(地上 6 层、地下 1 层)19m,住宅楼基础底埋深 1.7m,不会对基坑支护结构产生附加荷载。但必须设计一道可靠的止水帷幕,才能保证该建筑物的安全。
2 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①杂填土:其下部分为一层素填土,杂色,夹有碎砖、炉渣等杂物。呈松散状态,厚度 2~2.75m,层底埋深 2~2.75m;②粉土夹粉质黏土,褐,饱和,呈软塑 ~ 可塑状态,层厚 2.6~5.8m,层底埋深 5~7.8m;③粉细砂:~灰,呈松散状态,层厚 3.7~6.7m,层底埋深 11~12.5m;④粉土:褐,呈可塑状态,层厚 2.1~5.5m,层底埋深 14.6~16.8m;⑤粉质黏土:灰黑色,含少量的粉细砂,层厚 1.7~3.5m,层底埋深 16.5~20.3m;⑥中砂:灰黑色,饱和,中密状态,层厚 3.9~8.9m,层底埋深22.6~26.4m;⑦砾砂;⑧粉质黏土。
3 基坑支护方案
因本基坑工程周围环境复杂,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要求严格, 设计支护结构南侧、西侧和北侧采用格栅深层搅拌水泥土墙;东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桩加支护结构。
本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参数选择工程源于: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地质报告提供的参数,南侧、西侧施工荷载按 15kPa 考虑;北侧 3 层建筑物荷载按 60kPa 考虑。

3.1 基坑南侧、西侧及北侧三侧支护方案

基坑南、西、北侧采用深层搅拌格栅水泥土挡墙,并兼作止水帷幕,挡土墙厚度 3.3m,桩距 350mm,排距 350mm,桩长 11m,水泥掺入量不小于 60kg/m,两喷四搅,南、北侧挡土墙起拱高度

2.5m,西侧挡土墙起拱高度 1.5m。

3.2 基坑东侧支护方案
东侧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桩顶设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 700mm, 桩长17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混凝土冠梁 b×h=800×400,支撑系统 b×h=400×600,冠梁及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东侧止水分两种形式,靠近公共社区域在每个灌注桩间设三根高压旋喷桩止水, 两种挡土结构接头部位须设置高压旋喷桩进行连接。桩径 600mm,桩长 11m,水泥掺入量250kg/m, 其余部分采用双排深层搅拌水泥土桩进行止水,桩距 350mm,排距 350mm,桩径 500mm,桩长 11m,水泥掺量不小于 60kg/m。
4 止水、降水方案设计
(1)南、西、北侧采用深层搅拌格栅水泥土墙兼作止水帷幕, 东侧靠近公共社区域每个灌注桩间设三根旋喷桩进行止水,其余部分采用双层搅拌桩论文导读:以补充。(1)开挖顺序:由于基坑东西两侧端部的挡土结构长度较小,而且承受土压力的能力较强,所以先开挖基坑两端1/3区域的土体,中间1/3土体先不动,待两侧土体挖完并随即浇筑基础混凝土(掺早强剂)垫层,同时观测挡土结构的变形情况,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垫层混凝土也具备一定强度时,再将基坑中部土体挖去并快速将混凝土垫层
进行止水。
(2)降水方案。根据止水方案,基坑四周均设置了止水帷幕, 止水深度从自然地坪下 12.5m, 切断了主要透水层。细砂层,基坑内水的补充只能从基坑底部垂直向上渗入,迫使水只能经由粉土层进入细砂层。这样, 基坑的涌水量计算就不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了。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假设基坑内粉土层的面积就是水的渗流面积, 粉土层的渗透系数就是水进入细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如果降水至基坑底面以下 2m 处,则坑内外的水头差为 5.6m,根据地质报告得知, 粉土层的最薄处厚度为 2.1m,渗透系数 k=0.12m/d,则 基 坑 涌 水 量 为 :Q= A×T= AX×K×i= 72 ×21 ×5.6 ×0.12/2.1=484m3/d, 实 际 布 置 降 水 井 8 眼 , 每 井 排 水484/8= 60.5m3。
(3)回灌及观测井布置。为了防止基坑降水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需要在基坑周围靠近建筑物附近设回灌井,基坑开挖前开始降水的同时进行回灌,以减少周围地下水位降低的幅度。
(4)地表排水措施。除了深井降水外,基坑内外的地表排水措施也非常重要。基坑周围必须要设置完善的截水、排水、积水坑系统,绝不允许地表水流入基坑,尤其是基坑南侧路面属于雨水排水主干道, 基坑开挖后必须让其改道或改变流经路线。
5 施工措施
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措施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本工程基坑较长, 南北水泥土挡土结构的水平位移问题仍是本设计的弱点。因此有必要利用施工顺序和措施加以补充。
(1)开挖顺序:由于基坑东西两侧端部的挡土结构长度较小,而且承受土压力的能力较强,所以先开挖基坑两端1/3 区域的土体,中间 1/3 土体先不动,待两侧土体挖完并随即浇筑基础混凝土(掺早强剂)垫层,同时观测挡土结构的变形情况, 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垫层混凝土也具备一定强度时, 再将基坑中部土体挖去并快速将混凝土垫层完成。混凝土垫层具备一定强度时, 就成为挡土结构坑底的一道支撑。
(2)墙顶土体卸荷:在基坑周围挡土结构顶部外侧至少卸荷 1.5m 高、2m 宽土体(东部例外),以减小挡土结构的土压力。同时在挡土结构的外侧设截水明沟和积水坑,防止水流入坑内。
(3)拱体加固: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应即时用好土将拱凹填平夯实, 并用砂浆罩面保护, 以增加挡土结构的稳定性。
6 结语
本基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尝试了水泥土挡墙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 此组合支护形式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对基坑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影响较小。本工程的基坑变形控制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事实证明采用的这种支护方式对于本工程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JGJ120- 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DGJ08- 61- 9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S].
[3]秦四清.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70- 73.
[4]张开磊.基坑支护工程探析[J].山西建筑,2007,33(16):118- 119.
[5]龚晓南,高有潮.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