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微电网并网与孤岛运转模式切换探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17 浏览:21326
论文片段—微电网论文,小信号分析论文,平滑切换论文,
摘要: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清洁、廉价且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并且为了提高电能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灵活性等特性,促使了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主的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合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将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并网发电,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对大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很好发挥分布式发电潜能的组织形式被,微电网是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作为一个整体,形成可控的、既可并网运行也可以孤岛运行的小电网财政税收论文。微电网作为超高压、远距离、大电网供电模式的补充,代表着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论文库。建立以逆变器为微电源的微电网模型,微电网独立和并网运行两种模式下,微电源的相应控制方法和策略,比较了并网PQ控制,单机孤岛V/f控制、多机孤岛下垂控制的效果,并在微电网模型中实现孤岛检测方法学术论文格式模板。建立微电网分别在并网和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特征值分析方法分析各参数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前后的特征值分布变化规律,据此切换的相应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pnk软件对微电网建模,并实现并网和孤岛及两种模型的切换几种情况下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微电网运行模式切换中的动态特性规律,对切换控制器优化,减小切换中的暂态振荡。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微电网中各参数对微电网平稳切换所造成的影响,不能平稳过渡的情况解决方案毕业论文答辩。关键词:微电网论文小信号分析论文平滑切换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10
第1章 前言10-17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10-12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2-15

1.2.1 国外的发展现状12-13

1.2.2 国内的发展现状13-15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5-17

第2章 微电网的控制与建模17-34

2.1 微电网的结构及微电源的类型17-19

2.

1.1 微电网的结构17-18

2.

1.2 微电源的分类18-19

2.2 基于逆变器的微电源建模与分析19-24

2.1 三相VSI 的数学模型解析20-23

2.2 PLL 锁相技术23-24

2.3 三相VSI 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24-33

2.3.1 内环控制器24-26

2.3.2 外环控制器26-28

2.3.3 并网及孤岛控制器的切换28-29

2.3.4 孤岛检测技术29-33

2.4 小结33-34

第3章 微电网两种运行模式的特征值分析34-69

3.1 小信号分析法34-37

3.

1.1 基本思路34-35

3.

1.2 线性化模型与特征值35-36

3.

1.3 特征向量36

3.

1.4 特征值灵敏度36-37

3.2 微电网的线性化模型37-42
3.

2.1 并网控制的线性化模型37-41

3.

2.2 孤岛控制的线性化模型41-42

3.3 微电网并网的特性分析42-58

3.1 特征值的特性分析42-45

3.2 参数的变化对特征值分布的影响45-52

3.3 同一并网工况下参数对主导特征值的灵敏度分析52-54

3.4 参数在不同工况下对主导特征值的灵敏度分析54-58

3.4 微电网孤岛的特性分析58-67

3.4.1 孤岛特征值特性分析58

3.4.2 参数的变化对孤岛特征值分布的影响58-63

3.4.3 同一孤岛工况下参数对主导特征值的灵敏度分析63-64

3.4.4 不同孤岛工况下参数对主导特征值的灵敏度分析64-67

3.5 两种运行模式特征值对比分析67-68

3.6 小结68-69

第4章 微电网时域仿真分析69-74

4.1 仿真模型69

4.2 参数的变化对切换暂态的影响69-73

4.

2.1 RLC 的变化对暂态的影响70-71

4.

2.2 DG 出口连线阻抗的变化对暂态的影响71

4.

2.3 控制参数的变化对暂态的影响71-73

4.3 小结73-74
第5章 微电网平滑切换策略分析74-86

5.1 切换控制器的改进74-76

5.2 单台机的平滑切换分析76-78

5.3 两台机的控制策略对比78-81

5.

3.1 PQ-V/f 控制仿真79-80

5.

3.2 下垂控制仿真80-81

5.4 切负荷仿真81-84
5.

4.1 单机切负荷81-83

5.

4.2 多机切负荷83-84

5.5 参数Kpi对切换的影响仿真84-85

5.6 微电网平滑切换总结85-86

与展望86-88
参考文献88-93
附录93-10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105-106
致谢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