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人民陪审员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79 浏览:17580
论文导读:的选任有着独特的条件和程序。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进展。分别追溯新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确立、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陪审制度的衰落、文化大革命后一段时期人民陪审制度的曲折恢复以及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进展历程,最后,介绍近年来人民陪审制
摘要: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是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历程中,由人民陪审员参加,组成合议庭进行案件审判的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和改善,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活动,抑制司法腐败,并可以增强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在我国,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有着独特的条件和程序。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进展。分别追溯新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确立、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陪审制度的衰落、文化大革命后一段时期人民陪审制度的曲折恢复以及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末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进展历程,最后,介绍近年来人民陪审制度的新进展,2004年8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并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单行法规,表明了国家对我国陪审制度革新和改善的重视,其对我国的审判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部分,概述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架构。首先浅析人民陪审制度在当代中国的作用,随后分别阐述我国人民陪审员的参选条件、选任程序、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和工作职责,最后,比较浅析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的联系,指出虽然法律规定陪审员与职业法官的权力是同等的,但是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总的来说,人民陪审员不是法官,而是协助法官审理案件的社会普通人。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的介绍为基础,指出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有着的不足:首先指出我国人民陪审及其陪审员选任的相关立法粗疏,现行法律法规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规定较为笼统,很难指导当前的司法实践,仍需要对其进一步细化规定。人民陪审员选任资格条件相对简单化,例如选任的资格条件上没有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吸收、精英化的选任条件有悖于陪审制度的价值。同时,由法院主导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导致影响陪审员的权力行使。此外,我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另一不足在于人民陪审员的任期过长。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在这一部分论文尝试为第三部分提出的不足寻求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加强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相关立法,通过重新确立人民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和制定专门的《人民陪审员法》以立法角度上确立陪审制度;合理确定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类比公民享有选举权的条件,在立法设计上注重对社会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吸收;改善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采取由县(区)级人大常委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以及程序进行,规定人民陪审员的选拔,法院与同级的司法行政部门不得干涉;明确职权,理顺陪审员与法官联系——对陪审员与法官的职权作出明确划分的同时规定陪审员与法官之间的相互监督联系、建立责任惩罚机制;因地制宜地落实“随机抽取”机制;适当限制人民陪审员的任期。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归纳全文。关键词:人民陪审员论文选任制度论文改善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论文摘要4-6
ABSTRACT6-10
引言10-11

一、 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历史进展11-17

(一) 新中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确立11-12

(二) 人民陪审制度的衰落12-14

(三) 人民陪审制度的曲折恢复14-15

(四) 新时期人民陪审制度的新进展15-17

二、 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架构17-26

(一) 人民陪审制度的作用与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17-20

(二) 人民陪审员的参选条件20-21

(三) 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程序21-22

(四) 人民陪审员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和工作职责22-24

(五) 人民陪审员与审判员的联系24-26

三、 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有着的若干不足26-30

(一) 人民陪审及其陪审员选任的相关立法粗疏26-27

(二) 人民陪审员选任资格条件简单化27-28

(三) 法院主导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不尽合理28-29

(四) 人民陪审员的任期过长29-30

四、 当代中国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改善30-36

(一) 加强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相关立法30-31

(二) 合理确定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31-32

(三) 改善人民陪审员选任程序32-34

(四) 明确人民陪审员论文导读:与法官的联系34-35(五)明确人民陪审员任期35-36结论36-37参考文献37-39作者介绍及科研成果39-40后记40上一页12
与法官的联系34-35

(五) 明确人民陪审员任期35-36

结论36-37
参考文献37-39
作者介绍及科研成果39-40
后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