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栓塞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护理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840 浏览:147887
论文导读:
1672-3783(2013)01-0121-02
【摘要】目的 探讨颌面部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后的最佳护理办法。方法 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血肿、局部软组织有无缺血、坏死等,做好病变部位出血、肺栓塞、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 20例栓塞后造影证实病变完全或大部消失,治疗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降低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术后的不良反应,使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健词】 动静脉畸形; 栓塞; 治疗性; 护理
颌面部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M)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内含不成熟的动摘自:毕业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脉和静脉,动、静脉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直接交通,没有正常毛细血管,动脉血经异常血管团迅速流入增粗扭曲的静脉。过去称"蔓状血管瘤"或"动静脉瘘"。在早期可引起颜面外观改变,这类疾病可造成颌面部骨骼或/和软组织的畸形,严重者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潜在的威胁。近年来,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颌面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对20例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采取了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上颌骨动静脉畸形4例,下颌骨动静脉畸形6例,面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10例。3例患者自觉闻及血管杂音,7例患者有出血史,20例中有9例单纯行栓塞治疗, 1例行栓塞治疗后复发,再次栓塞、手术切除。

1.2 治疗方法

动静脉畸形呈团块状或放射状或条索状弯曲迂回,本组中病变较大或位置较深的10例进行了彩超检查,显示血运丰富。3例患者行CT或MRI检查。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行颈内、外动脉造影,然后对病变区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分支造影和栓塞治疗。材料根据病情选择:毛状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或海藻酸钠微球。栓塞结束拔出导管,股动脉穿刺处压迫15min,然后加压包扎24h
2 术后护理
2.1 观察病变部位有没出血,做好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严密观察病变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动脉造影时造影剂对病灶的高压刺激以及动脉栓塞时为避免液体栓塞剂误流入肺而行颈部压迫,导致病灶内压力增高而出血。而外栓塞术后病灶的低压“盗血”使对侧或其他血管开放,重新供血,故虽进行了病灶栓塞,但有时不充分,栓塞后仍有可能再出血[1]。因此栓塞前、中、后均需严密观察病变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本组反复出血7例,出血量200-800ml不等,立即采取局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根据出血量及血压等情况,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注射酚璜乙胺、注射用凝血酶等药物,采取补液、输血保证足够的血容量。若有窒息等意外发生时立即抢救。本组未发生窒息等意外情况,出血均得到控制。
2.2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皮下淤斑,预防局部出血
穿刺部位为股动脉,术后出血多发生在6h内,发生率为4%[2]。术后6-12h术侧肢体制动、伸直拉,1Kg沙袋压迫穿刺点,卧床24h;术后74h避免剧烈运动及下蹲,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其重要性,预防因止血不彻底、压迫止血不当、肢体移动,致穿刺处血凝块脱落引起皮下血肿或大出血[3]。本组20例病例患者采取以上护理措施,除1例于术后第1天发现穿刺部位有血肿及淤斑外,均无出血、血肿等现象发生。
2.3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预防血肿及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