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叙事申京淑《寻找母亲》叙事美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810 浏览:72397
论文导读:
摘 要:申京淑是韩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寻找母亲》是她的最新作品。这部小说采用了多人称的叙述来展现家人因忽略母亲而产生的深深自责。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讨论首章与尾章的第二人称叙述所特有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申京淑 《寻找母亲》 第二人称叙述
申京淑是韩国当代著名女作家,1963年出生于韩国全罗北道,后毕业于首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1985年发表《冬季寓言》并获得《文艺》新人文学奖。199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风琴声起的地方》,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同时获得韩国日报文学奖,年轻艺术家奖,现代文学奖,吴英洙文学奖等。2012年《寻找母亲》获得亚洲英仕曼文学奖,申京淑也被世界各国的读者所熟知。
《寻找母亲》是申京淑2008年的著作,小说的故事内容很简单,父亲与母亲一同来首尔看望子女,结果母亲却在首尔地铁站走丢了,家人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回忆有关母亲的一切:丈夫自责没有多关心妻子,子女后悔没有多了解母亲。在一系列的回忆中,被忽视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这本小说之所以引起强烈的反响,不仅是因为它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对母亲所产生的愧疚之情,更重要的是它对叙述技巧的全新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全书共分五章,首章与尾声以大女儿“你”为叙述视角,第二章以儿子“他”为叙述视角,第三章以父亲“你”为叙述视角,第四章以母亲“我”为叙述视角,不同人物的不同视角层层推进,展示了一个普通母亲被忽略的一辈子。本文将从第二人称叙述视角方面对这部小说的美学进行分析。

一、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交流

严格说来,叙述视角有作家的视角和叙述者的视角。前者表现着作家对他的叙述者的情感态度,它规范、限定了叙述者;后者表现着叙述者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态度以及他讲故事的策略和技巧。本文将着重讨论叙述者视角。
“小说的人称是一个充满了诗性品格的叙述要素,它的选择已经显示出了小说叙事行为的特定程式和策略技巧”。《寻找母亲》以第二人叙述开篇,也以它结尾。第二人称叙述使用的频率要远远低于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这是因为在第二人称叙述中叙述接受者同时又是被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失去了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中观看别人的特权,他不再处于个人隐私受保护、受尊重、不被人议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论的优越地位,被迫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接受叙述者的暴露,容易造出一种紧张感。试看《寻找母亲》中的第二人称:
你当时想,回到城里之后要把妈妈头痛的事告诉哥哥们,然后带妈妈去大医院治疗。妈妈可以活动了。她问你,能不能不回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即使回妈妈家,你也只是停留三四个小时,然后马上返回城里。你想起第二天和他的约会,不过你还是告诉妈妈说,今天我住在这里。妈妈的嘴角荡起了笑容。
在这里,叙述者无所顾忌、无所不知地对“你”的行为和感觉进行了叙述。女儿回忆起来昔日由于母亲生病,“你”答应在家里过夜,母亲因此十分高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人称的叙述者有种叙述的“霸权”,他无视接受者的怀疑和反驳,地将“你”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暴露出来。不论“你”愿意与否,她的叙述接受者/被叙述者双重身份决定了她必须接受叙述者对她心底隐私无情的揭露与展示,听任叙述者对她因忙于事业或者爱情而忽略母亲所进行的批评。叙述接受者似乎也在接受良心的拷问,她更担心的是这个叙述者到底知道多少事情,自己的隐秘心里还会被叙述者暴露多少。因而,叙述接受者与叙述者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话。

二、叙述者与读者的交流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叙述者向自我叙述,把自我当作叙述的接受者。这时的叙述人称“你”是叙述者“我”的一种变体,使叙述并不指向外界而是指向自我,“叙述者在意识上的一分为二,形成一种自我对话,犹如存在两个自我,其中一个自我扮演当事者,另一个自我则扮演评判者”。[3]
直到妈妈失踪以后,你才意识到妈妈的故事已经在你的灵魂深处扎根了。妈妈日复一日的生活,还有妈妈说过的琐碎的话语,妈妈在身边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多想,有时候感觉妈妈的话根本不必当真。[4]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母亲走失的自责及母亲走失后才明白母亲的重要,都似乎是叙述者亲身体验之事;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也能感觉到对平时忽略母亲的“你”的批评:母亲在身边时,她的话可以不必当真,母亲从来是家庭的配角。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这论文导读:
种深深地谴责。“你”所有的话语作为读者的一个泛指,是对读者的直接指向,呼唤读者的参与意识。
你感觉有人在抚摸你的后背,连忙回头张望。妈妈似乎站在你的身后。你明白了。每当感觉有什么不对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妈妈,从来都是这样……即使在妈妈失踪以后,你也还是习惯性地想给妈妈打电话。好几次你都想给妈妈打个电话,却又突然愣住了。[5]
米歇尔·莱利斯说过,第二人称“你”及其现在时(与读者阅读时间同步)的直陈语式犹如陷阱一般,使读者总是欲罢不能地产生一种欲与小说中人物认同的倾向。[6]对于读者来说“你”这个词具有听者的独特话语位置,显示出读者是无时无刻不在场。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突然发现身边最亲近的人不在了,但是由于不习惯或者不愿意承认他不在的现实,总是重复着以前所做的事情。读者在看到“你”习惯性地给母亲打电话时,仿佛就是自己所经历过的,易引起共鸣。
结语:
对叙述视角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作家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二人称叙述所特有的美学,是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所没有的,它促进了叙述者与被叙述者,与读者的交流。
参考文献:
 祖国颂 著.叙事的诗学[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

1.164.

[4][5](韩)申京淑 著.薛舟 徐丽红 译.寻找母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5.25.218.223.

[3]徐岱 著.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92.
[6]黄希云 著.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4期.17.
作者简介:牛媛媛(1986--),女,汉族,陕西榆林,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