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审美在“根性”意识与现代审美之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83 浏览:83992
论文导读:
摘 要: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断的实践,所以美便产生于其中,它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愉悦的情感。审美观是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和政治、道德以及其它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观。
关键词:民舞体态;创新;审美观;一顺边
1005-5312(2012)35-0102-01

一、舞蹈的根源

岁月如河,时光飞梭在整个历史古河滩上,天睑处散落的极光五环交错,犹如长安踏青女子的青衣,轻盈飘落。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源头的点点滴滴,时疾时徐,时溢时暖,终于汇成了今天的汪洋大海,它始终奔腾不息,纵横恣肆于广阔大地之上,奔向前方,奔向未来。
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时间流程,都在舞蹈当中或深或浅地留下了痕迹。因此,不仅是对艺术史的研究,作为对人类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情民风、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乃至政治文化的考察和探索,古老的舞蹈文化无疑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视野。
舞蹈中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深层意识。我国幅员辽阔,聚积的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舞中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色调,及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平衡的历史发展进程,都为我国舞蹈文化渲染出一幅色彩斑斓、内容繁富的壮丽画卷。但是呢,也不难发现,我国的舞蹈具有整体性,有着共通的神韵和风貌,追溯这些舞蹈的根底,则大多离不开民族生活中曾经盛行过的民俗活动,今天我们所说的民间舞蹈便产生于其中,如: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当然,今天的民间舞蹈已大多用于节目文化娱乐,原有的意蕴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但它的根源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二、藏舞体态的根性表现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中,藏族属于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的古老民族。它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人文宝藏和历时两千年的宗教文化,在此,我们就以藏族来浅谈和分析一下:

(一)高原气候对藏舞体态形成的影响

藏族人民的舞蹈独特的体态动律特征是: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含胸,垂臂,前倾,懈跨;形成这样的体态主要是由于海拔高,空气中缺乏氧气,由于大气中的压力,造成人们的含胸,所以劳动时节奏不能过于急促,而只能是缓慢的平和的;气候温差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穿齐于脚面的长袍和软帮长靴,为了便于双手进行劳作,劳动时人们常把两只长袖子系于腰后,搬运物品时,由于高原反应,一般不用肩挑而是用背背着,所以它们的体态有时成90度前倾的。住房、饮食、起居方式等方面,也渲染着高原色彩和情趣,从而形成高原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特征反映在民间舞蹈中,就成为高原舞蹈所特有的“一顺边”的美;我们拿“果日谐”这个动作来作以分析:这个动作在出场时,舞蹈中身体和手臂向同一侧摆动的幅度比较大,给人以波浪起伏的感觉,并且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在动作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于一侧的特殊动态;这个动作它就是我们说过的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往来不便……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

(二)封建农奴制和藏传佛教对藏族舞蹈的影响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也就是教,而且极其虔诚。漫长的封建农奴制,落后的科学文化,贫困的生活条件,人们只能以藏传佛教宣扬的虚幻世界作寄托。具有国家机器威力的政教合一政权,以行政手段推行宗教,更使藏传佛教深入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成为藏族人民精神世界的主宰和共同的宗教意识。它不仅保存了原始宗教的多种崇拜和巫术活动,还迎合人们急于摆脱苦难的心理,宣扬快速成佛法,适合经济、文化、生活境况落后的人们,支配着人们向往幸福的思想和一切活,在舞蹈中也明显地表出来。例如:从舞蹈队形的变化和路线来看,舞蹈中人们多围成圆圈,或男或女站成半圆形对唱问答,边歌边舞所走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顺时针方向沿圆圈前行,这和转经筒,绕寺庙的右旋一致。 强调右旋看似简单,其实有深奥宗教哲理,佛教教义推崇右旋为上,塑造佛像的顶髻要塑成“右旋螺发”;佛的手足和胸部上有右旋的“吉祥喜旋”。舞蹈中的右旋,反映——太阳的崇拜,对吉祥的追求等宗教心理,这便是藏民族的根性意识宗教崇拜。

三、现代审美观念下的当代民间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舞大论文导读:
师有机的将西方美、时代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的“根”相结合,创立了当代民间舞;这不仅是继承了优秀民族舞蹈艺术,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而且还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但追溯其宗旨,深深的“根性”意识蕴含其中。
那么,在“继承”上的“创新”,也就是托古创新,我们不只是要保留以前的文化,也不只是要保留以前的文艺,而是要利用以前的文化来创造与现今社会相匹配及超越的当代艺术,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文化转型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产生危机和断裂,为寻求新的发展而转向横向开拓。
据我个人认为,文化转型期中的艺术,当代舞,它主要表现的是当今社会生活和时代气息,而民族舞蹈它是一种传统舞蹈,它是受地域的形成、风俗宗教发展而形成的,是由传统的生活状态,加以美化而演变来的。现今社会,所形成的当代民间舞,则说明了社会的变化,溶入到了各个民族当中,例如,我们拿藏舞《康定情歌》来做以分析:藏族在改革开放以前,人民是生活在奴隶主压迫下的,没有自由,没有新政策,整日受劳役,加上高原气候反映,他们走路的体态往往是朝下的,双膝稍弯,含胸,上身前倾……可当改革开放后,拥有了自由贸易和政府给予的新政策人民过起富裕的生活,人的心情放松了,整日自我劳作,开心快乐,小伙子、姑娘们也大大方方的唱起了情歌;在我们近期的藏舞《康定情歌》中,就完全可以表现出来。首先,从体态上看,抛弃了以往永远是往下的体态,创造了挺胸、后靠、遥肩,哽脖的这样一个体态,表现了藏族人民劳动的喜悦和生活的自信。再从动作上看,动作热烈、大方,加入了现代舞的动律元素,更加表现姑娘们热情的生活态度;随后,我们从服饰上来看;抛弃了单一色调的藏袍,换上了大红的裙子和赋有个性的男士帽子,更加显现出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妇女翻身当家作主人的新时代气息。我发现目前我国存在着这样一个弊端:很多人在忙目崇扬西方文化,效仿西方艺术,而没有从我国民族的根源真正着手做起,如果我们要创立一种走向国际化的属于我们本民族特有的新时代文化,那么我们就必须着手于本民族的根。时代在变,我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期,就艺术来论,我们的舞蹈也要随之进行“转型”。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是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就应该有一个尺度的问题,再变,万变不离其宗,它无法脱离我们民族的根源,而我们只是想通过吸收外来艺术——芭蕾,爵士,现代舞的精华来填充我们的民族舞,使它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的确在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变。变则盛,不变则衰,变中求存。我们只有吸收新血液,大胆创新,跟上时代源于:论文资料网www.7ctime.com
的步伐,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当代民间舞”。
四、结语
当代民间舞的最终归宿是溶入到我们民族的根源,也就是要走向家园。我们不仅仅要保留传统的模式,更要在这种模式上创新立意,我们没有必要去踩踏西方人的脚跟或者以其为基准来参照归定我们自己的艺术,并以其为既定尺度规定我们自身的方向。我国当代民间舞的价值和审美尺度永远在于它作为我国现实特定的“文化”角色之中,永远存于我国当代民族审美理想之中。只有这样,我国当代民间舞才会拥有自己真正的本土定位和国际定位。我国当代民间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才能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代当代舞蹈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1版.
[3][美]约翰·马丁.舞蹈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0年6月第1版.
[4]刘青戈.代舞蹈的身体语言.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5]刘青戈.中外舞蹈作品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6]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年12月第1版.
[7]吕艺生.舞蹈大词典.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8]袁和.中国舞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版.
[9]隆荫培,徐尔冲,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