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学校领导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决策理由与深思中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813 浏览:123334
论文导读:
【内容提要】 现代管理已从传统的以事为核心转向了以人为核心,学校领导决策也正显现出决策科学化、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于是,如何使教师有效地参与学校领导决策,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之一。在目前阶段下,要改进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决策的效能,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决策参与意识,三要健全教师参与决策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 教师参与 学校领导 决策
【作者简介】 孔凡琼,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决策。
2095-5103(2013)03-0035-03
现代管理已从传统的以事为核心转向了以人为核心,管理已不再仅仅是实现管理目的、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而成为一种基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学校领导决策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学校领导决策模型也正体现着决策的科学化、化、人性化原则。作为特殊组织中的成员,教师参与学校决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7ctime.com
策是顺应现代教育管理化潮流的自然举措。学校,尤其是高校,历来具有推崇科学、、知识文化的传统和组织特性,教师具有高专业知识、高文化修养、高需求层次的个性特点,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在校园中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因此,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将以高校为例,阐述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决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政策措施。

一、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决策的意义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开始了有关决策的调查研究,随后哈伍德公司的科奇(L. Coch)和弗伦奇(J. French)等人又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如果领导者同意教师参与学校的政策制定和决策,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士气、工作热情和对职业的满意度。同时,教师也更为欣赏那些能让自己参与决策的管理人员。实践表明,参与决策有助于改善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创设信息流畅、心情舒畅、作风、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环境,从而提离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和积极性。
美国学者理查德·哈格斯认为领导是涉及领导者、追随者和情境三方的互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哈根斯认为如果领导者能理解好互动过程中的每一个要素就能更好地理解领导的过程。例如,如果在管理过程中不仅关注领导者和追随者在领导过程中的表现,也关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相互作用,就能更好地理解领导过程。这也就是说,学校领导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各种外界因素和信息的影响。在当前相对宽松、的办学环境下,校长必须权衡摆在面前的各种信息。一个优秀的决策者,不但需要及时地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获取信息,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阐释,并将之作为决策以及决策执行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领导者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形成自我理解,对信息进行合理地阐释,了解信息背后的含义。这就意味着决策环境的相关信息必须丰富、详细、具体,决策环境的情报越丰富越详细,它们的含义阐明得越细致,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越多,越有利于领导进行正确的决策。因此,为了能充分阐明各环节的信息,校长往往会组织教师反复进行讨论。
我国高校普遍采用领导——顾问决策模型。这里的顾问主要是指专家学者(即领导班子),他们主要以智囊团和专家委员会的形式参与决策,专家学者所拥有的知识能帮助学校领导者区分出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应该忽略的,可以提供相关知识,并形成推论。对于学校领导而言,一线教师以及校外教育专家是为他们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两个重要来源。经验丰富的决策者往往擅于运用跳跃性思维和直觉思维,确认相关信息,并提出假设、建构问题。这种决策模型是一种多水平领导方式,这种方式中的领导与每个下属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基于两者之间的交换:领导支持下属实现自我价值,下属则以领导满意的方式开展工作 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表明:下属是一个完整的人,而领导也把下属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并懂得欣赏不同下属的独特价值。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得到确立,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就表现出越高程度的相互依赖。领导决策中也体现着这种相互依赖,即领导决策既要参考领导者的看法,也要参考下属的看法。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可接受度,在一些比较大的事情上,校长极少专断,而更依赖自己左右手的智慧去完善决策。对于不少校长而言,他们都非常希望拥有得力的助手来协助自己完成决策。这些助手或副手多是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大局观、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的人。经过长期共事,校长与这些助手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工作关系。科尔曼(Coleman)发现,如果领导者与决策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的话,双方的交流会更顺畅。而在这种决策模型中,制度对领导者而言,已经不是简单地指组织结构体系,而是指复杂又抽象的组织文化,它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内在的认可。

二、教师参与领导决策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第一,高校领导者普遍存在管理者本位思想。目前,为高校领导人员普遍接受的关于教师参与决策的研究及其观念都是管理者本位的。从阶层分析的角度来说就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这些研究是从学校管理者需要与否的角度出发来权衡是否吸纳教师参与决策及参与程度的,而并不顾及教师是否需要参与和是否应该参与,只有当管理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充分的信息时,才考虑让教师参与。而教师真正能够参与到决策中去的另一必要条件是,管理者能确认教师们会遵照学校所有者的利益和目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高校领导者将参与决策视为提高教师对其决策接受程度的手段,教师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缺乏实质性内容。
第二,教师普遍缺乏参与意识。有调查表明,教师本身并不希望参与每一项决策,而且“都参与”并不比“都不参与”效果好。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里奇斯(E. M. Bridges)就提出了“可接受范围模式”。他认为,当决策处于教师可接受范围之内时,参与不起什么作用,而当决策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外时,参与才是有效的。目前,随着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一些教师参与决策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参与意识比较淡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两个:一是长期以来管理文化的相对缺失,使得教师对学校管理有一种无力感,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所处的环境,并影响学校的决策。二是传统的官僚制和科层制模式给教师留下深刻的烙印。不少教师认为决策仅仅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与己无关,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位”。源于:论文资料网www.7ctime.com