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美学爱伦·坡诗歌中效果美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29 浏览:57999
论文导读:
摘 要:爱伦·坡在诗歌方面的超前创作实践曾对欧美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而这一成就主要取决于他的创作理论——“效果论”。爱伦·坡坎坷的爱情之路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十分独特的主题,即死亡之美。爱伦·坡认为最富有诗意的话题是“死亡与美的紧密结合”。本文将从修辞、象征两方面探讨其诗歌的效果美学。
关键词:效果论 死亡之美 修辞 象征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学评论家,爱伦·坡认为诗歌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在《创作哲学》中,他说“死亡与美可成最亲密的联盟,而一个漂亮女人的死毫无疑问则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题材。”爱伦·坡通过死亡主题实现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主要观点。而为了实现其诗歌死亡之美的效果美学,他说“自己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深思熟虑的苦心经营”。 本文将从修辞、象征两方方面探讨其诗歌的效果美学。

一、修辞的使用

爱伦·坡追求效果和音响的统一,即统一效果论。而诗歌是“美的有韵律的创造”,他认为表现美是诗人的天职,并且通过和音乐的结合——他认为“也许只有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能激动”——才能表现出诗歌的美学。而音乐在诗中则表现为诗句的押韵,不押韵的诗句只能使读者感到苦涩和单调,从而失去了诗的音乐美。为了追求诗歌中诗韵美的效果,坡在诗歌创作中大量的运用了头韵、半韵、尾韵、句中韵、叠句等修辞方法,这样的例子在其代表诗作《安娜贝尔·李》、《乌鸦》、《致海伦》等中比比皆是。
1849年爱伦·坡的死后的两天发表的《安娜贝尔·李》是其遗世之作,常被视为献给其亡妻弗吉尼亚的一首挽诗,全诗共六节,每节6 至8 行。注重音乐性的爱伦·坡在诗中做了很多细致的处理。这首诗的第四节第一行中的half、happy和heen就使用了头韵,字母开头辅音/h/的重复出现。诗中半韵的巧妙运用不仅增添了其音乐美,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在第六节第五、六行中元音/ai/的多次重复出现,半谐韵“life”和“bride”。全诗的尾韵除最后两节有稍许变化外,每隔一行押/i:/韵。押韵的词分别为sea,Lee,me。诗中多次出现的句中韵,其中第四节第六行中chilling和killing为句中韵;第五节第六行中ever和dissever为句中韵;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出现了两处句中韵:beams和dreams,rise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和eyes。此外,全诗多次重复In a kingdom by the sea,Of the beautiful Annabel Lee。这些修辞方法的使用逐进地加强了作者情感的强度,同时让读者在循环的音韵间体会到作者所追求的音韵的效果之美。

二、象征手法的采用

爱伦·坡认为诗歌是最崇高的文学表现形式。诗歌的主要目的是表现美,激发读者美的感受。美可以使灵魂激动而变得高尚。最高形式的美必然使敏感的心灵悲泣。因此,诗歌的基调应该是“忧郁”。人最忧郁的事莫过于“死”,最富于诗意的“死”莫甚于心爱的人离世。为了突出其诗歌死亡之美的效果,象征手法是其所采用的重要表象形式之一。象征手法的使用渲染了诗歌“忧郁”的基调,也增强了诗歌的美学意蕴。
美人之死是爱伦·坡诗歌的主要意象。《安娜贝尔·李》、《乌鸦》、《致海伦》等诗歌中都是通过对美人之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死亡之美的追求。在《致海伦》中爱伦·坡把她心目中的女神斯坦纳夫人比作海伦,水仙女,赛琪。海伦,希腊古典美的化身。天神宙斯变身天鹅与勒达所生之女,为斯巴达王后;借助爱情女神的力量,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对她具备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从而引起长达十年的希腊——特洛伊之战。水仙女,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专司江、河、湖泊里的淡水,也是一位美丽的女神。爱伦·坡赞叹她的美丽,水仙女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和艺术生命的源泉。赛琪,希腊神话的女神,人类灵魂的化身。传说她曾经与爱神丘比特相爱。丘比特和她约定,他们俩只有在黑夜里幽会,赛琪不得看见他,也不得偷看他的身体。但是赛琪非常想见她的爱人。一天夜里趁着丘比特熟睡的时候,她点亮一支蜡烛走到他身边偷偷地看他。她被他的英俊美貌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忘情地看着他,却不料蜡烛油流了下来,滴在了丘比特的身上,把他惊醒了。丘比特非常生气,匆匆离去,一去不复返。从此以后,被遗弃的赛琪终日到处流浪,寻找心爱的人。赛琪是希腊神话中的美之神,灵魂之神。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把“美”这一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的形象,并生动的描写了诗人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的感受。美人的逝去令人扼腕、痛心,给人以哀伤、悲怆的感觉。爱伦·坡对美的追求,可以说是在面对死亡的忧郁、恐怖、浪漫氛围中体验到的。事实上,作者把对斯坦纳夫人的爱慕与对海伦的仰慕已融为一体,诗中作者对海伦,这一美的象征的仰慕已升华为其对艺术,对真、善、美的感悟与崇敬。正如爱伦·坡所说的“美人不是生活中的美人,而是理想中的美的抽象概念。”
三、结语
爱伦·坡在其诗歌创作中一直追求美的极致——死亡之美,这种美并非一种属性,而是一种效果,即他所表达的“诗之所以为诗,仅仅是因为它可以在启迪心灵的同时,对其施与强烈的刺激”的艺术效果。为了表达这种美的情调,之死的悲哀显得再合适不过,同时诗的音乐美也突出了这悲郁的情调。他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美,诠释美,爱伦·坡对效果的不懈追求使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也使他成为美国文坛一颗璀璨之星。
参考文献:
埃德加·爱伦·坡,曹明伦译,1995,《爱伦·坡集》[M]。北京:三联书店。
Edgar Allan Poe,1846,The Philosophy of Composition[J], Graham's Magazine April.
[3]Edgar Allan Poe, 1842, Review of Hawthomet-wice-toldTales[N]. Graham’s Magazine April.
作者简介:张静,河北省沧州市人,职称:讲师,杨金淑(1981.4—),河北省廊坊市人,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